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點燈
《論語》記,弟子問孔子如何治國,孔子說要做到三點:要“足食”,有足夠的糧食;“足兵”,有足夠的軍隊;還要得到百姓的信任。弟子問,如果不得已必須去掉一項,去哪一項?孔子回答:“去兵”。弟子又問,如果還必須去掉一項,去哪一項?孔子說:“去食”。民無信不立。可見,在孔子看來,得到百姓的信任比什麼都重要。治國如此,其他事何嚐不是如此。如果得不到別人的信任,什麼事都辦不成,無論大事小事都是如此。
要點一:守信是成功的條件
古語說:“人無信不立。”信,就是信用、守信,即能夠按事先跟人的約定行事。一個人要辦成幾件事,沒有良好的信譽、守信的美德、切合實際的行動是不行的。做人、交友、學習、工作,每時每刻都離不開守信這種美德,可以說,守信是獲得成功的重要條件。
1守信才能贏得信任
古人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講的就是一個信字。所謂信,首先是“言必信”,即講話一定要嚴守信用,不食言,對自己所說的話要承擔責任和義務,取信於人。所以,對根本做不到的事情,我們不要輕易許諾;而一旦答應別人的事情,就要千方百計、不遺餘力地去兌現。當然,如果有的事情經過再三努力還是辦不了,則應該向別人誠懇地說明原因,並表示歉意。
說話做事,信用第一。作為青少年,隻有從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履行跟人約定的事,才能贏得周圍的人——老師、家長和朋友的信任。
2學會遵守約定時間
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有許多事情,都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需要和許多人協調一致,共同進行,因此,在很多時候都需要大家約定一個時間。然而在現實中,很多人都有不遵守約定時間的壞習慣,而且這樣的事例在生活中經常出現。比如,幾個要好的同學,相約利用節假日遠足,定好了集合的時間地點,但是其中一位或兩位,由於不守信而遲到甚至失約,害得別人苦等良久。如果等待的人是你,你會作何感想?這種事情也從反麵說明信用第一的絕對必要。
又如,一位中學教師帶領幾十名同學外出遊覽。分散活動開始前,大家約定了重新集合的時間、地點,但是到了集合時間點名,卻發現人並沒有到齊,有一個同學不知去向。於是大家隻好一齊等候。十分鍾過去了,一個小時過去了,仍不見這個同學回來。最後不得以,為了大家的安全著想,老師讓同學們先返回,而自己留下繼續等待;又等了許久,仍不見那位同學,老師隻好找到這位同學家中,卻發現這位同學已經安然地在家休息,而我們的這位老師回到自己的家中時,夜已經很深了……
這類事情在一些學校裏不止一次地發生,關鍵問題就是一些同學缺乏守時的意識。所以,要守信,請從守時開始。
要點二:答應別人的事情應努力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