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地麵對挫折,培養抵禦挫折的能力

所以,要想徹底戰勝挫折,就要培養自己麵對挫折的勇氣和抵禦挫折的能力。隻要你擁有了這兩樣法寶,那麼在任何困難挫折麵前,你可謂是“刀槍不入”。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培養自己麵對挫折的勇氣和抵禦挫折的能力呢?不妨從以下幾點做起。

(1)正視挫折。不要害怕挫折,要正視它的客觀存在。你要認識到,理想是美好的,但實現理想是非常艱巨的;經受挫折是人們現實生活中的正常現象,是不可避免的,社會的進程如此,個人的成長經曆也是如此。多參加一些活動,比如組織故事會、報告會、學習名人、偉人正確對待挫折的態度,並多參加長跑、義務勞動等,逐漸培養自己戰勝困難的勇氣;平時也多做一些難題,以磨煉自己的意誌,培養自己敢於競爭與善於競爭的精神,使自己在麵對挫折時不氣餒,然後,刻苦攻關,勇攀高峰。

(2)培養自己的自信心。自信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也是一個人生命的靈魂,是一種無敵的精神力量。而自信心則是一個人重要的心理品質。心理學家普遍認為,自信和勤奮是一個人取得好成績的兩個重要因素,也是學生長大成才的重要心理品質,國家的富強、社會的進步需要人們具備這兩個重要因素;同樣個人的成長也需要這種自信。在社會激烈競爭中,這種自信尤為重要。

(3)學會正確地處理人際關係。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是一個人身心健康成長的保證。平時多學習人際交往方麵知識,掌握人際關係的準則,並和同學相互溝通、多交流,讓自己在理解他人、關心、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道德概念,體驗一定的道德情感,實踐一定的道德行為,在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中健康成長。

(4)培養自己的耐受力,提高生命的韌性。愛迪生曾說過:“偉大人物最明顯的標誌就是他堅強的意誌,不管環境變換到何種地步,他的初衷與希望仍不會有任何改變,而終於克服障礙以達到期望的目的。”所謂耐受力是指當個體遇到挫折時,能積極自主地擺脫困境並使其心理和行為免於失常的能力。積極的心理耐受力源於個體的心理韌性。所謂心理韌性是指個體認準一個目標並長期堅持向這一目標努力,在此過程中,做事不虎頭蛇尾,不半途而廢,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如果你具有百折不撓的毅力、堅忍不拔的意誌、矢誌不移的恒心和樂觀自信的精神,那麼你的抗挫折能力自然就強,對挫折適應能力也強。像張海迪、桑蘭這些身殘誌堅的人,她們無不是具有超過常人的意誌力。所以,有時候培養積極健全的心理比鍛煉一個健康的身體更為重要。

總之,挫折對青少年來說是暫時的,但也是永遠的。所以,如何、怎樣麵對挫折將貫穿一個人成長的始終。但困難和挫折,對於成長中的你來說,絕對是一所最好的大學。

一個孩子,如果在成長中沒有經曆過困難和挫折,那他就品味不到成功的喜悅;一個人,如果沒有經曆過苦難,那他就永遠感受不到什麼是幸福。不管是什麼人,隻要他沒有嚐過饑與渴的滋味,他就永遠體會不到食物和水的甜美,他也就不懂得生活到底是什麼滋味。

勇敢地麵對生活中的挫折吧,這是一種智慧,是一種收獲。

6永遠不向挫折低頭

青少年的成長之路就是無數次摔倒在泥濘中,又無數次地爬起來,繼續前進。成長之路就是在失敗中接受磨難,在成功中接受安慰。失敗乃兵家常事,乃人生常遇。但是無論在任何情況下,請你都不要輕言失敗,永遠不要臣服於挫折。

永遠不要向挫折低頭是人生的忠告。

挫折不怕,青少年成長的必修課

愛迪生一輩子有大約2000多種新發明,像電燈、電影、留聲機等,都是愛迪生發明的。從1847年2月11日誕生到1931年10月18日逝世,愛迪生活了84歲,有人計算了一下,他平均每15天就會有一項新的發明。看上去,搞發明對愛迪生而言,就如同家常便飯一般。事實上,任何發明都不輕鬆,就拿電燈的發明來說吧,愛迪生在發明他的時候,經曆了千辛萬苦,僅是為尋找合適的燈絲材料,就試驗了幾千種耐熱和抗氧化的材料。

總而言之,在愛迪生研製開發的過程中,他用自己頑強的毅力,不甘低頭的決心,終於找到了可以實際應用的竹絲燈,給千家萬戶帶來了由電發出的光明,這種竹絲燈在市場上一連使用了許多年。後來,愛迪生又發明了一種化學纖維,把它炭化後代替竹絲炭化的燈絲,燈泡的壽命又有一定的提高。

愛迪生,他的名字享譽全球,可真正震撼每個人的是他那豁達的心胸和不向挫折低頭的品格。所以有人說,大海是遼闊,可比大海更遼闊的是人的心胸,愛迪生就有這種遼闊深遠的心胸,他的品德比他的名字更響亮。

人生本身就是一條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的路,有歡笑,也有痛苦;有鮮花,也有毒藜;憂喜悲歡皆是歌。也許命運正在苛刻地對待著你,渴望一帆風順,卻時時事事不順人意。古今中外,任何一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和挫折,挫折感是普遍存在的現象。麵對挫折不要絕望,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尤其是青春年少時,困難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一定要看到你還有勝利的機會。挫折麵前要以鍥而不舍的精神,迎難而上,堅持下去,這樣才能取得事業的成功。

挫折是成功途中的考驗

在通往目標的過程中,因為自己的行動多次受阻而產生的絕望感,是自己在自己心中滋養起來的障礙。倘若我們在挫折之後對自己的能力或“命運”發生了懷疑,產生了失敗的情緒,想放棄努力的話,那麼,此時的青少年就已經失敗了。麵對困難,很多青少年都望而卻步;而隻有敢於品嚐青春路上的“苦澀”咖啡的青少年才深深地懂得,如果不勇敢地與挫折拚搏一番,哪怕成功離你一步之遠,也會與你擦肩而過,挑戰過後,也會發現,困難也不過如此。

青少年的成長曆程如同打牌一樣,拿到什麼牌其實並不重要,如何把手中的牌打好才是最重要的。困難和挫折在所難免,遇到了挫折就把它當做一次跋山涉水。“無限風光在險峰”,不飽嚐痛苦的尋覓,哪能領略成功的甜蜜。這個時候,青少年朋友更應該用自己本身的力量去渡過難關,挑戰挫折,這是一種快樂,這種快樂是勝利的快樂。正因為這種勝利來得很艱難,正因為和痛苦戰鬥的時候,非常之困難和艱險,所以最後勝利的凱歌將會更加動人、響亮。

人生何處沒有風景,生命本來就是一連串的戰鬥。有些青少年在逆境中,熬一熬,忍一忍,再拿出一份信心和勇氣,照樣能把風景般的笑臉映進時光的底片中。這種無私無畏,不屈不撓的精神,是風景中的風景,美麗中的美麗。

有這樣一句格言:“挫折是成功途中的考驗,懦弱的人必然在挫折麵前低下高貴的頭顱,隻有堅強的人,才會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挑戰挫折,認認真真地走自己的路程。”人生不可能每個日子都燦爛輝煌,欣然接受每一次挫折乃至失敗,永遠不向挫折低頭,你就會為自己創造機會。承受得越多,生活才越充實,生命才會更有力量,思想的高度才會越拔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