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老生傳統戲《馬鞍山》(1 / 1)

千裏鋼都(京劇目一)馬鞍山

作者:曹鏘。燈謎中有些約定俗成的特例,如“千裏”可以扣“馬”。特例在於其特殊性,讀者千萬不可推導出“眼鏡”可以扣“蛇”、“麵包”可以扣“圈”。“鞍山”是我國重要的鋼鐵工業基地,有“鋼都”美譽。“馬鞍山”在安徽,也是鋼城。謎麵通順穩妥,造底聯絡巧妙,有平淡中見清奇之妙。

《馬鞍山》又名《伯牙碎琴》、《伯牙訪友》。劇情:晉大夫俞伯牙使楚,行經馬鞍山,遇精通音律的樵夫鍾子期,喜得知音,二人結為兄弟。次年,伯牙攜琴又來訪鍾,不料鍾已故去。伯牙到墓前哭祭,並摔琴以報知音。

此為一出老生傳統戲,重在唱工。前半部可單獨上演,名《聽琴》或《知音會》。言菊朋改造了《伯牙碎琴》的唱腔,其中吊祭鍾子期時有一大段“二黃慢板”,經他逐句琢磨,唱詞變得生動傳情。後半段裏有一句“雨打芭蕉”,他以奇妙轉折的新腔唱出,有如行雲流水,跌宕多姿,充分表達了俞伯牙哀婉惆悵的內心感情,實在絕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