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朋友們在社交時出現的恐懼心理主要以自閉、恐懼、焦慮為主的綜合心理障礙。它的表現形式是不敢交友、害怕社交的一種自閉心理;有些青少年有社交的欲望但得不到滿足,因此就會產生焦慮、孤獨、害怕麵對挫折的恐懼心理。由此你們開始逃避現實,總是覺得沒人注意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其實,社交恐懼的特點是強迫性的恐怖情緒,在心理想象出恐怖的情景來自己嚇自己。

青少年恐懼與人交往

青少年時期,由於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發育,讓自己不愛和陌生人交往,恐懼與別人交往,甚至是不能去見人。這都是常見的青春時期心理的表現,隻要合理的解決內心的困擾,青少年的不良心理就會就此消失的。

青少年們的社交恐懼是在後天形成的條件反應,它是在學習的過程中而引起的。

(1)經受過挫折。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一般你們出現社交恐怖的心理來源於往日的直接創傷經曆。你們在交往過程中屢次遭受失敗和挫折,就容易在心理上產生沉重的打擊,在情緒上產生不愉快的心理表現。時間久了,自然而然就會形成一種緊張、焦急、不安、恐懼等不良的情緒狀態。

(2)不良的性格所導致的。有社交恐懼的你與不良的性格也有密切關係。像那些有害羞、依賴、膽小心理的你就容易產生過度的焦慮和緊張,所以,這種類型的你在交往時就會被個性左右,多思多疑成了你們社交恐懼迅速滋生的土壤。

(3)受別人的影響所產生的恐懼。如有的青少年朋友看見或聽別人說在交往中所遭受的挫折及困境,聽後自己就會感到痛苦和害怕。於是就產生情緒緊張、焦慮、恐懼,由於情緒的繁衍化,導致了出現社交恐懼心理。

(4)內心矛盾所導致的恐懼。青少年時期由於性生理的日漸成熟及覺醒,你開始產生對異性充滿好奇或好感,於是想接近異性。但由於父母管教太嚴,也不提倡異性交往。導致青少年內心壓抑、沒有傾訴對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協調的心理衝突,不敢與異性對眼神,害怕與別人講話,上課也不認真聽講,出現憂鬱、煩悶的不良情緒表現。

小鴿從小性格就內向,自尊心也特別強,所以學習成績一直也很好。可是,最近她總以為別人時刻都在用鄙視眼神的看她、評價她,所以她擔心自己會出什麼差錯,否則,會讓人看不起。後來,她暗戀上了班內的某個男生,但又不敢表露出自己的愛慕,還怕別人知道這個秘密。有一次,好朋友給她開玩笑說:“我知道你愛上他了,你別藏在心裏啦!”她一聽心裏急得發慌,擔心別人會對她評頭論足。從此以後,她見人就躲開,不願理會別人。有人找她聊天、玩耍,她就麵紅耳赤、心慌意亂,而且說也是語無倫次,最後導致一見人就擔心害怕。

以上這個例子中的小鴿就是由於社交恐懼心理導致她不能正常與同學交往。最終陷入困境、不能自拔。這種社交恐懼是因心理緊張而造成的心因性疾病,隻要有這種心理的你做到及時調理,就能戰勝這種不良的心理障礙。

所以,像青少年的不良的心理,有時是因為和爸爸媽媽長期生活在一起,青春時期的發展,讓自己從內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或是對別人不能接受。隻要把自己的心態擺正就行了,對任何事情不要去拒絕,要想著去應對,那樣就不會出現像小鴿那樣的心理了。

青少年克服自己的不良心理

(1)全麵地了解自己,樹立自信心。青少年你要正確地認識自己,不要拿自己的弱點和別人的優點做比較,過於自尊和盲目自卑都沒有必要,隻要你明確:“我並不比別人差,別人能做到,自己照樣能做到。”要經常用這種心態來增強自己的自信心,保持一個良好健康的心態,相信自己並敢於麵對他人。

(2)改善自己的性格。一般害怕交往的你大多都是比較內向的,這種類型的你要注意鍛煉自己的性格。多參加一些有益的公眾活動,要積極主動地與同伴或陌生人交往,慢慢地你就會改掉羞怯、恐懼的不良心理,進而使自己成為一個開朗、樂觀、豁達的人。

(3)學會與別人交流。青少年你要把握好時度,在合適的場合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快樂時與朋友一起分享,不愉快或有困難時向朋友訴說。時間久了你就會體會到友誼的價值。

(4)掌握一些社交技巧。有社交恐懼心理的你,要與善於交往的人接觸,你可以從別人身上學些有關社交的知識和技巧,來彌補自身的缺點和不足。

社交中往往遇到的事情很多,伴隨著青春期的發展,很多的不良心理也是很容易就產生在青少年的心中的。但是,這時,你一定要學會適當地調整自己的心理,保持一個良好的與人溝通的心去接受別人,那麼就不會再出現社交恐懼的心理了,對以後快樂健康的成長也是很有促進意義的。

3朋友間要多信任

有的青少年在交往中總抱著疑神疑鬼的消極心態。它是在主觀意識上產生的一種不信任的心理。多疑的人喜歡把對事物的認識固定在一個框架中,然後把那些無關緊要的東西聯結起來,並用客觀原因來證實自己的推斷。最後把自己推入迷惑的世界裏,不能自拔。據心理學研究表明,多疑是屬於偏執型的性格缺陷。多疑心理形成之後,一般是比較頑固、任性的,它是導致偏執性格障礙的主謀,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在交往時多一點信任,少一點懷疑。

多疑阻礙交往

多疑者總是自我懷疑,不過最多的是懷疑周圍的人,這種不良的心理嚴重影響了青少年們的正常生活和學習。具有多疑心態的青少年往往會固執己見,他們通過自身的“想象”把生活中無關緊要事情湊合在一起,把別人無意間的言行舉止,誤認為是對自己懷有敵意或迫害的心理,在沒有足夠的證據時就懷疑別人欺騙自己,甚至把別人的好心好意理解為陰謀詭計。於是,導致在人際交往中自築鴻溝,最終反目成仇。

著名的哲學家培根曾說過:“猜疑之心猶如蝙蝠,它總是在黑暗中起飛。這種心情是亂人心智的。它能使人陷入迷惘,混淆敵友,從而破壞人的事業。”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碰到一些疑心重重的人。比如,對他說一句問候的話,他也再三品味“言下之意”;你無意中的一個玩笑,他就會認為你是笑裏藏刀、不懷好意;看見兩個人小聲說話,他就猜想是在議論自己的缺點等,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常常令疑心較重的人左思右想。那種高度的警覺性和衝動的性格,令人不得不敬而遠之。

單純的多疑在成為一個人的行為習慣之前,則通常在誤會別人的情況下發生的。比如有些青少年自認為在某些方麵不如別人,因此,他總認為別人會看不起自己,處處算計自己。如果別人在和其他人說話時對他投來了不經意的目光時,他就認為別人在說有關自己的壞話;或者有人給他開善意的玩笑,就懷疑別人對自己有成見等等。具有多疑心態的青少年常常“疑心生暗鬼”,常用主觀的想象來代替客觀的事實,產生一種憤恨的報複心理。

有多疑心的青少年一般是在孩提時受到過嚴厲虐待或遭受不幸,主要就是缺乏感情交流,逐漸形成對任何人都不信任。這種類型的青少年往往自恃清高、心胸狹窄、神經過敏,遇到任何事時總喜歡往壞處想,總覺得任何人都在和自己做對,從而產生攻擊性的言行,導致在家不能與親人和睦相處,在外不能與同伴打成一片,搞得人際關係硬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