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戛納電影節落戶中國?(1 / 1)

行業觀察

法國戛納電影節要落戶中國了,而且是落在浙江省小城鎮——安吉縣。前日,“亞太交流與合作基金會”執行副主席肖武男在廣州向媒體透露了這一消息。近月來一直低調在廣州佛山拍攝新片《致命追擊》的好萊塢動作巨星尚格-雲頓,當日以嘉賓身份出現,並跟肖武男一同接受了記者專訪。肖武男向記者講述了戛納模式走進中國的來龍去脈,認為對戛納電影節影片交易經驗的借鑒,將有助於中國在未來建立更完善的電影市場。對中、法文化都有一定了解的尚格-雲頓更把這次合作比作中法烹飪的巧妙結合,“會很有趣”。

戛納為何落戶中國?

今年5月,第67屆戛納電影節即將開幕,與此同時,經過半年的項目論證,“亞太交流與合作基金會”也將與戛納政府簽訂戛納模式落戶浙江的協議。

談到為什麼將戛納模式引入浙江,肖武男指出這是出於曆史和現狀幾方麵的考慮。“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戛納所在的濱海阿爾卑斯省希望借此契機加強與中國的合作。正好2006年浙江省與濱海阿爾卑斯省簽訂了推動多元合作的協議,兩個省份的省會城市杭州和尼斯還結成了姐妹城市。”

肖武男透露,選擇把戛納模式引入中國,還有一個原因是中國電影需要建立類似的市場模式,“我覺得現在國內的電影都比較側重製作和推廣,但電影這個文化產品最終是要靠市場來檢驗的。我們現在麵臨的問題就是如何有效地培育中國電影的市場。”

為何選擇浙江安吉?

有了意向,雙方很快開始了合作點的選擇:“戛納無疑是法國濱海阿爾卑斯省的亮點,恰巧浙江也有影視基礎,橫店影視城開啟了中國影視產業鏈。”

至於選擇安吉縣,其實也跟電影有關。原來李安的《臥虎藏龍》當年就是在安吉縣拍攝,電影中那片竹海,已成了當地重要的旅遊景點。“所以我們就決定選擇電影這個點,在安吉建立一座中法文化城,並且將戛納模式引入其中。”

戛納將會如何落戶?

戛納電影節已有60多年的曆史,但“戛納落戶中國”卻是一個全新的概念。肖武男解釋說,落戶的具體形式有:“首先是從影片的層麵,我們會定期推出中法電影交流活動,展映兩國的優秀電影。其次中法文化城還要承載場館建設,以便將電影市場發展成常態性。”

此外,肖武男還強調,“戛納模式落戶中國”其實是一種雙向的落戶:“法國方麵希望一方麵將戛納電影節的市場經驗帶到中國,另一方麵,它也希望借此吸引一些中國做電影、做文化創意產業的企業反過來去尼斯、戛納發展。”

尚格-雲頓:

戛納走進中國,就像中法烹飪的結合。

正在廣州佛山拍攝新片《致命追擊》的動作巨星尚格-雲頓對戛納走進中國也表示了濃厚的興趣。雲頓在成名前曾參演法國動作片,也在法國和中國香港生活過一段時間,對兩個國家都有所了解:“如果中法之間可以找到有共同價值觀的電影項目進行合作,那麼這就會像中法烹飪的結合,會十分有趣。”

《致命追擊》在今年柏林電影節版權預售被搶購一空。該片導演是有好萊塢驚悚大師之稱的厄尼-巴巴拉什,主場景都在廣州拍攝。該片是雲頓第一部在中國拍攝的電影,他說與中國的工作人員相處得很愉快,還透露了自己的相處秘籍:“我發現如果我信任中國人的方式,讓他們按自己的方法做事,那我就能享受到雙重的快樂。”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