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反映到鄉黨委,又彙報到區委,區委書記趙政民卻不同意。他說,解決山區人民吃水困難是我們應盡的職責。山亭區1985年以來,雖然已經解決了300多個村莊近12萬人的吃水問題,但目前還有2萬多人吃水困難。他強調,要用多為人民辦好事的實際行動,把黨和人民血肉相連的豐碑,樹立在人民心中!
第二年春播開始後,張寶莊人享受到了有水吃、有水澆地的歡樂。飲水思源,張寶莊人實在難以放下立碑道情的心願。4月26日,72歲的老農徐廣甲在水池邊攔住了村主任徐存增,鄭重地說:“封建社會立碑,國民黨時期立碑,記的都是治水,卻沒讓咱吃上水。隻有共產黨真正給咱送來了幸福水。這碑,一定得立!”
張寶莊的黨支部會議召開了,村委會召開了,一個代表全村人民意願的決議形成了。一個月後,張寶莊的第三塊石碑,在清澈碧綠的水池連立了起來。碑上寫著:“清清泉水爬山坡,酷似蜜漿潤心窩。帝王老蔣不為眾,是黨送水給俺喝。”一池三碑,通過比較,人民對共產黨的愛戴之情躍然碑上。張寶莊的人們正是運用了對比取優法來動腦,把飲水思源之情表現得恰到好處。
(二)
那麼,怎樣使用這種動腦方法呢?
(1)要善於選擇可供比較的事物,必要時可以聽聽別人的意見,防止因自身視野的狹窄而不能全麵把握事情的是非、好壞、功過等。
(2)在使用這一方法時,要注意必須在同一個標準下進行比較。如果不是用同一個標準,就沒有可比性,就不可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金秋十月的一天,上海冠生園食品聯合總公司的一位經理同《新民晚報》、《新聞報》兩位記者來到揚州糖果二廠。沒等坐定,他們便捧出質量最差的“揚州糖果二廠牛皮糖”,責問廠領導:“你們吃吃看,這種牛皮糖雜質如此之多,人吃了不鬧病才怪呢!太坑人了!”
廠長杜大順立即抓起這些“牛皮糖”,看了看,一眼便認出這是假冒貨,上麵既沒有“綠葉牌”的商標,也沒有出廠日期,便心平氣和地對來人說:“同誌,別著急,請你們嚐嚐我們正在生產的標有‘綠葉牌’的牛皮糖。”大家嚐完以後,個個翹起大拇指連連稱讚,臉上露出了笑容。他們說:“咱們專程找到貴廠,是來向你們反映情況,弄清這種劣質牛皮糖到底是不是貴廠生產的?誰知兩相一對照,便真相大白了,原來上海有一批假冒偽劣牛皮糖在作怪。”
接著,杜廠長笑著對三位客人說:“你們的到來對我廠確保產品質量大有好處,你們經銷單位和記者對偽劣牛皮糖充斥市場非常氣憤,同樣也給我廠敲了警鍾。”隨之,這位經理與該廠簽訂了120噸牛皮糖的銷售合同。上海的兩位記者返回上海後,不但沒有寫批評該廠的稿件,還發表了該廠《講究質量、講究信譽》的稿件。
揚州糖果二廠的做法所以能說服人,就在於在同一標準下進行真偽兩種牛皮糖的對比,不識貨,貨比貨嘛。這樣,事情自然有了優劣之分,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逆向正反法
(一)
日本大正十一年,豐臣秀吉平定了天下,就命令手下人修築大阪城。為了把大阪城修成一座固若金湯的城池,需要許多巨石做材料,於是一個名叫大名的人便受命到處尋找巨石。由於每塊巨石有50張席子大小,所以搬運起來非常困難,再加上大石在瀨戶內海島上,必須裝船東運。可是,一裝船就要把船壓沉,試了幾次都未成功。就在大家無計可施之時,一個人站起來說:“看來,用船載石是不可能了,那就用石載船吧!”大家按照他的說法,將大石捆在船底,利用水的浮力,果然順利地運抵到目的地。
本來應該是船裝石頭的,現在卻倒過來變成了石頭載船了。像這樣一種倒過來思考問題的方法就叫做逆向正反法。這也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動腦方法。
1984年6月1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一個頒獎典禮上,韓國傑出青年企業家金宇春莊重地接受瑞典國王卡爾·古斯埃夫代表國際商會授予他的一枚“國際商業獎”金質獎章,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亞洲商人。
金宇春出身貧寒,父親早逝,十幾歲時被迫賣報為生。當時,金宇春一夥報童的賣報依靠“走得快,好世界”六個字,以腳勤手快掙得微薄的報酬。金宇春跑得比別的報童快,賣報數量比別人多。可是不久他就發現,每次賣報花在找零錢上的時間太多,當停下來給顧客找零時,他就由快變慢,落在其他報童後麵了。聰明的金宇春很快想出了一個辦法,毫不費力地解決了找零錢花費時間的問題。
每天開始賣報,他總是飛快地跑遍整個地區的每一條街道,以最快的速度把報紙送到顧客手中,然後回頭向顧客收取報費。這種辦法,比一邊賣報一邊收費要節省許多時間,也售出更多的報紙,找零也從容不迫了。雖然,他有時會因找不到買報的人,或因個別刁鑽的人賴賬而蒙受損失,但采用這種“先送報,後收費”的辦法得到的收入,仍然比其他報童要高出許多。不久,他便成了整個地區報童的頭兒。
金宇春的想法就是運用了逆向正反法,把從正麵難以解決的問題倒一倒、反一反,沒想到竟產生了讓人意料不到的效果。這也是大腦思維靈活性的體現。
(二)
那麼,怎樣才能使用好這一方法呢?
第一,要敢於解放思想,敢於打破舊規,才能更好地使用這一方法。
在日本,某百貨商店因失竊嚴重損失太大,經理就發動全體成員想對策。大家出了些“增加監視員”、“設置更多的攝像機”之類的一般化主意,經理對此極不滿意。他知道這些辦法各處都在用,效果卻不佳。
在實在想不到別的好辦法的情況下,經理請教了公司外的顧問。這位顧問建議:“那麼,就雇傭些小偷吧!”經理不由得懷疑自己的耳朵是否正常,但他仔細一想,此法不無道理。於是當顧問說完以後,他莞爾一笑,點頭稱是:“確是如此,不妨試試看!”
經理回到公司,對此事一字不提,隻是指示職工:“有情報說某盜竊集團盯上了我們的商店,請大家多加注意。”
幾天以後,有的店員說:“昨天我在櫃台上捉到兩個小偷,我把他們扭送到經理那裏了。”“什麼?你也捉到了。其實,我早就捉到一個。”這消息在商店裏傳開後,店員都瞪大著眼睛戒備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