第七章宇宙之謎5
摩西與飛碟
經過考古學家和UFO專家研究認為,《聖經》中的摩西、耶穌都是外星人派往地球的使者,他們具有自己的使命。他們多次光臨地球,對當地的地球人進行關照,所有的這些,被外星人點化,最後都記載到《聖經》中。
摩西是《聖經》中的一位祭司和先知,耶和華曾向摩西說話,並指使他將埃及境內的猶太族以色列人領回中東地區。《出埃及記》中的第十三章21節和22節記述道:“日間,耶和華在雲柱中領他們走路,夜間在火柱中用火光照他們,使他們日夜都可以行走,日間雲柱,夜間火柱,總不離開百姓的麵前。”
《出埃及記》第十四章15節中這樣寫道: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吩咐以色列人往前走,你舉手向海伸杖,把水分開。以色列人要下到海中如同走幹地。”
摩西向海伸杖,耶和華使用大東風,使海水一夜退去,水便分開,海就成了幹地。以色列人下海中去走幹地,水在他們的左右作了牆垣。埃及人追趕他們,法老的一切馬匹、車輛和馬兵都跟著下到海中。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向海伸權杖,叫水合攏在埃及人與他們的車輛、馬兵身上。”摩西就向海伸杖,到了天一亮,海水就複原。埃及人避水逃跑的時候,耶和華把他們推翻在海中,水就回流,淹沒了車輛和馬兵。那些跟著以色列人下海的法老的軍隊全軍覆沒,連一個也沒有剩下。
上述描述,中心意思是說外星人耶和華協助以色列人戰勝埃及人的追擊。實際上耶和華可能是當時的飛碟人之首領,用火柱,即一種特殊能量的光束將海水分開,然後又使海水合攏。
這種事情初看起來是十分神奇的,但在科技高度發達的外星人,是完全可能實現的。因為今天的飛碟可用光束吸汽車,用光束可以使人癱瘓,用光束可以使飛機儀器失靈……那麼用光束將海水分開也不是什麼天方夜譚。
以西結與飛碟
上帝的預言大師以西結曾見到飛碟的情節在《以西結書》中描寫得很形象,以西結當時被認為是先知,飛碟和外星人曾對他進行過點悟。書中有這樣的記載:
有一天,我在迦巴魯河邊,見狂風從北方刮來,隨著一朵包括閃爍火的大雲,周圍有光輝,從其中顯出4個活物的形來。
它們的形狀是這樣的:有人的形象,各有4個臉麵,4個翅膀,他們的腿是直的,腳掌好像牛犢之蹄,都燦爛如光亮的銅,在4麵翅膀下有人的手……
他描繪一個來自北方的飛行器,迸射出光芒,閃閃發亮,這和今天的好多飛碟案現場是十分相似的。當飛碟著陸後,在地麵行走時的姿態,起落架、輪軸的多向轉動,飛碟上布滿燈光和舷窗、儀器等物,以西結都描述得栩栩如生。
隻可惜以西結當時沒有今天現代人的語言和儀器設備,也沒有飛碟方麵的專業術語。以西結對當時飛碟著陸現場有如下描述:
活物行走的時候,我聽見翅膀的響聲,像大水的聲音,像全能者的聲音,也像軍隊哄嚷的聲音,活物站住的時候,便把翅膀垂下……我正觀看活物的時候,見活物的臉旁各有一輪在地上。
輪的形狀和顏色好像水花王,四個輪都是一個樣式、形狀和做法,好像輪中套輪。輪行走的時候,向四方都能直行,不用掉轉。至於輪圈,高而可畏,四個輪圈周圍布滿眼睛。
通過上述描述,可見這個飛碟的結構還十分靈巧,但還有好多常規結構和今天的更為先進的飛碟不同。
帶電的約櫃
《聖經》還談到另一項技術發明,很值得我們實事求是地思考一番。在《出埃及記》第二十五章中,上帝吩咐摩西建造“約櫃”的確切指示,板和箍如何安裝,裝在哪裏,金屬物件用什麼合金製作,耶和華都非常精確地一一加以說明。
耶和華還多次警告摩西,不得出任何差錯,誰也不許靠近約櫃,並告訴摩西,他將從約櫃上的金板向他說話。盡管摩西他們十分謹慎,但還是出了不幸。
根據《聖經·撒母耳記》第六章第二節的記載,大衛負責搬運約櫃,烏撒幫忙駕馭載著約櫃的車子。倉促間,拉車的馱畜絆了一跤,車身搖晃,眼看約櫃就要打翻,烏撤慌忙伸手抓住。結果烏撤當場倒地斃命,好像是被雷電劈死似的。
今天,倘若我們按照摩西傳下的指示如法製作,就會產生數百伏特的電壓。電容器是用金片製作的,其中一塊帶正電,另一塊帶負電。此外,如果約櫃金板上的兩個小天使中的一個充當磁鐵,就成為一個完備的揚聲器,說不定這便是摩西與宇宙飛船之間進行通訊聯絡的一種設備呢?每當摩西需要幫助和指點時,就使用這台“發報機”,聽到從未謀麵的耶和華的聲音。
這些裝置在當時是根本無法想象的,而且當時的科學技術根本不足以發明電話和對講機。
聖畫中的外星人
在拜占庭帝國舊址的一個聖殿內,人們發現了一幅與眾不同的壁畫,壁畫中,耶穌正在江邊受施,為約翰進行洗禮。壁畫的上方,繪有一個圓盤狀不明飛行物體正照射約翰。
有關學者猜測,其實這個圓盤狀不明飛行物就是外星人的飛船,耶穌就是利用飛碟射下來的射線來驅除人們身上的疾病,這表明外星人的醫療技術水平明顯高於現在地球上的醫療水平。
如果沒有人見過這個場麵,怎麼會有人有這麼豐富的想象力將其畫出來呢?通過分析這些圖像資料,我們可以更加確定《聖經》於外星人有著緊密的聯係。
難道說耶穌真的是來自外空的有智慧的生命嗎?《聖經》是他們留下來的嗎?
中國《易經》
中國的《易經》就像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寶藏,許多後人研究出的高深理論,差不多都能從《易經》中找到根據。所以,人們越深入研究,越發現它神秘莫測,越能發激起了人們研究《易經》的熱情。
《易經》最早記載了天地日月運行的規律,最早發現了太陽黑子變化對大地、人體所產生的影響。對自然現象,《易經》中寫道:陰陽交替形成四季,剛柔變化形成老幼,陰陽相結合生出了萬事萬物。冷熱相聚形成雲彩,天氣暖和了就變成雨,天氣冷了則變成雪,冷熱空氣撞擊在一起,就會打雷閃電。
《易經》在軍事上的運用主要是“八卦陣”,《孫臏兵法》中評述了這八陣: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行陣、雁行陣、鉤行陣和玄囊陣。八陣變化無窮,八八六十四陣就是根據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來的。
最為人們樂道的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擺的八陣圖。據史書記載:諸葛亮用石頭擺成八陣圖,常常有雲一般的霧氣從八陣圖中升起,好像有千軍萬馬在奔騰,特別壯觀。諸葛亮曾用此陣大敗了東吳陸遜統帥的軍隊。
《易經》又是一部包羅萬象的潛科學著作,書中的精義乃是對於天道與理的綜合探討,堪稱追求宇宙原理的首推著作。科學家們曾預言:精通了《易經》,那麼當今的世界之謎將不期而解。
《易經》是外星來客留下的嗎
《易經》這部著作如此偉大,它的作者是誰呢?史書記載:在遠古時代的伏羲畫出了八卦,周文王被商紂王囚禁時,又將伏羲的八卦演變成現在的六十四卦,從而形成我們今天看到的《周易》。
那麼,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為什麼能寫出這部被後人稱為世界文化瑰寶的著作呢?他有如此高深的超前學問和智慧嗎?北京大學地理係陳傳康教授提出了《易經》成書新說,他猜想這部古書是記錄天外來客所遺留下來的科學知識的形式推理書。陳教授的這種見解一出,就立即引起國內外《易經》學界的關注。
陳傳康教授說,外星人曾光顧地球,並告訴了周文王許多先進的科學知識,而周文王作為一個遠古人類,並不能完全懂得其內容,隻能以卦鈞推理的關係記錄下其形式,從而使前人《易經》純占卜之象疊加了隱含現代科學內容的義理內涵。
陳教授以地球上的眾多遺跡作為引證,說明現在發現的非洲、歐洲、美洲以及中國不少原始岩畫、壁畫,都不約而同地繪有外國圓環的頭像,極可能是戴頭盔的外星宇航員形象,而這些繪畫產生的年代與《易經》出現的年代相距不遠。
在周文王創作《周易》的河南省久裏城遺址,有一個高出地麵5米多,占地上萬平方米的方形台地。陳教授考察後,斷定此係一處人工土台,並不是天然形成的,並推斷這可能就是外星飛船的降落台。
《易經》究竟是誰創作的呢?為什麼會蘊含著至今人們仍無法理解的內容?《易經》是外星人科學的記錄嗎?謎團結結的《易經》,正等待著人們去破譯。
史書中關於太極圖的記載
神秘莫測的《太極圖》,從古至今,讓人們費盡了腦筋,它的作者是誰,至今仍是個難解的謎。《太極圖》又稱《先天圖》或《天地自然之圖》,是中國上古文化中最神秘的一張圖,也是眾說紛壇、爭論最激烈的一張圖。
雖然《周易·係辭傳》中已明確提出:“易有太極,是生兩儀。”但漢代以後所傳的《周易》,都不曾附有《太極圖》。直至宋朝道士陳博才傳出《太極圖》,並有“先天”、“後天”之分。
後來,北宋理學家周敦頤根據陳博所傳的《太極圖》,寫了一篇《太極圖說》,發揮了《周易》的觀點,提出“無極而太極”的哲學思想。到朱熹撰寫《周易本義》,才正式將《太極圖》附在《周易》前麵。他看出,離開了《太極圖》,《周易》隻是一部普普通通的占卜之書,根本不能位列群經之首。
這期間,真正對《太極圖》有所研究的首推理學家邵雍。據邵雍說,先天《太極圖》為伏羲所畫,後天《太極圖》為周文王所做。邵雍指出,在伏羲所在的年代並沒有文字,隻有一張太極圖來表現天地萬物和陰陽變換的原理。
朱熹則認為,《太極圖》源自漢朝煉丹土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太極圖》的一個間接來源是道教,似乎是沒有太多疑問的。但是,它的源頭在哪裏呢?它是否真像《周易》和道教所說的那樣是伏羲所作的呢?
《太極圖》和伏羲
據今人考,伏羲的“伏”為表音字,按上古音應當讀為“博”,“博”就是“偉大”的意思,所以伏羲也就是“偉大的羲”,而這位偉大的羲又正是先秦典籍中的東方之神——太陽神羲和。也就是說,伏羲實際上可能和太陽或者東方的某一星座有關。
從史籍上看,伏羲又與龍有著密切的關係。《左傳》上說:“太吳氏以龍紀。”《拾遺記》也說:“龍蛇身子的神就是羲皇”正是從這一點上,我們找到了一個小小的突破口。
台灣飛碟研究協會會長呂應鍾先生提出了“龍就是飛碟”的看法。的確,龍這種過去被視為神話傳說的動物,現在似乎應當重新認識。
《說文解字》說龍是萬物之長,能暗能亮、能長能短、能大能小。春分的時候就飛上天,秋分秋分的時候就潛入海。現在看來,這種能暗能亮、能細能粗、能短能長而又披著硬甲的龍,和我們觀察到的雪茄型飛碟非常相像。
因此,我們是否可以考慮,所謂伏羲“蛇身人首”不過是一個象征性表述,它暗示著伏羲是一種半人半神的生命體,是直接和龍有關的生命體。
如果伏羲就是偉大的太陽神,而他又是乘著龍,即飛碟來到地球上,在傳授了一些天文、地理知識以及一些神通後,由於上古民智未開,為了不使外星球高級文明失傳,留下了一幅整合性的《太極圖》讓後人去破譯。那麼,今天我們看到《太極圖》包羅萬象的內容就不奇怪了。
《太極圖》和天文學
《太極圖》同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可以說是一脈相承,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理論基礎是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五行學說最早見於《尚書》,陰陽學說來源於《周易》和《太極圖》。
就《太極圖》本身來看,陰陽兩儀記錄著地球由於自轉和公轉而產生的晝夜變化和四季的順序。此外,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麵和自轉的軌道平麵之間的交角為23°26′21″。而從《太極圖》上看,陰陽兩儀的“S”形螺旋體夾角,也正巧在23度左右。所以有人認為,太極的具體模式就是地球。
在交通閉塞、工具極端落後的情況下的上古時代,怎麼就已達到把地球作為一個模式來畫圖形的程度呢?這還得回到伏羲上來。《古今圖書集成》上的一段記載說:“上古伏羲時代,龍馬背負著一張圖出來,伏羲用這張圖畫成了八卦圖。”
參考前述關於龍的假說,那麼“龍馬”也可能就是飛碟的象征表述。也就是說,一個與外星文明有聯係的“偉大的羲”,憑借著龍馬提供的數字密碼和模型,才畫出了八卦和《太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