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黃桷莊注定熱鬧非凡!村民來來往往肩扛背背著材料往沉香家門口堆,因為村裏的河溝就屬他們家門口這段水流較急較深放水車最好不過。
李田氏燒了大桶粗茶擺在門口供大夥解渴,又惹來大夥兒的讚揚,直誇老李家為村裏辦好事誇李田氏心腸好,樂得李田氏一天臉上的笑都沒斷過。沉香在門口看著李二伯和李老三幫忙搭引水渠道,忽然想到自家那麼近可以得個便宜——引個自來水唄!
村裏飲用水都是去村尾山腳下的水井挑的,平時洗洗刷刷畜牲用水都是去河溝來著,如果接引到家裏就算不能喝做其它就方便得多了!高興的找來木炭在院子畫起結構圖來,嗯,引水渠道搭好了隻要開個小口接根竹筒到院子裏來就可以了,咦,挖個坑小水車不用收藏可以放院子裏觀賞了,再地裏埋一個竹筒通到後院,不用水前麵堵住就好。水坑一定位置再挖個排水道把多餘的水再排回河溝裏去,這樣有得看有得玩,喲,不錯喲!
決定了沉香就趁吃午飯時央著李老三答應自己,這個小要求李老三自然一口答應,況且這以後洗衣喂牲口啥的再也不用去河溝裏挑了。
家裏的男人們忙著搭引水渠道或者新挖溝渠,而現在田裏缺水就靠家裏的女人孩子們了,天氣熱太陽大,老李家的田裏隔個三五天就得打次水,沉香那天離得遠又沒溝渠,還是秦氏趁活兒完了幫她挑點水去,後來看她挑得累二伯母和哥哥們也來了,看著水位線又漲了上去沉香感動得不要不要的,這時候哪個家長會一個女兒那麼好?況且還不是親的!
大半個月後引水渠道都搭好,地麵上我們縱橫交錯大大小小的溝渠也重新理好挖好,就連沉香那塊田也沿著山腳給挖了條溝過去,隻要以後田旁邊那條山溪沒水了就可以用那溝放水過來。
水車就在河溝邊做的,李老爺子和兩個兒子每日不停趕工,而且還得盡量將水車做得結實耐用。等裝水車那天全村的人全站在河溝兩邊了,村裏的青壯年全喊著號子或抬或拉著水車,現在沒有起重機,架水車最難就是怎樣把水車豎起來了!
不過勞動人民的智慧是不可估計的,不然咋會有圓明園有長城有金字塔?河溝兩邊早就搭好了手腳架備用,粗大的麻繩綁住水車慢慢往水麵上移動,等到了水麵幾十個壯年再“嘿喲嘿喲”的往架子上抬,李老爺子和兩個兒子等在架子最上麵等著固定水車。
最關鍵的時刻來了!水車被一點一點放進水裏,水一衝水車就要轉,而這時又還沒固定!這時就得全靠人力穩住,如果現在稍有不慎說不定就落得車毀人亡的下場!
“穩住!”李老爺子在頂上大喊:“再下去點!再下去點!”
幾十個漢子青筋爆起臉色爆紅漢如雨下!兩岸兩邊鴉雀無聲,李老爺子眼見著水車下到標記位置大喊:“停!”然後和李老三雖急不亂的固定軸承,李老爺子最好一榔頭下去然後站了起來了,“鬆手!”
幾十個漢子同時撒手,水車馬上“吱吱嘎嘎”的轉悠起來,李老爺子擦了把臉終於笑了!
“出水了!”
“水流下去了!”
架子上的漢子看得高,眼見著水車帶起的水倒進引水渠道流了下去爆發出歡呼聲來!
“看水去咯!看水去咯!”
岸邊的村民也鬧哄哄起來,孩子們更是跟著水渠往田裏跑去,跑得最快的沒多大一會兒就大叫道:“水到溝裏去了!水到溝裏去了!”
“以後再也不用打水啦!以後都有水澆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