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軍事謎團2(2 / 3)

箭彈槍有什麼特殊用途

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步槍的發展過程中相繼出現了一些性能和作用獨特的步槍,如無殼彈步槍、箭彈步槍等。

箭彈槍是一種具有特殊用途的單兵武器,其目的在於尋求一種能以極高的初速發射重量輕、尾翼穩定的彈丸的步槍。

箭彈是一種長細比很大的尖頭彈丸,尾翼穩定,通常用鋼或密度大的金屬製成。也有用雙金屬製作的,稱為雙金屬彈,其前半部分為重金屬,尾部為輕金屬。每發單金屬彈中隻有一個小箭。

箭彈在撞擊目標後彎曲成鉤狀,其彈道性能變壞。因此,當箭彈射入到比空氣密度大800倍的人體肌肉後,由於阻力突然增大很多,因而鉤狀小箭就會東倒西歪地翻跟頭,從而擴大了破壞效果。所以說,箭彈是一種殺傷力較大的彈丸。

彈殼的一個重要作用,是在發射時密閉火藥氣體,並防止火藥氣體向槍後噴出。對於無殼彈來說,為了起到彈殼的同樣作用,采用了轉膛式槍機的閉氣裝置。這樣,當子彈進入彈膛時,彈膛後部即成密閉狀態,因而火藥氣體不會從後部漏掉。

化學槍主要是防劫和自衛嗎

化學槍的結構比較簡單,由金屬圓筒、保險裝置和擊發器等部分組成。

金屬圓筒與手電筒的外殼類似,重20多克。在圓筒內裝有一種叫做鄰一氯苯亞甲基丙二腈的溶液和二氧化碳等藥劑。圓筒上帶有不鏽鋼夾,以便將圓筒夾在手提包上或衣袋上,也可夾在汽車駕駛座前的遮陽板上。

保險裝置和擊發器也設置在圓筒上。使用時,先打開保險裝置解脫保險,然後將擊發器的按鈕推到有“ON”標誌的位置上,擊發器即處於待發狀態。按下按鈕,圓筒內呈氣溶膠狀的CS液體就噴射出來。

這種霧狀液體對人體皮膚有很強的刺激性,並能溶解皮層脂肪,使神經末稍隨即裸露在外麵,所以皮膚就會產生灼痛感。毒液進入眼睛,使人流淚不止,並暫時失明。

中毒20分鍾後,人會感到呼吸緊促,繼而處於不能自製的昏迷狀態。如果及時用肥皂水清洗皮膚和用清水衝洗眼睛,上述中毒症狀就會逐漸消失,而且不會產生後遺症。這種化學槍的噴射距離可達2米至3米。金屬圓筒可重複使用。

化學槍主要用來防劫和自衛,由於中此槍者會昏迷而不致於死去,為警方的抓捕提供了方便。

激光機槍是如何使用的

手提式激光機槍既具有一般機槍射速高、火力強和使用方便等特點,又裝備有精確瞄準裝置,所以對各種目標射擊的命中率極高。

手提式激光機槍的射速高,用來追擊逃犯頗為適合。威力也相當大,能將車輛的防護裝甲擊穿,還可以穿透厚牆壁。如果再給它配備上紅外探測器,就能在漆黑的夜間準確命中1000米以外的目標。

由於這種槍的尺寸小,重量輕,結構精巧,可以拆開放在公文包內攜帶,又能在需要時很快組裝起來,所以除了作為警備用槍外,還作為毒品調查人員隨身攜帶的自衛武器。

現在美國已經向西歐、中東、南美和遠東地區出售了幾萬支這種槍。之所以受到使用者的歡迎,除了性能優越和使用方便外,主要還在於所用的子彈比一般子彈便宜得多,僅是普通子彈價格的1/15。

大炮發射電視有何作用

大炮也能發射電視,這種電視名叫炮射電視,學名叫偵察炮彈。

炮射電視,由電視攝像機、鏡頭、電池、無線電發射機和天線等組成,先裝在一個圓柱狀的箱子裏,再把箱子裝進炮彈殼裏,然後用大炮發射出去。最新的這種攝像機不過火柴盒大小,重量不到100克。鏡頭已經做到像普通衣服上的鈕扣一般大。攝像機內部器件,精細到在指甲蓋大的麵積布滿40萬個電路元件。

發射用的炮彈,一般借用原來的照明炮彈改裝,去掉照明部分,保留彈殼、降落傘、消旋裝置和開傘結構。整個重量不過三五千克,可以承受大炮發射一瞬間的50000千克的軸向衝擊力,高壓不碎。

發射炮射電視,就像發射出一個小小的電視發射台。先是帶著減速傘與彈殼分離,然後拋掉圓箱一樣的外筒和減速傘,張開主降落傘,用5米/秒的速度緩緩下降。這時,開始工作,就像電視台的實況轉播,把地麵上長寬各二三百米的一片地方,一邊拍攝,一邊把圖像發射回來。坐在接收站裏,在熒光屏幕上觀察,敵方的陣地、地形地貌、坦克大炮,一切的一切,真像在看電視一樣清清楚楚。

用155毫米口徑的大炮,可以把偵察炮彈打到20000米遠的地方。如果改用更大射程的火炮發射,自然還可以打得更遠。

現代火箭炮的威力有多大

現代火箭炮的結構比較獨特。有12個發射管,配有先進的火控係統,在發射箱上裝有雙臂式起重機,可伸到發射箱外進行自動裝彈和卸彈,操作十分方便。采用履帶式運載車,射程可達30千米以上,是目前世界上射程最遠、威力最大的一種火箭炮。

現代火箭炮的每組發射管既是發射定向器,又是火箭彈的包裝容器。使用時,用輸彈車將包裝好的火箭彈運送到發射場地,並用發射箱上的雙臂式起重機將發射管組連同火箭彈直接吊裝到發射箱內,這樣即可進行發射。

用這種裝彈方法,一個人操作隻需5分鍾就可將12發火箭彈全部裝完。具有裝彈迅速、操作簡便、射彈散布小,節省人力等優點。

現代火箭炮之所以威力大,是因為在火箭彈上配有多種子母彈戰鬥部。例如,配有雙用途子母彈戰鬥部的火箭彈,不僅能擊穿坦克的薄裝甲和頂裝甲,而且殺傷麵積相當大,僅火箭炮12管一次齊射,就可拋出約8000個子彈,其覆蓋麵積達4個足球場那樣大,而火力相當於28門203毫米榴彈炮各發射一發炮彈的火力總和。

水炮如何會贏得人們的青睞

水炮是以液體發射藥代替固體火藥作為發射藥的一種新型火炮,所以也叫做液體發射藥炮。

水炮之所以引人注目和受到各國的重現,主要是因為它比一般固體發射藥炮有獨特的優點:

一是它去掉了普通火炮所用的藥筒和抽筒裝置,簡化了結構,減輕了重量,並提高了射速,例如,美國實驗型4管25毫米水炮,射速可達4000發/分;

二是液體發射藥能量高,使初速和射程等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是提高了火炮的機動性能,並加強了火力,這是因為固體發射藥炮是用分級裝藥和改變射角來調整射程的,而液體發射藥炮可連續無級地改變裝藥,也就是說僅改變裝藥量就可得到所需要的射程。

水炮的誕生,是對火炮技術革命性的發展,人們預計,它有可能在21世紀的中葉取代固體發射藥炮,成為火炮家族中的佼佼者。

激光炮是怎樣達到超速度的

激光炮的神奇就在於,用它射擊導彈時就像用手電筒照射物體那樣,光到彈毀,簡直快極了,而且操作簡便。

激光的能量集中,其亮度比太陽光高出100億倍以上。如果將激光聚焦到炭塊上,就會在半秒鍾內將炭塊加熱到9000度以上。若把激光聚焦到鋼片上,隨即就會出現耀眼的白光,並在鋼片上燒出孔洞。

不僅如此,激光還具有很強的方向性和很高的能量密度,因而可將激光的巨大能量集中在很細的光束中,用來準確快速地擊毀目標。

激光炮的突出特點,一是在射擊飛機、導彈、坦克等活動目標時,不需要考慮提前量,指哪打哪,使目標無法逃脫;二是激光炮發射沒有一般火炮那樣大的後坐力,也不會發生令射手生畏的膛炸和平炸;三是能及時變換方向去捕捉目標。

榴彈炮為何要安裝夜視儀器

現代榴彈炮由於安裝了火控係統和采用了先進的夜視、夜瞄儀器,加強了榴彈炮的火力,提高了夜戰能力。另外,在射速、射擊精度以及機動性方麵,它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改進和提高。

榴彈炮使用的彈藥中,除了久負盛名的榴彈外,近年來還湧現出了諸如子母彈、鋼珠彈、底四彈、棗核彈、底部排氣彈、火箭增程彈和次口徑脫殼彈等,擴大了榴彈炮的使用範圍,增強了殺傷破壞性能。

按照運載方式不同,現代榴彈炮可分為牽引式和自行式兩種。

目前,在各國裝備的牽引式榴彈炮中,典型的有美國的M1A2式155毫米榴彈炮、法國的M50式155毫米榴彈炮等,它們最大射程可達30000米,射速最高為10發/分。

在自行榴彈炮中,目前有的已發展到第四代,其中性能較好的有法國的AMXB式105毫米自行榴彈炮、美國的M110E2式203毫米自行榴彈炮,以及中國的122毫米1954-1式自行榴彈炮等,它們的最大射程可達29300米,初速最高可達685米/秒。

現在還出現了身管加長的、初速和射程都得到提高的新型榴彈炮——加農榴彈炮。

激光製導炮彈如何會長眼睛

激光製導炮彈是受激光製導炸彈的啟示而研製成的,猶如長上了眼睛,能準確地擊中目標。

激光製導炮彈用155毫米榴彈炮發射,射程為4000米至20000米,其彈著點的散布僅03米至1米。而同口徑的普通榴彈的彈著點散布,卻達14米至18米。它的這種特長,最適合用來射擊遠處的坦克、裝甲車輛等活動目標。

“銅斑蛇”激光製導炮彈打得準的秘密,就在於它有著和導彈一樣的激光製導裝置。這種製導炮彈和普通炮彈不同,它由導引頭、電子裝置,聚能裝藥和控製部分組成。在炮彈上裝上製導裝置而成的,這就相當於給它安上銳利的“眼睛”。

製導炮彈上的導引頭也叫做尋的器。它能自動追蹤目標。所以它實際上就是裝在炮彈上的“眼睛”。

通常,在戰場前沿陣地上設置有目標照射器,或由遙控無人駕駛飛機在空中照射目標。當製導炮彈由榴彈炮發射以後快接近目標時,即在炮彈飛行末端,由目標照射器發出的激光束照射在目標上,經目標反射,又被炮彈上的導引頭捕獲。這樣,製導炮彈就會沿著激光束的路徑飛行,直向目標衝去,準確地將目標擊毀。

靈巧迫擊炮彈如何靈巧

靈巧迫擊炮彈,就是通常所說的末製導迫擊炮彈。它兼有導彈和迫擊炮彈兩者的優點,因而受到軍事家們的青睞。末製導迫擊炮彈最典型的兩個代表是“灰背隼”和“貓頭鷹”。它們又稱“莫林”和“斯特爾裏克斯”。

“灰背隼”毫米波末製導迫擊炮彈前部裝有毫米波製導和控製裝置,而在彈丸中部裝有電子裝置、電池和聚能裝藥。在彈丸後部還裝有穩定翼和解除保險裝置。這就是說,把導彈上能自動追蹤目標的那一套裝置移植到迫擊炮彈上,使它像長上眼睛一樣,能靈巧精確地擊中目標。

這種製導迫擊炮彈用81毫米迫擊炮發射。當炮彈飛離炮管後,彈丸以其後部彈出的6片尾翼保持飛行穩定。彈丸飛至彈道最高點時,裝在彈上的毫米波雷達便開始工作,隨即進行目標搜索,與此同時,裝在彈上用來控製彈丸飛行方向的4個鴨舵翼也打開了。

毫米波雷達捕獲到目標後,通過製導和控製裝置將彈丸導向目標,從而使炮彈準確地攻擊坦克薄弱的頂裝甲。迫擊炮發射時采用的是間接瞄準發射,而且“發射後不用管”,炮彈便能自己追蹤和擊中目標。

“貓頭鷹”末製導迫擊炮彈的彈徑比“灰背隼”的大,為120毫米。它的頭部裝有紅外製導控製裝置,中部裝有電子裝置、電池和聚能裝藥。而後部裝有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和折附在彈體上的穩定翼。

這兩種靈巧迫擊炮彈比一般迫擊炮彈還具有更大的破甲威力,它們足以擊毀現代各種主戰坦克和裝甲車輛。

微聲迫擊炮為何沒有聲音

人們通常都用“炮聲隆隆”來形容火炮發射時的聲響,可見其聲音之大。然而,近年來比利時研製成一種NR8113AI式52毫米微聲迫擊炮。這種炮在射擊時,聲音很微弱,炮口無煙、無火光,因而不會暴露陣地。

這種微聲炮使響聲減弱並不是依靠像裝在微聲槍管上的消聲器來實現,而是通過炮彈上的特殊裝置實現的。這種迫擊炮彈的後半部是空的,裏麵裝了一個合金製的圓筒。在圓筒的上口用一內裝發射藥的塞子密封,而下端敞口。在炮管的底部固定著上端裝有擊針的長杆。

發射時,炮彈從炮口滑至炮管底部時,長杆就伸入合金圓筒中,其上的擊針撞擊塞子內的發射藥,發射藥立即發生燃燒,所產生的氣體將塞子壓向彈底,而長杆又頂住塞子不讓它下移,於是迫使炮彈從炮口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