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幾時有(京劇目一)十五貫
作者:謝複華。謎文為蘇軾《水調歌頭·中秋》中名句,其意為:“明亮的月亮何時會有?”底句作答:“十五貫。”蓋因十五的月亮又明又亮。“貫”字做“成例”解之。此謎猶如柔潤透明的美玉、清澈見底的溪流,又如澄淨深邃的天空。其想象豐富,用筆簡練,讀之予人美的感受。
《十五貫》劇情:熊友蕙因鄰居侯三姑家中十五貫錢鼠叼丟失、其夫誤食毒物身亡而受牽連,被縣令過於執誤判為通奸殺人打入死牢。外出幫工的熊友蘭得此消息,借錢十五貫回去營救,途遇蘇戌娟結伴同行,恰逢蘇之父遊葫蘆被盜賊婁阿鼠行竊所殺,由於錢數亦是十五貫,熊、蘇二人也被已升任常州府理刑的過於執誤斷為通奸殺人判以死刑。蘇州知府況鍾複審兩案,夢見雙熊各銜一鼠長跪哀泣,疑有冤情,乃求見都察禦史請準暫緩行刑,趕往實地仔細勘察,假扮算命先生微服查訪,幾經周折終於案情大白,真凶落入法網,熊氏兄弟被釋放,分別與蘇戌娟、侯三姑結為夫婦。
孫正陽飾演婁阿鼠,表演風格清新,醜而不俗,詼諧雅致。婁阿鼠是個猥瑣、下流、凶殘而又狡黠的人,孫正陽沒有在他的外形上裝飾什麼,而是把老鼠的習性動作貫穿在表演形體動作之中,以符合其性格特征。他斜著身子,賊眼骨溜溜四下窺測,一隻手伸到脅下偷偷摸摸的,或是兩隻手無力地耷拉著,遇到況鍾三言兩語被戳穿了心底秘密,禁不住失魂落魄地來一個倒翻身,用肢體語言,給觀眾留下醜中有美的印象。孫正陽生於1931年,師承羅文奎、關鴻斌,在《智取威虎山》中飾演欒平,刻畫其狡詐性格,深刻生動,影響很大。其他如高力士、蔣平、時遷、焦光普、劉姥姥等舞台形象,他演來都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