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洛陽有很多寺廟。就在洛陽的一座古老佛寺裏出了一件怪事,佛寺的佛殿裏有一座磬,經常自己就“叮——叮——叮——叮”地響,而且從早響到晚,聲音不疾不徐地響個不停,給佛寺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但是,這件怪事也使佛寺的和尚們憂心忡忡,他們議論紛紛,整天慌裏慌張,不知該怎麼辦好。有的和尚大著膽子走近這座磬,仔細觀察,希望搞清是什麼原因使它常常自個地“鳴唱”不停,但左看右瞧,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時間一長,各種流言就出來了,整天圍繞這個事,人們猜測,懷疑,驚恐。有的和尚斷言,這磬常常莫名其妙地不敲自響,一定是有妖魔作怪,於是,有妖魔主宰這個磬的說法不脛而走。一時間,佛寺裏混亂不堪,和尚們都惶惶不可終日,來寺裏燒香拜佛的人也漸漸地稀少了。老方丈覺得總這樣下去不行,就請來一些方士,捉妖治鬼。但是這些方士在寺裏折騰了好長一段時間,還是沒能止住佛磬自鳴,這妖怪就更是無從捉起了。
這一來,和尚們更加寢食難安,已有不少和尚投奔別的寺廟,正常的佛事早就停止了。老方丈有一個好朋友,名字叫做曹紹夔。這佛寺的磬如何不敲自鳴的傳聞,老方丈如何請了方士來除妖也沒能奏效,老和尚又急又怕,也一病不起的消息自然都傳到了他的耳中。曹紹夔立刻趕到佛寺,來看望老和尚。老和尚見到好朋友,就一五一十地把這磬如何不擊自鳴,自己如何生病的情況全告訴了曹紹夔。正當他倆說話的時候,佛寺裏敲響了齋鍾“當——當——當”很是悅耳。鍾聲還沒有停息,佛寺裏的磬也跟著響了起來。曹紹夔剛開始很驚奇,不由側著耳朵仔細聽了聽,他若有所思,就問老和尚:“這磬響的時候,是不是總是在敲鍾以後呢?”老和尚想了想,說:“確實是這樣。”曹紹夔聽了,笑著對老和尚說:“不用怕了,放寬心吧,我有辦法為你除災驅邪,請你明天準備一桌豐盛的酒席吧。”老方丈將信將疑,說:“我請了許多方士,用盡了各種各樣的辦法,都沒解決這件事,你剛來這一會,就誇下海口,你真有把握?”
“放心吧,保證讓你們從此安寧,這磬再不會不敲自鳴了。”曹紹夔肯定地說。
老方丈雖然還不太相信曹紹夔的話,但抱著一線希望,盡力置辦了一桌豐盛的筵席。
第二天,曹紹夔如約前來,稍做寒暄後,就自顧自地吃喝起來,酒足飯飽之後,隻見他從懷裏掏出一把小銼來,在那磬上磨了幾下,然後對老和尚說:“這就行了,‘妖魔’已經被我驅除了。”然後,揮一揮手,同老和尚道別了。
等了幾天,磬果然不響了。老和尚百思不得其解,就去請教曹紹夔,曹紹夔笑著告訴他:“寺廟裏本沒有什麼妖魔,磬自響的原因是出在那口鍾上。”“那是怎麼回事?”老和尚問。“佛殿裏的磬和寺院大樹上掛的鍾,它們的音律恰好相同,所以每當敲鍾,總要引起佛磬的響應。我用銼刀磨磋磬,改變了磬的音律,它就不會再響了。”老和尚一聽,恍然大悟,原來沒有妖魔啊,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簡評
對事物的認識,要由表及裏,不僅要看現象,也要看本質。這樣,才能把握好處理問題的分寸。凡事不做調查,想當然去辦事,必然帶來惡果。見到一點奇怪的現象,不去問個清楚,調查明白,就疑神疑鬼,結果是庸人自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