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並不深奧,目標其實就是自己為之奮鬥而所要得到的東西。任何人都可以把夢想變為現實,但首先你必須擁有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目標。信念在人的精神世界裏是支柱,沒有它,一個人的精神大廈就極有可能會坍塌下來。目標是力量的源泉,是實際目標的基石。
我們羨慕那些成功人士所獲得的鮮花、掌聲,卻常常忽略了在這些成功背後的艱辛。我們出生時條件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擁有去爭取一切我們想要的東西——“人生指南針”。
所謂“人生指南針”,就是指人生的目標與理想,而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就必須運用合理而有效的克服危機“戰術”——為了實現“指南針”而采用的手段。一個人想要過一個理想完滿的人生,就必須先擬定一個清晰、明確的人生指南針。沒有目標的人生是空虛而沒落的,煩惱將不約而至。有了目標人生才有真意。擁有目標並為之奮鬥,讓生活充滿充實的感覺,是真正的快樂之道。
當人生有目標的時候,你會覺得每天都朝氣蓬勃,因為努力去完成自己的心願是人生最大的樂事。如果凡事不用努力就唾手可得的話,人將無所事事,所以說有自己想追求的目標是一件好事。假使隻像第一組人的生活,人生將會過得相當的無趣。
目標好似航標燈在朦朧浩淼的人生海洋中,指引著人們走向輝煌。高高舉起目標之旗的人,對一切艱難困苦都無所畏懼,相反,目標之旗倒下了,人的精神也就垮了下來。而從來就不曾擁有過目標的人對一切都會畏首畏尾,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抬不起頭,挺不起胸,邁不開步,整天渾渾噩噩,看不到光明,因而也感受不到人生的幸福和成功的快樂。
正如古希臘哲學之祖泰斯說的那樣——“人生最快樂同時也最難的事就是擁有自己的目標,並且把它完成。”人生是因為目標才變得充實快樂的。
要點五:心中充滿愛,生活更快樂
在人生的漫漫長河中,肯定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我們所見到的某人現在的遭遇,極有可能是你以後某個遭遇的一次提前彩排。但我們是不是都知道,在前進的路上,搬走別人腳下的絆腳石,有時恰恰就是為自己鋪路?幫助別人,有時就是幫助我們自己。愛別人就是愛自己。
送人鮮花,手有餘香;贈人溫暖,心有陽光。我們的快樂是奉獻的快樂,也是收獲的快樂。當我們付出自己的愛心時,快樂早已經悄悄降臨。本是希冀一朵鮮花,卻意外地獲得了整個春天!
據說,在抗美援朝時期。在一場異常激烈的戰鬥中,一架敵機正飛速地向陣地俯衝下來,正當班長準備臥倒時,突然發現離他四五米遠處有一個小戰士還在那兒直愣愣地站著。班長顧不上多想,一下子撲了過去,將小戰士緊緊地壓在身上。一聲巨響過後,班長站起身來拍拍落在身上的泥土,正準備教育這位小戰士,回頭一看,驚呆了:剛才自己所處的那個位置被炸成了一個大坑。
故事中的小戰士是幸運的,但更加幸運的是故事中的班長,因為他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人與人之間有了愛,生命就會時時得到滋潤,並時時閃爍出純淨的光芒。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也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親切。我們自身也會因為這種愛的存在而變得愉快和健康起來。它是滋潤生命的營養素,它使我們的生活充滿芳香與陽光。
要點六: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堅持到底就是勝利。但真正做到堅持到底並不容易,人在奮鬥的過程中,由於條件有限,必然困難重重,也會存在種種幹擾。這些困難幹擾就像一座座山橫亙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是望山止步,還是翻山而行?
成功者在身處逆境的時候,不是被困難嚇倒,選擇退卻,而是迎難而上,以頑強的毅力,泰然接受挫折的洗禮,再攀登成功的頂峰。
一個孩子,相貌醜陋,說話口吃,而且因為疾病導致左臉局部麻痹、嘴角畸形、一隻耳朵失聰,他的母親為此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一個來到世界上沒幾年的孩子,就要忍受不幸命運的折磨,他以後怎麼生活啊?”但她除了對孩子倍加愛護之外,還能做些什麼呢?然而,也許這個孩子注定是個生活的強者,他比一般的孩子更快地走向成熟,他默默地忍受著別的孩子的嘲笑、譏諷的話語和目光,他自卑,但更有奮發圖強的意誌,當別的孩子在玩具中打發時間時,他沉浸在書本中,在他讀的書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成人讀物,他卻讀得津津有味,因為他從中學到了堅強,學到了一種永不放棄的品質。為了矯正自己的口吃,他模仿古代一位有名的演說家,嘴裏含著小石子講話。看著嘴唇和舌頭都被石子磨爛的兒子,母親心疼地流著眼淚說:“不要練了,媽媽一輩子陪著你。”懂事的他替媽媽擦著眼淚說:“媽媽,書上說,每一隻漂亮的蝴蝶,都是自己衝破束縛它的繭之後才變成的,如果別人把繭剪開一道口,由繭變成了的蝴蝶是不美麗的,我要做一隻美麗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