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唱工繁重,板式多變的《赤桑鎮》(1 / 1)

定救人民出水火(京劇劇中人一)包拯

謎麵鏗鏘有力,表現出以解放天下百姓為己任的高尚情操。底句中“包”作全部、保證解,“拯”作拯救解。將本是人名的二字引入歧意關合麵句,契合無痕,字間見活。本謎麵熱底熟,相映成趣,藝術性很高,立意也很積極,是不可多得之作。

包拯是京劇《赤桑鎮》主人公。《赤桑鎮》劇情:包拯年幼失去父母,由嫂吳妙貞撫養成人。吳子包勉任蕭山縣令,貪贓枉法,包拯秉公將其鍘死。其嫂吳妙貞聞之,恨包拯忘恩負義,趕到赤桑鎮,哭鬧不休。包拯婉言相勸,並曉以大義。吳省悟,叔嫂和睦如初。

這出戲唱工繁重,板式豐富多變,其中有導板、散板、西皮三眼、對口流水、二黃原板、二黃碰板三眼等。1961年,北京京劇團向黨的生日獻禮,由裘盛戎與李多奎合演了《赤桑鎮》。李先生充分發揮了蒼勁挺拔、紮實穩健的演唱特色,裘先生也發揮出醇厚沉穩、含蓄傳情的獨特風格。兩位名家在這出戲中配合默契,各顯神通,把這出花臉、老旦對戲的唱腔唱得和諧悅耳、生動感人。對唱腔和唱詞進行了小的修改,增加了唱詞“適才間言語中把你衝撞,你體諒我年邁人失子的心腸”,還設計了一個很悅耳的大腔兒,然後再接唱後麵的詞兒,這樣一來,把吳妙貞請包拯諒解自己因失子之痛而激發的過頭言行的心情表達出來了,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演出時沒有加上。這出戲隻演了半年,李先生便因“中風”住進了醫院。沒有他的合作,裘先生也很少演這出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