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防火與安全基本常識(2 / 3)

冬季防火注意

1在床上、沙發上等可燃物較多的地方吸煙時,應注意不要將煙頭及煙灰掉落在被褥、蚊帳、衣服或沙發上,不要亂丟未熄滅的火柴、煙頭等。還要嚴禁在一切易燃易爆單位、物資倉庫和其他一切禁煙區內吸煙,禁止在維修汽車和清洗機械零件時吸煙。吸煙時應到安全地帶,煙頭未熄時不得進入工作場所。糾正不良的吸煙習慣,不能躺在床上或沙發上吸煙,不在勞動和尋物時吸煙,不亂丟煙頭和火柴梗、亂磕煙灰,更不要將引燃的煙頭隨處亂放。

2使用爐火、燈火時應注意不可靠近可燃物。城市居民在使用煤氣、液化氣後忘記關閉閥門,或私自對液化氣倒罐而導致氣體泄漏,如遇明火、開啟電器的電火花或靜電就會爆炸起火。使用液化氣時,不能用火烤、開水燙、蒸汽吹液化石油氣瓶;不要放在暖氣片旁烤;不要放在有爐火的房間內,用爐火取暖的房間,不能同時使用液化石油氣。因為氣瓶一旦漏氣,就容易釀成火災。

3要注意謹防電氣設備及其安裝不符合規格、絕緣不良、電氣線路和電器老化或者超負荷現象,以免發生電線短路起火。不能在電燈泡上罩紙或其他可燃物,將未經冷卻的電熱器具放在有可燃物的場所,或將可燃物放在電熱器具上,更不能亂接亂拉電線;使用家用電器時,在使用後切記關掉電源或關閉電視機等,電器長時間處於通電狀態容易造成火災;要經常觀察電熱器具的溫控、時控裝置或溫度指示器是否失靈,避免溫度過高起火。

另外,還要保持樓梯、走道暢通,嚴禁在樓梯、走道上堆放雜物;配置必要的家用消防器材,萬一發生火災就能利用消防器材迅速撲滅初起火災、減少損失。

冬季防火小常識

一、忌家用電器“帶病工作”

1危險性

電氣線路火災就是指輸配電及用電線路使用、安裝不當,主要是指當電氣線路發生短路、負荷過重、接觸不良等故障,引燃周圍可燃物而引發的火災。

家用電器火災一類是指使用電吹風、電熱毯、電暖氣、電熨鬥、電磁爐等電加熱器具時,因使用方法不當或器具本身存在質量問題,引起火災。另一類是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器,因使用不當或電器設備內部元器件、線路老化等原因,導致其故障發熱引起的火災。

2措施

(1) 一旦家用電器出現故障,一定要及時維修,千萬不能讓電器帶“病”工作。

(2)不要把電器裝置件安裝在露天和有腐蝕氣體的場所,廚房內最好使用封閉式的。電器裝置件與導線連接處應接觸牢固,插座附近不要堆積可燃物,特別要注意不能用裸線頭代替插頭。

(3)各種電熱器要按產品說明書正確安裝,通電使用時不要離人。防止線路超負荷運行,不要將電熱器直接放在可燃物(木質、塑料等)製成的台板上。

二、忌吸煙

1危險性

燃著的香煙頭能引起許多物質起火。因為煙頭的表麵溫度為200~300℃,中心溫度達700~800℃,足以引燃棉、麻、紙張等固體物質,更能引起各種燃燒氣體的燃燒。大風天室外吸煙,亂扔煙頭,在一些禁火地點吸煙或躺在床上吸煙等,很容易引發火災事故。

2措施

(1)嚴禁在一切易燃易爆單位、物資倉庫和其他一切禁煙區內吸煙。

(2)禁止在維修汽車和清洗機械零件時吸煙。吸煙時應到安全地帶,煙頭未熄時不得帶入工作場所。

(3)糾正不良的吸煙習慣,如不準躺在床上或沙發上吸煙,不準在勞動和尋物時吸煙,不準亂丟煙頭和未燒盡的火柴梗、亂磕煙灰,更不準將引燃的煙頭隨處亂放等。

(4)禁止大風天在室外或野外吸煙,

三、忌兒童玩火

1危險性

喜歡玩火的小孩,一般年齡在5~12歲,主要表現在學大人做“假燒飯”遊戲,在床下或其他黑暗角落劃火柴,模仿大人吸煙,在爐灶旁烤、燒食物,隨意焚燒廢紙、柴草;玩弄火柴、打火機及開關液化氣爐具,在室外點火取暖,在可燃物附近燃放煙花爆竹,以及進入危險廠房、倉庫內點火玩耍等,極易起火成災。

2措施

家長應對孩子加強管教,使他們認識到玩火的危險性,做到不玩火。要把火柴、打火機等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家中的煤氣爐灶(液化氣爐灶)等不要讓孩子隨意開啟。對孩子模仿大人吸煙的行為要製止,不準孩子在易燃物旁或野外玩火。室內、可燃建築、柴草堆等場所禁止孩子燃放煙花爆竹,更不準孩子擺弄鞭炮中的火藥。

四、烘烤衣物

1危險性

有些人習慣用電暖氣、電吹風、電熨鬥等取暖設備來烘烤衣物。事實上,這種做法危險性極大,不僅容易烤壞衣物,還容易引發火災事故。

2措施

(1)在使用電暖氣、電吹風、電熨鬥等取暖設備來烘烤衣物時,操作人員不要輕易離開。

(2)在熨燙衣物的間歇,要把電熨鬥豎立放置或放在專用的電熨鬥架上,切不可放在易燃的物品上,也不要把電熨鬥放在下麵有可燃物質的鐵板或磚頭上。不隨意亂放剛斷電的電熨鬥,應待其完全冷卻後再放存起來。

(3)使用通電時的電吹風,人不能離開,更不能隨便擱置在台凳、沙發、床墊等可燃物上,要養成使用完畢立即切斷電源的習慣,特別是遇到臨時停電或電吹風出現故障時更應如此。嚴禁在禁火場所及易燃、易爆危險場所使用電吹風。

五、氣體泄漏

1危險性

在冬季,人們為了禦寒,往往把門窗關閉得嚴嚴實實,使得現場通風換氣條件較差。如果有可燃性氣體或易燃液體蒸氣散發,便會在局部空間積聚,當在空氣中的濃度達到該氣體的爆炸極限濃度範圍時,遇到火源就會發生爆炸引起火災。

2措施

(1)保證室內通風良好。

(2)使用時人不能離開,每次使用完後,要及時將閥門開關關閉。

(3)發現有煤氣泄漏,應立即打開門窗,進行通風。家庭安全用火與預防

一、安全使用爐火

1煙囪要遠離電線、頂棚、木牆壁和木門窗等,至少相隔0.2米以上。

2爐體周圍應有防護或離開可燃物0.5米以上。

3清除爐灰、爐渣時不要亂倒,不可接觸可燃物,最好要有固定的安全地方,刮風天倒爐灰更應注意。

4生火時千萬不要用汽油、柴油和酒精等引火。

二、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氣

1液化石油氣灶具不能放在臥室、辦公室、陽台或倉庫、禮堂等公共場所內,以防漏氣失火。

2正確掌握開關的使用方法,要火等氣,不要氣等火,用畢切記關閥門、開關,閥門壞了要及時更換。不要讓兒童使用灶具或隨意玩弄開關。

3使用液化氣時,要有人看管,不可遠離,隨時注意調節火頭的大小,防止湯水外溢澆滅火焰或被風吹滅火焰,引起跑氣。

4液化氣罐應直立,不能倒放,更不能用開水泡或火烤。

5如發現有氣漏出,應立即采取措施:打開門窗,用扇子煽,以便通風換氣(但不能用電扇吹),然後查找漏氣部位。圖書館、檔案館防火需知

在學校內,圖書館和檔案館是重要的防火部位,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必須做好以下防火措施:

1圖書館和檔案館應嚴格按照《建築設計防火規範》進行設計和建設,應安裝室內、外消防給水設備;安裝火災自動報警、自動滅火係統,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材;

2貴重書籍和檔案資料場所,為了避免火災撲救中的水漬損失,忌用水滅火,應選用幹粉滅火器或氣體滅火器;

3在書庫內不得使用碘鎢燈照明;采用白熾燈時,距離可燃物不應少於50cm;在書庫內不得使用任何電源;

4加強日常防火管理,嚴格控製用火,在對圖書館和檔案館殺蟲時,應在相關人員指導下,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進行。

學校及公共場所的防火

1.禁止學生攜帶煙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進校。

2.實驗用的易燃易爆物品,要有專門庫房存放,隨用隨領,不要在現場存放。

3.注意經常檢查電器設備的安裝使用情況,用完後要切斷電源。

4.正確使用各種電器,切勿野蠻操作導致惡果。

5.不帶火種不攜帶易燃易爆物品(如汽油、酒精等)去公共場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6.樓道裏不可以堆放物品。有樓房必有樓梯,樓梯平時供人們上下樓使用,一旦發生火災和其它突發事件,又是用於疏散的主要通道。如有雜物應及時清除,因此,樓梯道一定要保持暢通,以利安全。旅遊住店勿忘消防安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慶期間外出旅遊已成為現代都市人的一大時尚。旅行期間住賓館酒店是免不了的事,要想平平安安地度過出行的那幾天,住賓館酒店時重視消防安全是不容忽視的。因為旅途勞頓,晚上休息時睡得比較沉,萬一發生火災大都措手不及。其實,大多數上等級的賓館酒店都有一些與消防安全有關的設計,這些設計都是為應急時所設置的。熟悉它們的位置、用途和功能,在緊急情況下將能助你一臂之力。

熟悉賓館住宿指南,留心周圍消防設施。當你進住賓館酒店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是瀏覽一下住宿指南或客房電話簿。通常住宿指南上都印有常用的電話號碼和賓館酒店內部的應急電話號碼,熟悉這些號碼絕非多餘之事,萬一發生火災或其他緊急情況,隻要通過電話就能實現與消防控製室或總台的通話,不至於束手無策;

第二件要做的事是必須留心一下客房內外滅火裝置的設置情況,諸如滅火器的擺放位置,消火栓和自動噴淋裝置等,室內消火栓是賓館酒店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滅火設施,熟悉它的位置、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可在撲滅初起火災時發揮重要作用。據統計,在樓房初起火災撲救中,消火栓的使用率達85%以上。

一般在每個防火分區或每層樓的樓梯出口處有一個比較醒目的紅色盒樣裝置,它便是火災報警裝置,分手動和自動控製方式兩種。發生火災後,手動或自動啟動該裝置,便可以迅速告知消防控製室某方位起火或可以直接啟動消防泵,實現區域噴淋滅火。

看懂安全通道示意圖,掌握應急疏散指示牌。隻要你稍留心一下便會發現,在居住的房間門背後,都貼有一張印有本樓層平麵圖的圖紙,即所謂的逃生路線圖。在這張圖紙上,對本房間的位置和房號都清晰地作出標誌,同時有一個箭頭(通常是紅色)自房間的位置沿走廊指向最近的疏散部位。

逃生路線圖是客房設計中必備的,它雖不起眼,但在發生火災等意外事件的時候,熟悉它的人會比較容易找到逃生線路。因為危急關頭,人們往往冷靜不下來,如根本沒有看過圖,就很難找到逃生線路。因此,入住賓館酒店後千萬不要忘了看懂安全通道示意圖。

應急疏散指示牌是鑲嵌在牆壁上的畫著人奔跑樣式的綠色長方形指示牌。在夜間或照明電源被切斷的情況下,這些接有應急照明的綠牌子會顯得異常明亮,能夠在關鍵時刻引導人們以最便捷的路線找到出口。

通常,在公共場所的門上方,都有一塊這樣的顯示牌,它表明應從這裏出去;而在走廊裏,這樣的顯示牌又設置在牆的下方。這是因為發生火災時,為了防止有毒氣體和煙霧的侵襲,要求人們應該俯身或匍匐前進逃離現場,指示牌位於距地麵一米以下的地方便於人們隨時都能看到。

備些應急逃生工具,學會應急逃生方法。旅行時不妨帶一把小剪刀和一把微型手電筒,一旦遇上火災,可用剪刀將床單或窗簾剪成能承受一定重量的布條來代替繩索逃離火災區;微型手電筒可在沒有照明的情況下發揮照明和報警等特殊作用。

至於應急逃生的方法有很多種,這裏介紹幾種常用的逃生方法:1.利用門窗逃生。大多數人在火場受困時都采用這個辦法。利用門窗逃生的前提條件是火勢不大,受困者較熟悉燃燒區內的通道。具體逃生方法是把被子、毛毯或褥子用水淋濕裹住身體上身衝出受困區,或者將繩索或代替繩索的布條一端係於窗戶的橫框或室內其他固定構件上,另一端係於逃生者兩腋和腹部,將其沿窗放至地麵或下層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