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想上天,卻不知道怎麼上天,這才想出天梯這個主意。現代人對天梯做了分析。1982年,科普作家朱毅麟在《我們愛科學》雜誌上說,上天的天梯應該有35800千米高,誰要是爬到了梯子頂上,就再也不會墜落。這個人就成為一顆地球同步衛星,呆在天上了。
朱毅麟又說,幾萬千米高的梯子底部必須是直徑358千米粗的柱子,才能支撐得住,才不會被自己的重量壓彎。天哪,底座那麼粗,竟相當一個江蘇省的麵積。
到了90年代中,一位外國科學家也談到了天梯。他說,從同步衛星上,扔下一副繩梯來,一直垂到地球表麵,人就可以順著繩梯爬上天去。他說的繩梯,不是麻繩,也不是尼龍繩,普通的繩子都很重,支持不住自身的重量——35800千米長的重量。采用碳納米管來作繩梯,就能支持得住自身的重量。
碳納米管,是一個十分新鮮的名詞。碳,你是熟悉的,做鉛筆芯的石墨就是碳,很純的碳。碳納米管,是指用碳做成的細管,這種管子很細很細,細到不能用普通的尺子來度量,必須使用精確到納米的尺子。
納米,是1米的十億分之一。十億分之一,沒有一個形象的概念,不妨算算看:一個身高1米的兒童,假如身高縮小到千分之一,也就是1毫米的時候,就隻能與一根圓珠筆芯比高矮了;再縮小千分之一,成為1微米,就沒有頭發絲粗了,一根頭發絲還有70微米粗哩;再縮小千分之一,那麼這個兒童就小得用電子顯微鏡都看不見了。
納米的尺度的確很小很小,人眼是看不清的。最近一二十年,隨著新型顯微鏡的出現,人們看得清隻有1納米大的物質了,看得見原子了,於是就出現了一門新技術:納米技術,或者是毫微技術。
碳納米管,就是用納米技術造出來的新材料,了解它們特性的專家說,它們可能成為未來理想的超級纖維。
1985年,美國科學家克勞特和斯莫利等用激光束去轟擊石墨表麵,意外地發現了碳60。他們分析,它是一個由60個碳原子構成的空心大分子。對不對呢?當時還不能十分肯定。
1990年,科學家用最新的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進行了觀察,看到了碳60的直觀形象。碳60的外形,特別像一個足球,中心是空的,外邊圍繞著60個碳原子,碳原子組成了12個五邊形和20個正六邊形。碳60有一個別名:巴基球,一個巴基球的直徑是07納米。
科技人員很快就發現,碳60可能是實現超導的好材料。我國北京大學對碳60進行研究,把實現超導的溫度提高了將近一倍。
人們對巴基球給予了更大的期望,並且以極大的興趣發現,巴基球還可以做得更大,再增加10個碳原子,還可以做成碳70。有人認為,如果不是隻用60個碳原子,而是用9×60個碳原子製成碳540,那麼,在室溫條件下就可以實現超導!
能不能實現?怎麼實現?請把這個問題記在心中。
碳60的發現已經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科學家們又在想,碳原子不僅可以排列成足球的形狀,而且可以排列成圓筒形。球形隻能擴大,成為越來越大的球;圓筒形卻可以加長,越加越長,成為一根纖維。
現在,碳納米管已經製成,它的直徑是14納米,每一圈是由10個六邊形組成的。要進一步增強它的強度,需要做到長度跟直徑之比達到20∶1。
碳納米管的出現,為製造天梯帶來了希望。不過,眼前的碳納米管的數量少得可憐,在實驗室裏,一次隻能製造幾克。而當作材料來使用的話,碳納米管必須每次能製造出幾噸或幾十噸。這就意味著必須找到大量生產的新方法。
科學家預言會找到新方法,不過,他們又坦率地說,現在還不知道新方法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請把這個問題記在你的心中。
碳納米管是靠納米技術製造出來的新材料,它的特點是基本顆粒特別細微。我們現在使用的常規材料的基本顆粒,看起來很細,實際上很粗。說細,也許它的直徑可以細到幾毫米幾微米;說粗,是說它含幾十億個原子。而納米技術生產的材料,顆粒非常細微,隻含幾十個到幾萬個原子。
超細微的顆粒,組成了納米材料,立即展現出種種奇異的性能:
納米鐵的斷裂應力比常規鐵一下子提高了12倍;
納米銅的強度比常規銅高5倍;
納米陶瓷是摔不碎的;
用納米級微粉製出來的錄像帶真正地實現了高保真,圖像清晰,噪音少;
……
常規材料的曆史是幾千年、幾百年,而現在的納米材料,曆史隻有幾年、十幾年。對常規材料,我們已很熟悉,知道的比不知道的多;對納米材料,我們非常陌生,不知道的比知道的多。
13.“長耳朵”的山洞
山洞長有耳朵,你一定不會相信。但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有些山洞的確像長有耳朵一樣,哪怕你在洞底喃喃細語,洞口的人也聽得清清楚楚。
意大利西西裏島就有這樣一個奇特的山洞。它從洞頂到洞底深40米,人在洞頂貼耳俯壁細聽,可以聽到洞底人的呼吸聲;如果講話,更是聽得一清二楚。這個洞有一個奇怪的名字,叫“狄阿尼西亞士的耳朵”。關於它有這樣一個傳說:
古時候,意大利有一個名叫狄阿尼西亞士的暴君,他凶暴殘忍,陰險狡猾。人民為他做牛做馬,不敢亂說亂動,稍有不慎,就會被投進監獄。狄阿尼西亞士的監獄設在一個山洞裏。看守成天伏於山頂洞口,用耳朵監視犯人。犯人之間的交談,對統治者的不滿言論,籌劃中的越獄行動,一字一句都會被看守聽到,然後彙報給狄阿尼西亞士。許多人因此而慘遭殺害。犯人不知怎麼回事,處處小心,講話也細聲耳語。然而,看守仍然知道他們講的內容。犯人終於明白了,囚洞處處有耳。從此,這個山洞就被叫做“狄阿尼西亞士的耳朵”。
中國四川北部的大巴山也有這樣一些怪洞,當地人把它們叫做“偷聽岩”。大巴山以前的習俗,要把新婚夫婦送到怪洞裏去度過新婚之夜,以表示對自己祖先的告慰。這個怪洞便成為新人名副其實的洞房。新人在洞子裏無論怎樣小聲講話,都會有回聲應答,洞外的人也聽得清清楚楚。一些年輕人為了偷聽新人的悄悄話,往往要守一個通宵。第二天,他們便用新人的私房話去取笑新人。
這些長有“耳朵”的山洞,其實就是回聲在作怪。世界各地有許多類似的回音洞、回音山、回音穀、耳語壁、琴聲石等音響怪地。歐洲還廣泛流傳一個“回音鬼和小瑪麗”的童話。童話講的是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瑪麗的小姑娘,唱出的歌聲美妙動聽,遠近聞名。小瑪麗家的附近有一座高山,山裏住著一個回音鬼。他十分迷戀小瑪麗的歌聲,每當小瑪麗到山裏唱歌的時候,他都要學著唱。小瑪麗唱一句,回音鬼就跟著唱一句。一高一低,非常有趣。小瑪麗很想見見回音鬼,卻始終見不著。後來,她出嫁到城市裏去了;再唱歌,也聽不到回音鬼的和聲了,她就再也不唱歌了。
山洞長“耳朵”也好,回音也好,這都是一種聲音反射現象。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時,會改變傳播方向。物理學把這叫做聲音的反射。反射回來的聲音叫做回聲。我國著名的四大回音建築:北京天壇的回音壁、河南的蛤蟆塔、四川的石琴和山西的鶯鶯塔都獨具匠心地利用了聲音反射原理,具有奇妙的回音效果。
例如,天壇回音壁就是一個很好的聲音反射體。它的磚牆平順堅硬而光滑,反射性能很好。當人們在甲點講話時,聲音沿著圓形的圍牆,從一點反射到另一點,幾次反射以後,最後到達乙點。由於磚牆對聲能的吸收很少,所以,聲音在圍牆上被不斷反射不像在空氣中傳播時容易散開減弱,雖然它已經傳播了很遠的距離,到達乙點時,聽起來還很清楚。可是,當人們麵對樹林叫喊時,為什麼卻一點回音也聽不到呢?這是因為聲音遇到樹幹、樹枝、樹葉等凹凸不平的物體時,會向各個不同的方向反射。這種情況叫做聲波的散射。散射使一部分聲波能量被樹枝、樹葉吸收,返回的聲波很弱,有時還被其他方向的聲波抵消了,不能形成清晰的回聲。所以,表麵規則(如平麵)、光滑、堅硬的障礙物反射性能較好;表麵凹凸不平、粗糙、多孔的障礙物反射聲音的能力較差。
根據回聲原理,聲學專家和建築專家在建築劇場、音樂廳、演播室、電影院等時,為了取得最佳音響效果,對建築結構的形狀、大小都要精心設計,選擇好恰當的建築材料。而根據聲音反射原理製成的聲納,與其他高科技結合在一起,在20世紀中後期已廣泛應用於海洋探測,成為國防及航海業不可缺少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