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實行時心理要平靜。初步估計會遇到的困難,做好心理準備。

你現已經想到一個好創意了嗎?如果有,現在就行動。因為行動能幫助你完成人生偉業。

你可以界定你的人生目標,認真製訂各個時期的目標。

但如果你不行動,還是會一事無成。在美國有這樣的一個人:此人一直想到中國旅遊,於是定了一個旅行計劃。他花了幾個月閱讀能找到各種材料——中國的藝術、曆史、哲學、文化。他研究中國各省地圖,訂了飛機票,並製定了詳細的日程表。他標出要去觀光的每一個地點,連每個小時去哪裏都定好了。這個人有個朋友知道他翹首以待這次旅遊。在他預定回國的日子之後幾天,這個朋友到他家做客,問他:“中國怎麼樣?”

這人回答:“我想,中國是不錯的,可我沒去。”

這位朋友大惑不解:“什麼?你花了那麼多時間作準備,為什麼到現在還沒走,出什麼事啦?”

“我是喜歡製定旅行計劃的,但我不願去飛機場,受不了。所以待在家裏沒去。”

苦思冥想,謀劃如何有所成就,是不能代替身體力行去實現的。沒有行動的人隻是在做白日夢。行動是化目標為現實的關鍵步驟。

美國演講家查爾斯41歲時發現自己重新開始生活。他當時住在紐約,為長老會效力,負責該教會的傳播計劃。在那之前的4年裏,他在美國和加拿大的海灣一帶活動,一到晚上就對成千上萬的人們演說。其中的3年裏他也主持過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電視網絡裏的每周節目《向上看與生活》。

但查爾斯卻失去了信仰。

查爾斯19歲就進了教會,可是到了現在才意識到自己懷疑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有許多東西事與願違,因為太想相信,他的思想提出了挑戰,最後駁斥了自己相信的一切。於是,他決定必須離開教會。

當時,生活好像到了盡頭。他母親由於癌症已奄奄一息,長時間疾病的折磨使得她隻剩下皮包骨頭。實際上他同所有的朋友斷絕了來往,並放棄了那些受自己影響而去傳教和加入教會的人們,一時間,他覺得自己像個叛逆者。

但查爾斯沒有什麼真正的選擇,他後來回憶道:“我不能呆在教會裏,隱瞞自己的懷疑,每天生活在謊言裏。我租了一輛車,把僅存的幾樣家什包好扔在車上,踏上了去多倫多的旅程。”

“那時確實令人苦惱,我怎樣才得以糊口?我合適幹些什麼?誰願雇用一個41歲的牧師?”

“我決定試一試寫作,我一個人住在喬治灣一幢擁有兩個房間的小屋裏,寫下了三個電視劇本,我把它們都賣給了加拿大廣播公司。”

“有位負責人曾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電視節目上見過我,他雇用了我,讓我當上他開的加拿大廣播公司社會事務電視係列新節目的合夥主持人,從此,我走上了一條新的道路。”

所以說,如果你確信自己應該改行或調換工作,當這一想法成熟時,不要再去考慮,要行動起來,不要讓這一想法去逼你,要擁有它,讓它成為冒險。請銘記這句話:“別理那些老是給予否定回答的人。”富蘭克林·羅斯福說得對:“值得恐懼的唯一事情就是恐懼本身。”

內斯美是美國華盛頓的一位高爾夫球選手,他通常打出90多杆。然後有7年的時間他完全停止了玩高爾夫球。令人驚異的是,當他再回到比賽場時,又打出了漂亮的74杆。

在這7年時間裏,他沒有摸過高爾夫球,而他的身體狀況也在惡化之中。實際上,他這7年是住在一間大約一米多高的戰俘收容所裏,因為他是一個越南戰俘。

內斯美的故事說明:如果我們期望實現目標,就必須首先在心裏看到目標完成。在這7年的日子裏,內斯美一直與世隔絕,見不到任何人,沒有人跟他談話,更無法做正常的體能活動。前幾個月他幾乎什麼事情也沒做,後來,他覺得如果要保持頭腦清醒並活下去,就得采取一些特別、積極的步驟才行。最後,他選擇了他心愛的高爾夫課程,開始在他的牢房中“玩”起高爾夫球來了。在他自己心裏,他每天都要玩整整18個洞。他以極精細的手法玩高爾夫球。他“看見”自己穿上高爾夫球衣走上第一個高爾夫球座,心裏想象著他所玩的場地的每一種天氣狀況;他“見到”球座盒子的精確大小、青草、樹木,甚至還有鳥;他很清楚地“見到”他緊握高爾夫球的精確方式;他很小心地使自己的左手臂維持平直;他叮囑自己眼睛要好好看著球;他命令自己小心,在打倒杆時要慢而且輕輕地打,同時記住眼睛盯在球上;他教導自己在擊打時要圓滑地向下揮杆,並且順利地擊出,然後他想象著高爾夫球在空中飛過,掉在發球區與果嶺之間修整過的草地中央,滾動著,直到它停在他所選定的精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