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有個和氏,在山上得到一塊玉璞,拿去獻給楚厲王。厲王叫玉匠來看。玉匠看了說:“這是一塊石子呀,哪裏是玉石!”

厲王認為和氏犯了欺君之罪,於是便下令,讓手下人砍去了他的左腳。

後來厲王死後武王接了王位。和氏又把那塊玉璞拿去獻給武王。

武王仍叫玉匠來,把玉璞辨別了一番。玉匠仍舊說:“是塊石子,誰說是玉石?”

武王惱怒和氏膽敢欺騙他,把他的右腳也截去了。

武王不久也死了,接他王位的是文王。和氏捧著那塊玉璞,坐在山腳下哭泣,一連哭了三天三夜,把眼淚也流盡了。

文王聽到這事,叫人去問他:“你是罪有應得,截了腳的人也多得很,你為什麼悲傷地哭個不停?”

和氏回答說:“我並不是為了截去兩隻腳悲傷,把寶玉當做石頭,把忠誠說成欺騙,我就為此而痛心!”

文王叫玉匠剖開這塊玉璞,果然是一塊真寶玉。

後來,就把這塊寶玉叫做“和氏之璧”。

簡評

痛哉!痛哉!拙人不識真玉,反砍了何氏雙腳。這猶如社會不識英才,反而將其誤用。看來即使是真正有才學的人才,也要顯露自己才能得以重用。好酒有的時候也怕巷子深。懂得給自己宣傳,有才華要表現出來才能有所用。如果滿腹經綸卻寫不出一篇好文章,那麼滿腹經綸也隻能自己自娛自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