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1
7從學習中發現快樂
人類最大的樂趣莫過於學習。因此來說,青少年應該以輕鬆的心情來麵對學習,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尋找快樂。不要把學習看成是一種強大的壓力,我們可以發現學習中其實存在著很多的樂趣。仔細觀察那些學有所成之人,會發現他們都是快樂的,臉上總是帶著自信而陽光的笑容。
快樂是每個人都想從學習中得到的,哲人的睿智在於他對待學習的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人類之所以能夠在世界上成為主宰,就是因為人類善於學習。而能否把學習作為一種樂趣,一種需求,一種享受,則取決於主觀的態度。如果你的學習很好,那麼你的快樂就會遠不止一次,甚至可以有成千上萬次的快樂來襲。
因此,隻要有快樂伴隨,學習將會因此而變得更加精彩。用學習來充實自己的生活,讓學習變得就像每天吃飯睡覺一樣重要,將學習成為生活中一件有趣的事情。
在學習中尋找快樂
當今時代的中學生,學習壓力普遍比較大。由於考試成績不理想,便會很容易造成情緒低落學習厭倦,但隻要我們敢於麵對,用正常的心態正確對待,無須像虐待自己似的整天生活在黑暗之中,讓憂鬱和煩惱充斥自己的疲憊的心靈。
也許你會有疑問: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壞情緒一起來襲,該怎樣才能保持快樂,又到哪裏去尋找快樂,尋找一份好心情呢?其實尋找快樂並不是一件難辦的事情。隻要我們學會對症下藥,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苗瑩是一個非常愛動腦筋的學生。談及在學習中發現快樂,她自己也頗有體會:說到學習,很多同學都會皺眉頭,我也一樣。剛學語文的時候,我覺得很深奧,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對語文漸漸產生了興趣,並摸索出了一些辦法。
就比如說,在學習《白楊》這一課時,我組織幾個同學,來到野外一片楊樹林裏,分別扮演課文中的爸爸、媽媽、哥哥、妹妹幾個角色,並把片段用照相機拍下來,作成幻燈片。聽著老師繪聲繪色的講解,看著身邊同學扮演的角色,同學們都感到很新鮮,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本來難懂的課文,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掌握了。同學們漸漸喜歡上了語文,好多同學還開始做起了小作家、小詩人的夢想。
學習中保持愉快的心情是最重要的。或許你正在為明天的考試而埋頭苦讀;或許你正在為昨日成績的不理想而煩惱和焦慮……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多了幾分乏味,緊張煩躁的情緒悠然而生。
這時,你不如丟開書本,拋去緊張,懷著一顆平常心,對著天空大吼兩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去尋找屬於我們自己的快樂,有了快樂學習效率自然就會提高。好心情不是人人都有,也不是時時都有,就像好天氣一樣不是每天都會有。但隻要我們能夠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標,懂得在學習中尋找快樂,那麼我們的人生肯定是光明而美好的。
的確,生活中確實會存在很多令人快樂的事,但對廣大的青少年朋友來而言,學習中的體驗到的快樂可以說是最深刻。不可否認“十年寒窗苦”,但苦中卻有樂同行,因為苦中蘊含著淡淡的甜。在獲得累累碩果之時,那種成就感和快樂感可謂是難以形容的。讓自己的學習生活充滿快樂,你會進步得更快,收獲得更多。要相信,隻要你努力了,付出了,就一定會有回報!
讓快樂與學習同行
中國世界級的數學家陳省身曾經說過:“數學好玩”。從這裏可以看出,學習不僅不苦,而且是很快樂的。苦和樂永遠是相對的,關鍵是你的態度,快樂學習是一種態度,一種境界,一種追求。想一想,老師從容地走向講台,傳授知識,揭示那些未知的答案。然後每一位學生都應該認真地聽講,積極地配合,與老師一起在知識的旅途中奮進前行。一路上,不知不覺的,自己的頭腦中裝滿了令人欽慕的知識,難道這不是一種快樂嗎?知他人之知,解他人之不解。
想要在學習在收獲快樂,首先就應該培養自己濃厚的學習興趣。沒有興趣,就不會主動去學習。隻有讓我們快樂的事情,我們才會產生興趣。通過學習,我們可以掌握未知的東西,是發現的快樂;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便是收獲的快樂。
此外,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一時興起或者半途而廢都不可能會有收獲。所以,學習習慣的養成也是一個長期堅持而形成自然的過程。積水成淵,在點點滴滴的積累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定會取得可人的學習成果。
或許你以前不喜歡學習,上小學時經常逃學曠課,天天以書筆為仇,以學習為敵。但當你捧著獎狀回家,看到父母臉上的燦爛笑容,聽到父母的誇讚時,當你的文章出現在報紙上時,那種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的感覺會讓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你會感覺到學習是件多麼快樂的事。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漸漸喜歡上學習,因為你越來越體會到學習中所蘊藏著的快樂。
8巧妙掌握學習技巧
在周恩來文集裏,曾經有過這樣一句話: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由此可見,學習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學習絕不是簡單地將信息塞入頭腦,而是需要掌握不同學科的學習方法,而好的學習方法使你事半功倍,不良的學習方法使你事倍功半,因此學習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法。
學習方法應該是因人而異的,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接受同一種學習方法的,對於青少年來說,選擇一種非常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僅能夠讓自己的學習成績很快的提高一個層次,更重要的是能在好的學習方法中找到學習樂趣,從而遊刃有餘的駕馭學習。
學習,方法最重要
“學習不僅要認真,還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這句話的含義是很深刻的。換句話來說,也就是倘若把學習比作航船,勤奮則是輪船的馬達;正確的學習方法便是輪船的方向盤與航線。德國哲學家笛卡爾也曾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
在很久很久之前,一個非常貧窮的孩子遇到了一位神奇的老人,老人用手指把路旁的一顆小石子化成金子送給孩子,孩子搖搖頭。老人用手指又把一塊大石頭點化成金子送給他,孩子還是隻是搖了搖頭。老人生氣地責問:“金山還不要,你要什麼?”孩子不慌不忙地說:“我要您的手指頭。”老人一聽笑了。對於青少年來說,我們在學習上需要的也正是這種“點金術”。事實上,科學的學習方法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經曆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的過程。
對於青少年來說,學習是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有困難也有收獲,有苦惱也有喜悅,包含著許多豐富多彩的內容。不管怎樣,滿意的學習效果無不來源於科學的學習方法。因為明確的學習目的是學習成功的前提;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習成功的動力;正確的學習方法才是學習成功的保證。
學習有法,而無定法。凡會學習者,學習得法,則事半功倍,凡不得法者,則事倍功半。青少年應該都能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然後才能在未來的學習道路上前進的更快。正如清末明初學者王國維所述說的那樣,為學有三層境界:
這第一層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開始學習時,舉目四望,學海無涯,感到困難重重。這一層就像我們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根本就找不到正確的方法,然後就會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從而會做出許多的無用功。
第二種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變了達到學習目的,付出再艱苦的努力也心甘情願。而這一層就不同了,這就像我們已經走在正確的學習方法的道路上,但是發現自己的方法還是不很健全,所以處在一種半死不活的狀態。
第三種境界,“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掌握了學習規律和學習方法,就能由學業上的“必然王國”達到“自由王國”。這最後一層就成了死去活來,靈活正確的掌握了學習方法。
所以如果掌握好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給廣大青少年帶來高效率和樂趣,從而節省大量的時間。而不得法的學習方法,會阻礙才能的發揮,越學越死。給青少年帶來學習的低效率和煩惱。由此可見,方法在獲得成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使用花招掌握學習技巧
每一個青少年都想獲得一種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那麼究竟怎樣才是正確的學習方法呢?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在學習方法上他主張“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些學習的方法是值得我們借鑒的。但不論怎麼樣,正確的學習方法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自求自得、博約結合、知行統一。這才是最正確、最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