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曆過挫折,生命也就會平添了一份色彩,多一份磨煉,就多一段樂章。多一份精神食糧和財富。曆經挫折的人,更知道怎樣去珍惜生活,更明白生活蘊含的哲理。生活因挫折而豐富,人生的體驗也因挫折而深刻,生命也因此而更趨完美。
挫折——人生的機會和磨煉
日本的鬆下幸之助說:“種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礫中,有生命力的種子決不會悲觀和歎氣,因為有了阻力才能磨煉。”人生在世誰都會遇到挫折,而適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它可以幫助人們驅走惰性,激發人的潛能,促使人奮進。
挫折不是教訓,而是經驗,是人生的一筆寶貴的財富。多少次艱辛的求索,多少次噙淚的跌倒與爬起,都如同花灘上行走,一排排歪歪曲曲的腳印,記錄著我們成長的足跡,我們經受了挫折,經曆了人生的磨煉,我們的雙腿將會變得更加有力,人生的足跡從而更加堅實。
1982年,僅有27歲的陳秋貴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也為了闖出一番事業,他隻身從台灣來到了美國。麵對人生地不熟的環境,陳秋貴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語言不通,由於無法同當地人交流,找工作也變得十分艱難。為了維持生計,他不得不到一家華人搬運公司幹一些體力活,工作之餘開始努力地學習英語。
一段時間之後,他想到自己有過做鐵工的經驗,便想重操舊業。於是他和一個朋友商量,結果兩人一拍即合,都辭職做起了焊接鐵門窗的生意。在他們兩人的不斷努力下,終於接到了第一筆生意。正在兩人高興之餘,另一個問題又出現了:那就是沒錢買運送鐵門窗的貨車。無奈之下,他們隻好將鐵門窗搬到地鐵上,坐地鐵去工作。每次,兩人都汗流浹背地抬著重重的鐵門窗,走進搖晃擁擠的地鐵裏,更要受到從四周投來的鄙視目光。
之後,陳秋貴又遇到了許多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和挫折,但他像前幾次那樣——從不放棄,並努力地一點點改變現狀。經過步履維艱的曆程,他們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了,雖然麵對著越來越多的困難和挑戰,他憑借著自己的經驗,相信未來是美好的。比如,當時,紐約哈林區治安狀況很不好,他的工具常被別人偷去,讓他蒙受了很大的損失,這時,他隻說了一句話“隻有敢於挑戰艱難挫折,人才會變得更強大。”正是憑著這麼多年積累的人生經驗,他有了自己的公司,而且以出乎人們想象的速度飛快地發展壯大,從此“陳秋貴”這個名字也在紐約人盡皆知。
挫折是一個人走向成功不能缺少的經曆,不要用“不可能”來否定自己,更不要害怕挫折,挫折是人生的機會和磨煉,隻有敢於挑戰它,你才能真正地改變自己的命運。青少年應該把陳秋貴身上的這種樂觀麵對挫折、積累人生經驗的精神運用到自己身上,要相信挫折隻是暫時的,隻要有勇氣去麵對和戰勝它,明天依然一樣美好。
挫折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錐,打掉的應是脆弱的鐵屑,鑄成的將是鋒利的鍘刀。對於青少年來說,挫折不僅是一種磨難,更是一種學習和鍛煉的好機會,就像那撲鼻的花香一樣,隻有經曆過嚴寒才能向世人展示它的芬芳。人又何嚐不是如此呢?隻要能夠保持樂。
“自古雄才多磨難”,麵對挫折,青少年應當拿出勇氣和耐心,主動出擊,迎接挑戰,直麵挫折,笑對挫折,並從中吸取經驗,擁抱勝利。因為挫折是一種教訓,挫折更是一種經驗,注定在我們的歲月中搏擊風浪、經曆考驗奠定更加堅固的基礎,譜寫美好的人生讚歌。
6學會與人寬容
寬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現代青少年所必備的道德品質。寬容是人們生活中的快樂之本。寬容是一種仁愛的光芒及無上的福分,是對別人的釋懷也是對自己的善待,你的心中隻有能容得下多少人,你才能夠贏得多少人。所以,多一些寬容,在生命中就會多一份空間和愛心。
寬容是藏在內心深處的愛心體諒,是一種智慧和力量。中國有句古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寬容不僅是對生命的洞見還是一種文明的胸懷。如果你寬容了別人也就等於寬容了自己,因為,它是一種非凡的氣度和寬廣的胸懷,它能包容人世間的喜怒哀樂;同時,也創造生命中的美麗和奇跡。所以,寬容是一個人具有涵養的重要表現。在生活中你隻有學會寬容,才會明白很多道理,才不會在做人和做事時迷失自我。
擁有寬容之心,尤其重要
現在大多數青少年朋友都是獨生子女,是家庭中的主導成員。因此,他們在過度溺愛的環境下,逐漸形成以自我為中心,凡事都以自己的利益為目的,其判斷是非的標準也是根據自身的利益,你的這種不良表現都是缺乏寬容、同情和尊重的心理。這些過於偏激的思想和行為,都不利於你的身心健康及人際交往,嚴重地影響了他們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因此,你要擁有寬容之心是非常重要。
楊麗是一個脾氣暴躁,容易生氣的人,朋友很少,令她時常感到孤獨寂寞。有一次做課間操,解散後,她被同班的一個同學踩了一腳,那個同學趕緊向楊麗道歉,他點頭、彎腰,連聲說:“對不起,真的很抱歉。踩疼沒有?”還從口袋裏拿出一包餐巾紙遞給楊麗。可楊麗沒有理會他誠懇的道歉,反而說:“你眼睛瞎了嗎?這麼大一個人站在你麵前,也要來踩,你腦子有問題吧?真是的。”罵完後,楊麗又瞪了他一眼,便憤憤地準備離去,這時周圍的同學都愣住了,踩著她腳的那位同學被罵得滿臉通紅,楊麗聽到有一位同學小聲說了句:“犯得著這麼生氣嗎?隻不過踩了一下腳,並且別人馬上賠禮道歉了。沒勁,走!”
寬容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古人有訓:“得饒人處且饒人。”“吃虧就是便宜”、“退一步海闊天空”等等,均是這種精神的體現。
你要學會寬容可以贏得更多的朋友,更多的友誼,同時還會讓你少一個敵人,因此,寬容是融合人際關係的凝固劑。法國著名的文學大師雨果曾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寬容不僅是美德,也是一種明智的處世原則。寬容對方就是接納對方,就是把自己從困惑中解脫出來。寬容是幸福之源。它不僅僅是針對別人而言的,古人雲:“寬以待人,嚴於律己”。這足以說明在當今激烈競爭情況下,青少年不僅要學會寬容別人,還要學會寬容自己,用一個平和穩定的心態去迎接生活的挑戰。學會寬容是做人的需要,更是成就事業的需要。
如果你具備了寬容的美德,那麼生活將會展現給你最美的一麵。佛經言:“一念境轉。”如果你選擇了仇恨,那麼以後的生活都將會在黑暗中度過;如果你時刻想著如何去報複別人,那麼你就會整日愁容未展、心事重重;相反,如果你選擇了寬容,放下心中的包袱,給對方一個燦爛的微笑,把陽光灑向大地,陽光也會照在你身上。因此,寬以待人、寬大為懷是中國的古訓,也是一種美德,更是協調人際關係的潤滑劑。
多一些寬容,多一分溫暖
日常生活中,你難免會與別人發生摩擦,如果別人不小心踩到你的腳了,你應該大大方方地說聲沒關係;如果別人把你的筆弄壞,並誠懇地向你道歉,你應該露出寬容和微笑。在生活中有些事情能忍則忍、當讓則讓,忍讓和寬容不是怯懦膽小的表現,而是一種堅強和智慧,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法寶。
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青少年要想立足於當今社會並取得更好發展,首先就要學會寬容,它不僅能健全自己的人格,還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
(1)容忍別人的缺點。
青少年朋友應該明白,人人都有缺點和不足,隻要不是特別過分,就應該理解和寬容。在學校和同學相處,要學會包容和忍耐別人的缺點。因為,自己也可能有別人討厭的缺點,多一點包容也就是多給自己機會與別人好好地相處。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個人,每個人和每個人都不一樣的,所以要學會容忍。
(2)不要記仇。
仇恨可以蒙蔽人的眼睛,仇恨就是人心裏長的一個毒瘤,它會隨著仇恨的增長而在體內長大,仇恨的人不懂得如何去寬容別人。
(3)從小事做起。
大凡成功的大事,都是從細小的事做起;困難的事,其實是由很多容易的事組成的。而寬容的人,始終不會計較名譽、地位,當然做事總願做小事,所以總是把有好處的事情讓給別人去幹。同時,事情做成功了,也不把功勞歸自己所有。沒有做成功,也不沮喪,而是及時查找原因,逐步完善。所以說,隻有你做好每一件小事,你也就學會了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