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他特別喜好鑽研學問,到處尋師訪友,曾就學於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程顥死後,又將楊時推薦到其弟程頤門下,在洛陽伊川所建的伊川書院中求學。

楊時那時已四十多歲,學問也相當高,但他仍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尊師敬友,深得程頤的喜愛,被程頤視為得意門生,得其真傳。

一天,楊時同一起學習的遊酢向程頤請求學問,卻不巧趕上老師正在屋中打盹兒。楊時便勸告遊酢不要驚醒老師,於是兩人靜立門口,等候老師醒來。

趕上天氣變化,不一會天空飄起了鵝毛大雪,越下越大,楊時和遊酢為等不打擾老師,依舊在雪中耐心等待,這時遊酢冷得受不了,幾次想去叫醒程頤,都被楊時攔住了。

程頤一覺醒來,赫然發現門外的兩個雪人!程頤深受感動,因為這件事,程頤特別耐心細致地教授楊時學問,可謂盡心盡力教,楊時不負重望,學到了老師的許多學問。

後來,楊時回到南方傳播程氏理學,並且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學派,世稱“龜山先生”。

後人便用“程門立雪”這個典故,來讚揚那些求學師門,誠心專誌,尊師重道的學子。

簡 評

好一幅勵誌、感人的求學畫麵!尊師重教一直是我們倡導的傳統美德,尊師是求知的一種謙虛態度,今天我們不必去老師門前“立雪”了,但至少應該做到課堂上應該認真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