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學生物理發明啟迪4
18.晶體管的發明
首先要指出,晶體管的發明不是哪一位科學家拍腦袋想出來的,而是固體物理學理論指導實踐的產物,是科學家長期探索的結果。
早在19世紀中葉,半導體的某些特性就受到科學家們的注意。法拉第觀察到硫化銀的電阻具有負的溫度係數,與金屬正好相反。史密斯用光照射在硒的表麵,發現硒的電阻變小。1874年,布勞恩第一次在金屬和硫化物的接觸處觀察到整流特性。1876年,亞當斯和戴依發現硒的表麵會產生光生電動勢。1879年,霍耳發現霍耳效應。對於金屬,載流子是帶負電的電子,這從金屬中的電流方向、所加磁場的方向以及霍耳電勢差的正負可以作出判斷。可是,也有一些材料顯示出正載流子而且其遷移率遠大於正離子,這正是某些半導體的特性。可是,所有這些特性——電阻的負溫度係數、光電導、整流、光生電動勢以及正電荷載流子,都無法做出合理的解釋。在19世紀物理學家麵前,半導體的各種特性都是一些難解之謎。然而,在沒有揭示其導電機理之前,半導體的某些應用卻已經開始了,而且應用得還相當廣泛。1883年,弗立茲製成了第一個實用的硒整流器。無線電報出現後,天然礦石被廣泛用作檢波器。1911年,梅裏特製成了矽檢波器,用於無線電檢波。1926年左右,鍺也用於製作半導體整流器件。這時,半導體整流器和光電池都已成為商品。人們迫切要求掌握這些器件的機理。然而,作為微觀機製理論基礎的量子力學,這時才剛剛誕生。
電子管問世之後,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但是電子管體積大、耗電多、價格昂貴、壽命短、易破碎等缺點,促使人們設法尋找能代替它的新器件。早在1925年前後,已經有人在積極試探有沒有可能做成像電子管一樣,在電路中起放大作用和振蕩作用的固體器件。
人們設想,如果在半導體整流器內“插入”柵極,豈不就能跟三極真空管一樣,做成三極半導體管了嗎?可是,如何在隻有萬分之幾厘米的表麵層內安放柵極呢?1938年,德國的希爾胥和RW玻爾在一片溴化鉀晶體內成功地安放了一個柵極。可惜,他們的“晶體三極管”工作頻率極低,隻能對周期長達1秒以上的信號起作用。
在美國貝爾實驗室工作的布拉坦(WHBrattain)和貝克爾(JABecker)於1939年和1940年也曾多次試探實現固體三極管的可能性,都以失敗告終。成功的希望在哪裏呢?有遠見的人們指望固體物理學給予理論指導。
正好在這期間,量子力學誕生了,AH威爾遜在1931年提出了固體導電的量子力學模型,用能帶理論能夠解釋絕緣體、半導體和導體之間的導電性能的差別。接著,他在1932年,又在這一基礎上提出雜質(及缺陷)能級的概念,這是認識摻雜半導體導電機理的重大突破。1939年,蘇聯的達維多夫、英國的莫特、德國的肖特基各自獨立地提出了解釋金屬—半導體接觸整流作用的理論。達維多夫首先認識到半導體中少數載流子的作用,而肖特基和莫特提出了著名的“擴散理論”。
至此,晶體管的理論基礎已經準備就緒,關鍵在於如何把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1945年1月在美國貝爾實驗室成立的固體物理研究組出色地做到了這一點。上麵提到的布拉坦就是這個組的成員之一。他是實驗專家,從1929年起就在貝爾實驗室工作。另有一位叫肖克利(BShockley),是理論物理學家,1936年進入貝爾實驗室。
1945年夏,貝爾實驗室決定成立固體物理研究組,其宗旨就是要在固體物理理論的指導下,“尋找物理和化學方法,以控製構成固體的原子和電子的排列和行為,以產生新的有用的性質”。這個組共有7人,組長是肖克利,另外還有半導體專家皮爾遜(GLPearson)、物理化學專家吉布尼(RBGibney)、電子線路專家摩爾(HRMoore)。最關鍵的一位是巴丁(JBardeen),他也是理論物理學家,1945年剛來到貝爾實驗室,是他提出的半導體表麵態和表麵能級的概念,把半導體理論又提高了一步,使半導體器件的試製工作得以走上正確的方向。
貝爾實驗室的另外幾位專家:歐爾和蒂爾等致力於矽和鍺的提純並研究成功生長大單晶鍺的工藝,使固體物理研究組有可能利用新的半導體材料進行實驗。肖克利根據莫特-肖特基的整流理論,並且在自己的實驗結果之基礎上,做出了重要的預言。他認為,假如半導體片的厚度與表麵空間電荷層厚度相差不多,就有可能用垂直於表麵的電場來調製薄膜的電阻率,從而使平行於表麵的電流也受到調製。這就是所謂的“場效應”,是以後的場效應管的理論基礎。
可是,當人們按照肖克利的理論設想進行實驗時,卻得不到明顯的效果。後來才認識到,除了材料的備製還有缺陷之外,肖克利的場效應理論也還不夠成熟。表麵態的引入,使固體物理研究組的工作登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他們測量了一係列雜質濃度不同的p型和n型矽的表麵接觸電勢,發現經過不同表麵處理或在不同的氣氛中,接觸電勢也不同,還發現當光照射矽的表麵時,其接觸電勢會發生變化。接著,他們準備進一步測量鍺、矽的接觸電勢跟溫度的關係。就在為了避免水汽凝結在半導體表麵造成的影響,他們把樣品和參考電極浸在液體(例如可導電的水)中時意外的情況出現了。他們發現,光生電動勢大大增加,改變電壓的大小和極性,光生電動勢也隨之改變大小和符號。經過討論,他們認識到,這正是肖克利預言的“場效應”。
巴丁提出了一個新方案。他們用薄薄的一層石蠟封住金屬針尖,再把針尖壓進已經處理成n型和p型矽的表麵,在針尖周圍加一滴水,水與矽表麵接觸。帶有蠟層的針同水是絕緣的。正如他們所預期的那樣,加在水和矽之間的電壓,會改變從矽流向針尖的電流。這一實驗使他們第一次實現了功率放大。後來,他們改用n型鍺做實驗,效果更好。然而,這樣的裝置沒有實用價值,因為水滴會很快蒸發掉。由於電解液的動作太慢,這種裝置隻能在8赫以下的頻率才能有效地工作。
他們發現,在電解液下麵的鍺表麵會形成氧化膜,如果在氧化膜上蒸鍍一個金點作為電極,有可能達到同樣的目的,然而,這一方案實現起來也有困難。
最後,他們決定在鍺表麵安置兩個靠得非常近的觸點,近到大約5×10-3厘米的樣子,而最細的導線直徑都有10×10-3厘米。實驗能手布拉坦想出一條妙計。他剪了一片三角形塑料片,並在其狹窄而平坦的側麵上牢固地粘上金箔,然後用刀片從三角形塑料片的頂端把金箔割成兩半。再用彈簧加壓的辦法,把塑料片和金箔一起壓在鍺片上。於是,他做成了世界上第一隻能用於音頻的固體放大器。他們命名為晶體管(transistor)。這一天是1947年12月23日。接觸型晶體管誕生了。
接著,肖克利又想出了一個方案。他把n型半導體夾在兩層p型半導體之間。1950年4月他們根據這一方案做成了結型晶體管。
親愛的朋友們,以上講了晶體管的發明經過,從這段史實中,你能否指出,是誰發明了晶體管?誰又是最主要的發明者?是巴丁?是肖克利?還是布拉坦?應該說,他們都是。功勞應歸於他們這個集體,他們所在的固體物理學小組。晶體管是他們的集體創造。我們不必糾纏於爭論誰的功勞大,但至少可以由此得到一條信念:科學是人類集體的事業,是人們以各種方式,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進行協作的產物。
19.原子鍾的發明
大家知道,在計量單位製中,除了長度和質量外,還有一個基本物理量,那就是時間。
微波激射器發明後,人們已經認識到可以利用其極為精確的計時功能製造原子鍾。原子鍾的發明是在新長度基準之外又一件量子計量技術的成果。它使計時技術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要知道,時間的計量對人類的生活有著不可估量的意義。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銅壺滴漏,日晷影移,這是原始的時間計量。古人就據此建立了各種可靠的計時標準。
在人類觀察到的自然現象中,以天空中發生的現象為最明顯,也最有規律,所以很自然地自古以來人們就以地球自轉周期作為時間的量度基準,這就是所謂的太陽日。最初秒的定義就是1秒=1/86400平均太陽日。但是由於地球自轉並不均勻也不穩定,1960年國際計量大會確認,把時間基準改為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為依據,即:把秒定義在1900年地球繞太陽沿軌道運行一周所需時間的1/315569259747。這一數據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精確度,是因為這個結果是通過為期數年的一係列天文觀測獲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