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用於在水網稻田地帶、強渡江河和登陸作戰。一般體積較大,車體密閉後可浮在水麵。戰鬥全重從幾噸至幾十噸不等。
裝甲架橋車
在前線和前沿地區,存在著大量像河流、溝渠、山穀、反坦克戰壕以及破壞的公路和橋梁等天然和人工障礙,需要利用不同的軍用橋梁係統來克服。裝甲架橋車則是其中機動靈活而簡單的克服障礙的一種手段。
掃雷坦克
是一種裝有掃雷器的坦克。主要用於在地雷場中為坦克開辟通路。通常在坦克戰鬥隊形內邊掃雷邊戰鬥。坦克上安裝的掃雷器有機械掃雷器和爆破掃雷器兩類。
噴火坦克
是一種會噴火的特種坦克。噴火裝置利用壓縮空氣的壓力,將燃油噴出,在炮口處由點火器點燃,噴發出火焰,用於在近距離內噴射火焰,殺傷有生力量和破壞軍事技術裝備。
步兵坦克
是指在現有坦克基礎上加裝載員艙的坦克,它的特點是既保留了坦克的強大火力和裝甲防護,又可搭載少量步兵進行突擊及近戰支援。
巡航坦克
又名巡洋坦克,概念與巡洋艦相似,具有高移動速度及良好機動性,配備機槍及小口徑火炮,可支援步兵進行突擊或小規模偵察,也可以勝任多種任務。
主戰坦克
是一種在戰場上擔負主要作戰任務的戰鬥坦克。是在20世紀60年代由重型坦克和中型坦克發展演變而成的一種具有現代先進技術特征的新型戰鬥坦克。
艦艇
戰列艦
又稱為戰鬥艦、主力艦,是一種以大口徑艦炮為主要戰鬥武器的大型水麵戰鬥艦艇。裝備有威力巨大的大口徑艦炮和厚重裝甲,具有強大攻擊力和防護力,是水麵戰鬥艦艇編隊主力。
巡洋艦
火力強並且用途多,主要在遠洋活動。裝備有較強的進攻和防禦型武器,具有較高的航速和適航性,能在惡劣氣候條件下長時間進行遠洋作戰。
驅逐艦
是一種以導彈、魚雷及火炮等為主要武器,具有多種作戰能力的中型水麵艦艇。主要用於攻擊潛艇和水麵艦船,艦隊防空,以及護航,偵察巡邏警戒,布雷,襲擊岸上目標等。
護衛艦
是以中小口徑艦炮、各種導彈、水中武器為主要武器的中型或輕型軍艦。它可以執行護航、反潛、防空、偵察、警戒巡邏、布雷、支援登陸和保障陸軍瀕海翼側等作戰任務。
艦空母艦
是以艦載機為主要武器並作為艦載機編隊海上活動基地的大型軍艦。它可以擔負多種戰鬥任務,其中最主要的是攻擊水麵艦艇,潛艇和運輸艦船,襲擊海上設施和陸地目標。
潛艇
又稱潛水艇,具有良好的隱蔽性、較大的自持力、續航力和較強的突擊威力,因而在水中活動不易被發現,給人以神出鬼沒之感並能遠離基地獨立作戰。
登陸作戰艦艇
是專用於海上登陸作戰的艦艇。有登陸艦、登陸艇、運輸艦、兩棲攻擊艦、兩棲指揮艦、兩棲貨船等。用於輸送登陸部隊、登陸工具、戰鬥車輛及其他武器裝備。
導彈艇
是以艦載導彈為主要武器用於近海作戰的小型戰鬥艦船。可對敵人大型或中型水麵艦船實施導彈攻擊,也可擔負巡邏、警戒、反潛、布雷等任務。具有噸位小,航速高,機動靈活,攻擊威力大等特點。
魚雷艇
是以魚雷攻擊海上艦船的小型戰鬥艇。它體積小、航速快、機動靈活、隱蔽性好、攻擊威力大。主要在近海區作戰,攻擊敵大、中型艦船,也可進行反潛和布雷等。
救生艇
是艦船上乘員在緊急情況下進行自救或援助海上遇難人員使用的一種專用小艇。艇體通常塗有固定的橙黃顏色,便於救援船舶和飛機發現與識別。
美國現役航空母艦
“企業號”航母
為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1964年,“企業號”進行了史無前例的環球航行,途中無需加油和再補給,曆時64天,充分顯示了核動力的巨大續航力。
“尼米茲號”航母
是美國海軍中最大的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是一座浮動的機場和海上城市。甲板麵積相當於3個足球場,艦身高達30層樓。攜帶的核燃料可用13年。人們都用“海上巨獸”來形容它。
“艾森豪威爾號”航母
為尼米茲級的第二號艦,以美國第三十四任總統命名,1977年服役,排水量91500噸,艦長3329米,艦寬408米,帶斜坡的飛機甲板長3329米,寬768米,裝備各型飛機80架。
“文森號”航母
是為尼米茲級的第三號艦,1982年3月加入大西洋艦隊服役,全長330多米,滿載排水量為90000多噸,航速為30節。1998年,“文森號”航母先後8次前往西太平洋參加軍事活動。
“羅斯福號”航母
以美國第二十六任總統命名,滿載排水量97574噸,1986年10月服役,該艦曾參加海灣戰爭,1999年又參加了科索沃戰爭,在同級艦中實戰經驗最為豐富。
“林肯號”航母
為尼米茲級第五號艦,以美國第十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為名,於1989年服役。該艦長3329米,寬408米,滿載排水量10萬餘噸,是世界上第一艘超過10萬噸的航空母艦。
“華盛頓號”航母
以美國開國總統喬治·華盛頓命名,1992年服役,該航母的甲板麵積是足球場的3倍,包括艦橋在內的高度接近20層樓,達81米。船艙有3300多間,可容納6250多名船員。
“斯坦尼斯號”航母
這是尼米茲級的第七號艦。1995年12月服役,滿載排水量102萬噸,長度317米,相當於2個半足球場長。高度80多米,相當於一棟24層建築,可容納5000人。
“杜魯門號”航母
為尼米茲級第八號艦,以第三十三任總統命名。1998年服役。艦總長是332米,吃水11米,滿載排水量97000噸以上,被喻為“海上鋼城”。
“裏根號”航母
是尼米茲級第九號艦,以第四十任總統命名。排水量為97000噸,水線以上有20層樓高,其飛行甲板麵積為約18000平方米,可載80架艦載飛機和6000名艦員,服役期50年。
“布什號”航母
是尼米茲級的最後一艘艦。該艦全長332米,水線以上有20層樓高,能運載將近6000名水兵和海軍陸戰隊員。最大航速30節,滿載排水量超過10萬噸,最多可搭載百架戰機。
世界各國航空母艦
印度“維拉特號”航母
其前身是英國皇家海軍1959年服役的“競技神號”航母1986年4月印度海軍以2500萬英鎊較低的價格從英國購買進此艦。滿載排水量28700噸,艦長2269米,寬274米。
巴西“聖保羅號”航母
是2000年巴西從法國購買的1963年服役的“福煦號”。排水量為32780噸,艦長265米,寬317米,可搭載固定翼戰鬥機37架、直升機兩架。該艦可載水兵1300名。
英國“卓越號”輕型航空母艦
該艦為英國無敵級航空母艦的第二艘,於1982年服役。艦長2066米,寬275米,吃水8米,標準排水量16256噸。該級艦實際可載機20架。
西班牙“阿斯圖裏亞斯親王號”航母
根據美國製海艦的設計改進而成。可搭載垂直短距起降飛機和直升機。該艦1987年服役,全長1955米,寬243米,吃水94米,滿載排水量16900噸。
意大利“加裏波第號”航母
曾是世界上最小的航空母艦。1987年正式服役。可承擔反潛、海上巡邏、海麵搜索、營救等多種任務。艦上可載16架垂直和短距起降飛機或18架直升機。
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
是蘇聯和俄羅斯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該艦1991年服役,全長3063米,水線長2799米,寬37米,吃水987米,最大排水量66000噸。其人員編製為1960人。
泰國“加克裏·納呂貝特號”航母
泰國於1992年3月與西班牙簽約,訂購了一艘能載直升機和鷂式垂直短距起降機的輕型航空母艦。該艦1997年服役,滿載排水量11450噸,長1826米,寬275米,吃水6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