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派”代表作《望江亭》(1 / 1)

望江亭(四字成語一)近水樓台

作者:蘇才果。“望江亭”是出京劇名。謎麵解作“可以望到江水的樓堂亭台”。底、麵正麵會意。此謎乍看似覺平平,細細品味,方知其妙。

《望江亭》,元代關漢卿作,又名《切膾旦》。劇情:才貌雙全的譚記兒新寡,暫居於女道觀中。觀主的侄兒白士中往潭州上任途中探訪觀主,告知自己失偶之事。觀主於是從中撮合,白士中與譚記兒結成夫妻。權貴楊衙內本想娶譚記兒為妾,對白士中懷恨在心,暗奏聖上請得勢劍金牌,前往潭州取白士中首級。白士中得到消息愁眉不展。譚記兒想出妙計。時逢中秋,譚記兒扮作漁婦賣魚,在望江亭上灌醉楊衙內及其隨從,將勢劍金牌竊走。楊衙內欲綁縛白士中卻沒有憑據,白士中出示勢劍金牌,說有漁婦告楊衙內欲對她無禮。等到再見譚記兒,楊衙內方知中計。湖南都禦史李秉忠暗中訪得此事,奏於朝廷,楊衙內受到懲辦,白士中依舊治理潭州,夫妻和美。

《望江亭》為“張派”代表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四小名旦之一、“張派”藝術的創始人張君秋扮演譚記兒最為馳名。張君秋師從李淩楓,後拜尚小雲、梅蘭芳為師。學習前人不拘形似,追求神似。他的唱,兼容梅、尚、程、荀之腔,結合自己嗓音明亮、甜潤、高中低音運用自如的優越條件,另辟蹊徑。經過他的潤色修飾,有一種剛健清新的美感,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他在《狀元媒》、《望江亭》、《趙氏孤兒》、《西廂記》、《秦香蓮》中的唱腔,均成為張派的藝術精品。他創造的張派藝術影響深遠,可以說“十旦九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