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技巧方法7(1 / 3)

第二章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技巧方法7

形象思維法

(一)

春秋時期,晉國曾是黃河一帶的霸主,地廣人多,兵強馬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東邊跟它相鄰的是兩個小國家,一個是虞國,一個是虢國。晉國早就想吞並這兩個小國,因一直忙著和大國交戰,沒顧得上吃這兩口“窩邊草”。

公元655年,晉國無戰事,便找了個借口要討伐虢國。無奈晉國和虢國接壤處全是高山,部隊行進會遇到很多困難,如果跟虞國借條道繞過去攻打虢國就方便多了。於是,晉君晉獻公讓人帶著一匹千裏馬和一對名貴的玉璧作為禮物來見虞君,想跟虞國借路。

虞君一是怕惹不起晉國,二是貪財看中了禮物,便滿口答應了。大夫宮之奇攔阻他說:“不行!不行!虢國和虞國貼得這麼近,好像嘴唇跟牙齒的關係。俗話說‘唇齒相依,唇亡齒寒’。我們這兩個小國家相互幫助才不至於給人家滅了,現在您要借路給晉國,萬一虢國被晉國滅了,這就等於消滅了保護牙齒的嘴唇,牙齒就要露出來遭受寒冷,到那時我們的國家就成了沒有嘴唇的牙齒,還能長久嗎?”虞君一意孤行,答應借路給晉國。宮之奇知道虞國一定滅亡,就偷偷地帶著家眷逃到別國去了。

後來,不出宮之奇所料,晉軍長驅直入,兩天就滅掉了虢國。回師途中又順手牽羊滅掉了虞國。

這個事例中,宮之奇生動形象地給虞君分析形勢,把虢國和虞國的關係形象地比喻成嘴唇和牙齒的關係,指出兩國隻有互相保護、互相幫助才不至於被晉國吃掉。無奈,糊塗的虞君貪財忘義,結果自然逃不了亡國的命運。宮之奇運用的動腦方法就是形象思維法。

形象思維法就是一種利用某些事物的形象來幫助說理、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動腦方法。形象思維法由於借助的形象直觀、具體,又是人們生活中經常遇見的事物,這使得說理更容易被接受,思考和解決問題更直接、更簡單易行。一般地說,形象可以分為自然形象和人為形象。自然形象是指一切客觀存在的、未經人類加工改造過的形象,如秋霜冬雪、春風夏雨、黃山奇峰、三峽急流等;人為形象是指經過人的有意識的腦力和體力相結合的勞動創造出來的形象,如農田、戰車、圖畫、人造衛星等等。總之,不管是自然形象還是人為形象,隻要我們運用合理得當,都可以幫助我們動腦思考問題。

三國時,據說有一年夏天,曹操帶兵去攻打張繡。行軍中路過一個沒有水源的地方。將士們非常口渴,行軍遇到困難。曹操命令隊伍停止前進,派人四下找水。可是這裏是一片荒原,沒有河,也沒有井,根本找不到水喝。曹操又命令士兵就地挖井,挖了半天,也見不到一滴水。

曹操心想:不能讓千軍萬馬在這無水之地久留,得想個法子讓大家振作起精神走出這個荒原才行!他開動腦筋,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辦法。於是他站到高處四下觀望,忽然他大聲對將士們說:“有水啦!有水啦!”將士們一聽有水了,都來了精神,趕緊從地上爬起來,搶著問:“水在哪兒?水在哪兒?”曹操用手一指前方說:“這條道我熟悉,前邊不遠處有一大片梅林,梅子又多又大,咱們到那兒去吃梅子吧!”聽曹操這麼一說,將士們馬上想起了梅子的酸味,人人嘴裏都流出了口水,嘴裏有了口水,就不再渴得十分難受了。曹操趁此機會趕緊整頓隊伍,繼續前進,終於帶領大軍走出了這片大荒原,趕到了目的地。

曹操就是利用人對梅子這一形象的記憶,巧妙地使用形象思維這一方法的。後人把這件事稱為“望梅止渴”。

(二)

那麼怎樣才能使用好這種方法呢?

第一,在利用形象時應注意確切性。如果不確切就沒有說服力。隻有形象十分確切了,才能使人理解和接受它。

有個青年人向老師學了一年書法,自以為字寫得很好了,於是就辭別老師,不再學習了。

老師沒有挽留他,隻取過一隻小木箱,對徒弟說:“這箱中之物,乃是我多年心血的結晶,送給你留作紀念吧。”

那青年謝過老師,背上木箱就走了。

箱子不大,卻很沉重。走不到三裏路,那青年就累得氣喘籲籲了,隻得坐在一棵大樹下歇腳。他想,說不定裏麵有什麼金銀珠寶。於是他就打開箱子想看個究竟。

青年打開一看,驚呆了,慚愧得低下了頭。

原來木箱裏裝的滿是舊硯台,每塊都被墨研磨穿了,成了一個個大窟窿,由此展示出老師若練書法基本功的動人景象,使青年從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這個老師使用的形象十分確切,所以說服力很強。

第二,在使用這一方法思考時,所要利用的東西要形象清晰,不能有任何歧義,叫人一聽就懂,否則就達不到目的。

剛捕到的山猴被關進動物園時,惱怒煩躁,吱吱亂叫,無法安靜。怎樣才能馴服它們呢?英國一家動物園想出了個妙招——讓它們看電視。這一招真靈驗,籠子裏的彩色電視機打開後,隨著熒屏上畫麵的出現,叫鬧的“猴先生”、“猴小姐”頓時安靜下來。主人播放了各種內容的電視,發現猴子們最愛看的是戰鬥性節目。對緊張激烈的足球賽、擊劍賽、拳擊賽和打鬥片看得津津有味,而對平靜的新聞紀錄片不感興趣。當看到熒屏上出現清澈河水、茂密森林和果實累累等熟悉的生活畫麵時,它們全高興得叫起來。而當熒屏上出現蛇的時候,猴子們又神情嚴肅,發出“咂咂”聲響,仿佛害怕熒屏上的蛇會躥下來襲擊它們。

英國動物園裏的研究人員想出的這一辦法,確實是別出心裁。他們所利用的動腦方法就是形象思維法,讓電視模擬了猴子原本生活的環境,形象貼切自然,使它們仿佛又回到了原先的地方,就不再叫鬧了。

步步推導法

(一)

什麼是步步推導法呢?它是根據一定的事實並隨著事實的逐步出現而一步步地進行推理分析的動腦方法。這是十分有用的方法,在公安、司法人員辦案過程中用得較為多些。

請看下麵這個例子:

1924年夏天,在盧森堡阿登地區,一位郊遊愛好者在山間峽穀裏發現了一具完整的人體骨骼。盧森堡市的一位警長正巧也在此地郊遊。他認為這具骨骼的年代並不像看上去的那樣古老,於是他獲得當地警方的同意,親自調查起這個案子來。

探長在親自勘察發現屍骨的那座丘陵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洞穴。洞穴的開口幾乎是看不見的,洞裏有幾個用半幹的雜草和樹枝鋪成的墊子。洞內及洞口周圍有一些腳印,而且是好幾個人的腳印。在洞口邊上,他發現了一根頂端紮著一塊白布的長杆子,從這裏舉目遠眺,可以鳥瞰整個阿登地區。探長估計,這塊白布可能是作為某種信號,用來與什麼人進行聯係的。

調查到此時,上麵派來的骨骼專家華萊士到了。他不慌不忙地測量著骨骼的長度,似乎已經胸有成竹。

“身高164米。”他說。

“個頭不算太高,”探長說道,“可能是個女人。”

“當然是個女人,而且不到30歲!”

“你是從哪兒知道的?”

“從骨頭的形狀和年齡,一眼就能看出來。”

“依你看,這具屍骨在山上有多長時間了?”

“從骨頭的灰白顏色來看,屍體在這兒已有6個月了,或許更長一點兒時間。”

華萊士先生用手觸摸屍骨的脊椎,脊椎發出輕微的斷裂聲。他說道:“嘿!她患有脊椎彎曲症,這大概會影響她的身高。而且骨架附上肉以後,會萎縮一點兒。我校正一下我的初步估算,這個女人大約身高162米,體重約50公斤。”

“你覺得還缺少什麼嗎?”探長問道。

“要想描繪出她的大致相貌,我必須知道她頭發的顏色。按理說,是可以找到頭發的。死者頭皮變幹變硬後,會脫離頭骨,然後可能被風吹走了,並很有可能像一具假發套一樣,完好無損地掛在某處的荊棘叢中。”

“此事由我負責。但對這起凶殺案本身,你有何高見?”

“你看,這顱骨上有三處裂口:一處在左太陽穴,一處在額頭左側,一處在頭顱左側。似乎是用鎯頭之類的工具猛擊造成的。傷口很深,說明凶手用了很大的力氣。而且,他似乎是個左撇子。”

“是嗎?”

“肯定是個左撇子。瞧,從傷口的情況判斷,凶手是在死者的身後發動襲擊的。如果他習慣使用右手,那麼他應該從死者腦後的右側敲擊。這樣,他無論如何也打不到死者的左太陽穴上。另外,他一定是在夜晚作的案。若在白天,凶手襲擊處不會如此分散。當一個人用鎯頭作案時,他隻會去敲擊頭部。在這種情況下,凶手會在幾乎相同的部位迅速地猛擊幾下。隻有當遇害者倒在地上時,為了置被害者於死地,凶手才會在其身體的其他部位亂擊亂打。但本案的凶手沒有亂擊亂打,他隻敲打了三下。現在我幾乎可以肯定,凶手是在黑暗中摸索著敲打了三鎯頭。”

華萊士先生一番簡短而縝密的推論,使這位身經百戰的探長聽得目瞪口呆。

“你能不能給這個女人畫一幅肖像?”

“盡力而為吧!但現在,我請你盡快把死者的頭發找回來。”

當頭發找回來以後,華萊士很快就把死者的肖像複製了出來。

於是探長派人到處張貼複製出來的頭像,以弄清死者的身份。不久,山下的療養院來人說,畫上的人是療養院的愛爾蘭女工瑪格達。她在7個月前失蹤了,不過她的男友還在,於是調查的重點集中在死者的男友身上。通過核對筆跡,證實了他的確是個左撇子,而且他的鞋印與山洞附近留下的腳印完全一致。

真相終於大白了,凶手正是死者的男友。他使瑪格達懷了孕,又想拋棄她,於是把她騙到以前經常見麵的山洞裏,在黑暗中用鎯頭把她打死了。華萊士怎麼能畫出死者的肖像,知道死者受傷的情況的呢?他使用的正是步步推導法來思考的。他一邊勘測,一邊估算,還根據不斷出現的新情況不斷地修正前麵的推斷,步步逼近了答案,終於查清了凶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