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胡璿就在市集上采買了大米和麵粉,因為量有些大,店家很熱心的願意送貨上門。
胡璿看著市集兩邊的攤販,天氣還沒回暖,基本上也見不到有賣新鮮蔬菜的,逛了一圈下來,也隻買了點幹木耳,原本還想找找有沒有賣竹筍的,看來是她想多了。她現在的包子生意還算穩定,一般都是中午晚上各蒸兩籠,她也不多做,往往是一賣完就收工。
今天中午,胡璿剛準備收攤,就看見茶館的周老板朝她走了過來,她在這裏擺攤賣包子快半個月了,這還是第一次見他出門。
胡璿有些納悶,雖然她占了茶館門前這一小塊地方,但並不妨礙茶館的生意啊,兩者可以說是井水不犯河水的。
“周老板您找我是有什麼事嗎?”對已經走到麵前的茶館主人,胡璿忙笑臉相迎,雖說之前見過麵也送過禮,但胡璿仍是存了戒心的。
周老板長得慈眉善目,六十多的年紀,身上略微有些發福,見胡璿對他一臉警惕,忙扯開嘴笑道,“胡娘子客氣了,叫我周伯就行了。”他打量了下胡璿的小推車,撫了撫須,“胡娘子,我想與你談點生意,進茶館聊聊如何?”
胡璿從茶館出來時還有點茫然,她推著小推車,慢慢往家走。回頭望了一眼,小茶館的招牌上就隻有茶館兩個大字,簡單明了。她之前就打聽過,周老板不愛麻煩,店內除了他們老夫妻煮茶,其餘售賣的幹果糕點都是在別的店鋪預訂的。想不到今天也會向她采購破酥包子,還每天一百個,葷素各半。
胡璿回到家,見柳石還沒走,就把這事跟他說了。
“你說,茶館裏要開始賣包子了,我這攤子還擺不擺啊?”這樣一來,對她的包子攤肯定是有影響的,她的顧客群體裏也包括了茶館的客人。
“本來你一天也隻賣一百個,就是不擺攤了也不會受影響。”柳石幫胡璿把車上的蒸籠搬下來,“我看這樣挺好的,有他們幫你賣,你就不用大冷天出去擺攤了。”
胡璿把柳石送走後,就咬著唇想事情,其實還是有影響的。她現在賣的破酥包子是三文錢一個,雖然是肉包,但肉餡裏夾了許多木耳豆芽之類的。而周老板訂購的包子,素包是兩文錢一個,肉包雖說也給三文,但餡料裏隻讓放豬肉。這樣一細算,一百個包子,不但成本上去了,更是生生少賣了五十文。她這可是小本生意啊!
胡璿決定,攤子還是照擺不誤,周老板每天讓送兩次貨,時間跟她擺攤並不衝突,她每天就送完貨再出攤完全來得及。
胡璿把裝銀錢的盒子取出來,跟她預估的差不多,這半個月包子賣下來,已經掙了差不多三兩銀子了。若再加上以後供應茶館的,一個月掙十兩應該是可以預期的。
胡璿重又數了一遍銅錢,就鬥誌昂揚的出門采購原料了。
馬上就到端午節了,胡璿這兩天一直想著要不要回下方村一趟。
幾個月過去,兩人算是在鬆原縣城安頓下來了。胡璿的包子攤也很穩定,除了每天給茶館送兩趟貨外,她中午已不再出攤,平時隻在晚市上賣,還是一天賣四籠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