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風暴式
這是美國奧斯本提出的一種尋求發明創造的方法,要求通過特殊的會議,使參加者相互啟迪,引起創造性設想的連鎖反應。為了能夠讓大家明白這種方法的適用性,請大家跟我一起做
檢核表法
就是利用分析借鑒,看它能否他用、能否借用、能否改變、能否擴大、能否縮小、能否替代、能否調整、能否顛倒、能否組合。
8.創造發明中師生合作的智慧
學生是創造發明的主體,教師是創造發明活動的指導者。作為輔導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是創造發明的主體,在開展活動中教師不能包辦、代替。老師不是課題的批發商,學生的創造性和洞察力是課題的真正源泉。課題的發現本身有助於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處理好與學生在創造發明中的位置關係:
教師是探索活動的組織者、服務者
當你和學生一起麵對課題時,你不再是知識的輻射源。你是學生創造發明的組織者,服務者,要善於給學生搭建一個創新活動的平台。著重幫助解決研究所需要的資源問題。課題研究活動必須為發展學生的“天才行為”,促進拔尖人才的脫穎而出做出貢獻。教師應當為更多青少年新秀脫穎而出、健康成長創造更多機會和條件。讓他們在學習、交流、展示、競爭、拚搏中成長成熟,早日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才!如果一味地追求比賽的高成績,以教師的智慧替代學生,那麼可能會得到一時的榮譽,然而卻抹殺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最終也將失去我們教育的真正目的。
教師是科學方法的示範者、導航者
在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基礎上,重視對學生研究方法的指導,這是研究型課程的主心骨,其目標是教會學生怎樣去研究。學生應在教師的指導下,嚐試問題的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創設腳手架,替他們搭建解決問題、合作交流的平台,引領學生創造奇跡。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要提醒學生少走彎路,少做一些無用功。研究出現一些意外時:善於引導同學把握轉機教師的輔導要做到“到位而不越位”。盡量讓學生感覺到是自己在發現,同時要做個日常的嗬護者、輔導者。教師應與學生合作展示問題解決的全過程。
學生作品的欣賞者
對於學生的作品,無論好與壞,都要給予足夠的重視,給學生給予高度的評價,並且對學生作品進行麵對麵的講評,指出作品的優劣,啟發改進思路。大家一定知道愛迪生小時候做凳子的故事。就是哪個做得很糟糕的凳子,也是他的最佳創作。當我們麵對這樣的作品時,嗬護一個具有創造精神的心是最重要的,隻有這樣才能更激發起學生的創作欲望,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也更能有效的開展創造發明活動。
情感的激勵者
鼓勵比參與更重要,要真正成為學生“靈魂”的工程師,善於運用評價技巧,激勵學生主動發展。隻有對心靈力量有信心的人,才能達到成功。
9.學生發明創造應注意的問題
讓學生知道發明創造有什麼用
發明創造是很偉大的,人類就是依靠發明創造才懂得使用工具,才懂走出洞穴成為現代人,才懂得使用火把,把光和熱帶給人間。發明創造使人類的許多幻想變成了現實,比如,衛星上天、火箭升空、飛船登月、克隆動物這些都是人們依靠發明創造實現的。聯係前不久我國載人航天飛船成功發射並順利回收,圓了中國人千年的飛個天夢想,靠的也是發明創造。
激發學生發明創造的理想。我們有的同學不是想發明一種飛行服,穿在身上就能自由自在地漂浮在空中;想發明一座能懸浮在白雲間的華麗的別墅;發明創造的多彩光環處處閃爍,編織著一幅又一幅璀燦的圖畫,也許在過幾十年幾百年,如今的電燈、電視機、汽車、火車、飛機、電腦統統成了博物館的古董,那時的孩子們會指著這些東西說:“那時的人真苯!”
破除創造發明的神秘感
在人們的心目中,發明創造是最神秘的事情,多人連想都不敢想,更談不上“高攀”了。舉一些我們身邊的發明創造的例子,眼鏡、漏勺、筆簡、手電、腰帶、口紅……都是發明創造。說明發明創造無論大小都是偉大的。增強同發明創造打交道的勇氣和信心。
鼓勵學生從小發明開始
常言道:“萬事開頭難”,發明創造開頭更難。學生學創造要從小做起,先搞一件小發明,小改革。小發明到底小到什麼程度呢?如多用回形大頭針。就曾經獲得全國第八屆青少年創造發明比賽小學組二等獎作品(江西南羅右營街小學三年級學生)。
發明創造依托“三力”
培養三種基本能力即觀察力、想象力、分析能力。
(1)沒有觀察就看不到問題,沒有問題就沒有革新的對象。
例如小發明“衛生跳繩袋”,這件作品獲全國發明創造比賽小學組二等獎。觀察不僅僅是看到了什麼,而是要從看到中想到什麼。
(2)增強想象就在於擺脫習慣思維對自己的束縛。
學生要做到敢想、多想、聯想、廣想、幻想、深想,讓創造的思維隨心所欲,自由奔放,例如就洗臉異想天開:想象一種具有消毒功能的洗臉盆,想象一種能調節水溫的洗臉盆,想象一種可懸浮起來的洗臉盆,想象一種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洗臉盆。想象一種能使洗臉水變清潔而重複使用的洗臉盆,想象一種可大可小的洗臉盆,想象一種無形洗臉盆……想象的價值在於超越現實,超脫平凡,如果說創造力是射向未來的利箭,想像力就是箭頭。
(3)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例如,有人想發明一種磁性筆,方便倉管員使用。產生了磁性筆這一發明構思後,接下來要引導學生分析,一是分析磁性筆的設計和製造問題;二是分析磁性筆的使用價值。正確的分析才能把發明設想引到科學創造的方向上來。
發明創造抓住“三性”
(1)新穎性。
指前所未有或與舊不同的事物。比如有個學生想發明一種“帶護手罩的炒菜鏟子”如果這件作品是前所未有,就具有新穎性。又如摩托車電熱防風衣,與一般防風衣有所不同,也具有新穎性。對學生作品的要求是較低層次的,主要是“小改革”。
(2)先進性。
指的是同類事物相比,在某一方麵或某些方麵,甚至整個方麵進步的事物。例如你設計的多功能手杖不但保持了傳統手杖的功能與使用習慣,而且還可以作為機械手使用,還具有照相、緊急呼救等功能,手杖還設有急救藥品盒,與傳統手杖相比功能齊備整個都領先於現在的各種手杖。
(3)實用性。
指能被人們理解、接受、有使用意義(價值)的事物。例如你設計一種“夜光繩”,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有需要,現有的條件也能製造出來,這種“夜光繩”就具有實用性。
學生創造發明立足“三小”
(1)小目標:有個學生,他要發明一種能伸出兩個指頭的棉手套,以便書寫。還有一位學生她要發明一個線團盒,打手衣時把線團裝在裏麵,我免線團掉到地上滾髒。這兩個小朋友的發明創造目標是小目標,小目標容易實現。
(2)小問題:小問題就是發生在身邊微小的人們不易覺察的問題,比如,在屋裏擦玻璃時,玻璃的外麵擦不到;在廚房拿油瓶,手上總是粘糊糊的;洗澡時,香皂沒個合適的地方放……這些都是小問題,像這樣的小問題生活中處處都有,無時不在,人人都可能碰到。隻要時刻留心身邊的小問題,才會從中發現創造的小目標。
(3)小設計:比如有個老大爺每天都要坐在沙發上看報紙雜誌,茶幾上又放滿了茶具,報紙雜誌看完了無處放,老大爺的孫子總想給爺爺解決這個小問題,於是他應用主體附加的方法,在沙發側麵附加了一個兜子,專供爺爺放報紙雜誌。這就是發明創造的設計,小設計就是解決小問題的。
發明創造圍繞“三具”
學生開展創造發明活動,可以從改革勞動工具、學習文具、生活用具開始實踐,因為這些是你們熟悉常做常用的物品。
(1)勞動工具。
勞動工具很多比如錘子、剪刀、鋸子、扳手、鐵鍬等。在使用這些勞動工具時總有不得心應手之處。比如在清洗浴室時,由於部位不同,往往需要的工具不同,要是設計一種該直就直該彎就彎的拖把,即“可彎曲的浴室拖把”也是一種發明。就卻定每個人順手可以做的發明創造。
(2)學習文具。
學習文具大家更熟悉,例如文具盒、鉛筆、直尺、三角板、卷筆刀、圓規等學習中使用的各種文具。各種各樣的文具都值得大家動腦改進,哪怕隻是很小很小的一點小改進,比如,改進一下卷筆刀刀片的角度,改變一下卷筆刀削筆的方法,增加尺子的一項功能等等都屬於創造。
(3)生活用具。
人們日常的生活用具可謂五花八門,桌、椅、碗櫃、梳子、小鏡、牙刷、指甲剪、勺子、床、鍾表、暖水瓶等等。其實生活中的每一件物品都可以再變一變,再改一改。如衣架就可改的可升降的衣架;可變形的衣架;防風衣架;折疊式移動衣架。又如用梳子梳理頭發後,在梳齒間的頭發和汙垢不易清除,把梳子弄得很髒,這不是有可以改進的地方嗎?
勞動工具、學習文具和生活用具,這“三具”是我們指導學生進行發明創造的廣闊天地。隻要我們指導學生留心觀察,用心思考,總有一天會在這“三具”上做出發明創造的。
嚐試發明創造的方法
(1)“加一加”創造法。
是在原有基礎上加一些物體、時間、次數、重量或者將兩個事物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事物的製造方法。
運用“加一加”進行發明創造,常常可以把物與物加或把事與物加,或把事與事加。
①物與物加就是把不同的物組合起來,例如筆簡與鍾表、魚缸與盆景、放大鏡與鑷子、拖鞋與刷子、跳繩與計數器、門鎖與拉手等等。
②事與物加就是把不同的事和不同的物組合起來。例如音樂與皮球、謎語與雪糕、保鍵與電吹風、保鍵與梳頭、生日音樂賀言卡等。有位小朋友發明了一種“枕頭叫醒機”。
③“事與事加”就是把不同的事組合起來。例如,氣象與醫療,京劇與魔術,就餐與洗衣,教學與旅遊等等,事與事加,就是不同的事互相滲透,互相利用,把兩種不同的事融合一體,達到一件事包含兩件事的目的。
(2)減一減。
“減一減”就是考慮可不可以在某些事物上減去些什麼嗎?可以減少環節嗎?可以減輕重量嗎?可以減少體積嗎?
①少環節:什麼是減少環節呢?有一個小朋友發明“隻擰一顆螺絲的新式鎖扣”。
②減輕重量。
例如,明明發明的“家用管道疏通器”,原來全部用金屬材料,後來特大部分零件為尼龍,重量大的減輕,使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③減少體積。
什麼是減少體積呢?有些發明創造本身就有體積上的限製,不能太長,也不能太小,像圓珠筆的筆杆、衣服上的扭扣、訂書釘、菜刀、手表等。
例如:學生發明尖頭鞋刷
(3)變一變。
主要有:變原理、變結構、變材料。
①什麼是變原理呢?螺旋千斤頂“變”原理,發明設計了液壓千斤頂。
學生發明了作品“按扣開關”。
②變結構:
什麼是變結構呢?例如,一般沐浴器隻有一個噴頭,鯉城實小同學發明的多功能沐浴器把噴頭分別換成海棉、刷子……
③變材料:
什麼是變材料?例如,我國的象棋曾以銅、象牙這樣的材料做棋子,後來以木、瓷、塑科學材料來代替,在原理和結構不就的前提下,用其他材料來替代原來的材料就換材料。
又如飲料瓶蓋裏麵的墊片,以前是用橡膠製成的,後來用低發泡沫塑料片代替,節省了大量橡膠。
(4)反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