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這些早期的分類工作還極不完善,有許多漏洞和錯誤的地方。但是,他們正在一步步地向真理逼近,為元素周期律的發現奠定了基礎。
尋找規律
就在同一時代,在彼得堡,也有一位年青的化學家為此絞盡腦汁,他就是德米特裏·伊凡諾維奇·門捷列夫。
門捷列夫1834年出生在俄國西伯利亞的托波爾斯克,他的父親是一位中學校長,他是家中的第14個孩子。在他剛幾個月時,他父親就雙目失明,失去工作。他的母親照料著一個大家庭,還管理著一個玻璃工廠。為了送門捷列夫上大學,母親幾乎變賣了全部財產,陪他一同到彼得堡。就在門捷列夫獲準進入彼得堡師範學院時,他的母親去世了。這位性格堅毅的母親給了門捷列夫很大影響。
還在大學時代,門捷列夫就表現出不尋常的才智。大學畢業後,他先後在中學、大學任教,23歲時就擔任了彼得堡大學的副教授。在完成對巴庫油田的考察後,為了研究溶質和溶劑作用,他曾對283種物質逐個進行了分析測定,並且重新測定了一些元素的原子量,積累了豐富的元素知識。他還在德國、法國、比利時的一些化工廠考察過,大大開闊了眼界。
1867年,彼得堡大學聘請這位33歲的化學家擔任教授,講授無機化學課。
門捷列夫認真準備著講稿,他發現,這門學科的俄語教材已經很陳舊了,外文教材也不適應要求,迫切需要一本能夠反映無機化學最新進展的教科書。他開始編寫《化學原理》的教科書。
每天清晨,一位速記員來到他的辦公室,由門捷列夫口授,速記員整理。他很快寫完了化學基本原理這一冊。第二冊接著該介紹元素和它們的化學性質了。
這些元素究竟該按照什麼順序排列呢?門捷列夫的寫作停下來了。
是啊,當時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元素分類法,大學教授們在講授元素時都是按照自己認為最方便的順序講起。氧這種元素在自然界分布最廣泛了,許多人都從氧講起;也有人從氫講起,因為氫是所有元素中最輕的;也有人從鐵講起,因為鐵的用處最大;也有人從金講起,因為這是元素中最貴重的……
大多數教授對此司空見慣,並不在意。反正元素之間沒有任何秩序,從哪兒講起不一樣啊?
可是,門捷列夫卻不滿足於這樣做。他與一些化學家一樣,早就發現某些元素之間存在著極大的相似性。像鋰、鈉、鉀,它們都是金屬,化學性質都很活潑,能和水激烈反應,放出氫氣。又如氟、氯、溴、碘等鹵素,鈣、鍶、鋇等堿土金屬之間也都很相似……門捷列夫認為,這些現象決不是偶然的,一定有著一個一般規律在支配著這些元素,既決定了這些元素相似的地方,又決定了它們的區別。他決心要尋出這種規律來,讓元素之間的關係變得簡單明了。
發現元素周期表
“安東,到實驗室去找幾張厚紙來。”門捷列夫對仆人說。
安東走出門,莫名其妙的聳聳肩膀,很快拿來一卷厚紙。
門捷列夫把這些厚紙都打上格子。剪成了一個個長方形卡片,他要做什麼呢?他正在籌劃進行一個重要的試驗。
門捷列夫在每一張卡片上寫上元素的名稱、原子量、化合物的化學式和主要的性質,一種元素一張卡片,就好像元素的戶籍冊一樣。63張卡片全填好了,現在可以利用這些卡片對元素進行分類排隊了。
門捷列夫皺著眉頭思考著,每一種元素都有幾十種性質,究竟是哪一種性質決定元素的規律呢?是元素的顏色嗎?不是。固體的碘是紫黑色的,可是一加熱,卻變成了紫色的蒸氣,磷有紅磷,還有白磷……元素的顏色是隨著外界條件的改變而改變的。
是元素的化合價嗎?也不是。元素在生成不同化合物時化合價也不一樣。如鐵和硫生成硫化亞鐵時是正二價,但是和氯生成氯化鐵時卻變成了正三價。
元素的比重、沸點、硬度、導電性、磁性等也都是隨著外界條件變化而變化的。
門捷列夫把目光盯在了原子量上。每一種元素都有它獨有的原子量,不管物質是冷的還是熱的,不管是紅色變種還是白色變種,也不管它和另一種元素生成什麼新的化合物,原子量總是不變的,它就好像是元素的身份證。元素的性質應當由這個基本的特征來決定。
門捷列夫想到這一點,但那還隻是一個模模糊糊的線索,是不是這樣,還要靠事實來驗證。
門捷列夫開始擺弄起他的63張紙牌來。
他先按照德貝萊納那樣,把卡片分在三個一組,按原子量大小排列,但是毫無結果。他又打亂了重新排列,一遍又一遍……當他按照原子量的大小把性質相似的元素排成一橫行,依次一排排排下去時,驚人的事情出現了,原來雜亂無章的元素,現在關係變得清楚了:
從橫行來看,一行元素隨原子量增加性質越變越活潑。如鋰、鈉、鉀、銣、銫:鋰最輕,也最安靜,放到水裏隻發出絲絲的聲音,不像這一排的其他元素會著火;鉀呢,比鈉還要活潑,銣更加活潑;而排在最後的銫,在空氣中一秒鍾也不能呆,自己就會燃燒起來。
從豎行看,排在一行的元素性質隨著原子量變化有規律地變化著,每隔7個元素又重複著上個周期元素的性質,以原子價變化為例:
元素:鋰鈹硼碳氮氧氟原子價:+1+2+3+4-4+5-3-2-1元素:鈉鎂鋁矽磷硫氯原子價:+1+2+3+4-4+5-3-2-1就像在操場上玩耍的一群穿著紅紅綠綠衣服的孩子,原來看不出規律,現在讓他們按照個子高矮排成一行行,結果發現每一豎行小孩的衣服顏色都是按紅橙黃綠青藍紫變化的,而每一個橫行衣服雖基本都是一個顏色,卻越變越深,如從粉到深粉到紅到深紅……
門捷列夫萬分激動,他找到了這個規律,那就是元素的性質和它們的原子量之間有周期性的關係。
不過,且慢,這支“隊伍”並不是那樣聽話的,總有一些“調皮鬼”不遵守紀律,隻要有一個元素不符合,這個規律就還不能算成立。
門捷列夫仿佛著了魔,無論白天還是黑夜,在講台上還是在實驗室裏,在家中還是在大街上,他都在想著他的元素係統,不時又跑到實驗室,對每一處有疑問的地方作實驗,驗證著他的想法……
1869年2月底,門捷列夫的第一個元素周期表排出來了。3月6日,他應邀到俄羅斯化學會上報告他的發現,可是就在會議前夕,他突然病倒了。最後隻好由他的朋友舒托金代他宣讀了他的論文,報告了他的偉大發現:1按照原子量大小排列起來的元素,性質呈現明顯的周期性;2原子量的大小決定元素的性質;3可以預測未知元素的發現;4知道某元素的同類元素後,可以修正該元素的原子量。
兩年後,門捷列夫又修改了原來的周期表,把豎排的表格改為橫排,突出了元素的周期性和族的規律性,並劃分了主族和副族,這樣元素的係統性就更清楚了。這個周期表已基本具備了現代周期表的形式。
在門捷列夫發現周期律的同時,我們前麵提到了那位德國科學家邁爾也獲得了突破性進展,獨立地發現了周期律。他修改了他的元素體係,於1869年製作了元素周期表,明確指出元素性質是原子量周期的函數。與門捷列夫的第一個表相比,邁爾對族的劃分更加完美。
他們兩人同時發現了周期律,也正說明了周期律發現的客觀條件已經成熟了。
門捷列夫的預言
你也許會想,把元素按照它們的原子量大小一個挨著一個寫下去,周期律就自動顯示出來了,這是多麼簡單的事情啊,怎麼會有那麼多科學家沒能一下成功呢?
問題遠不是你想像得這樣簡單,沒有廣博的化學元素的知識,沒有豐富的想像力,沒有正確理論的指導,是不可能發現元素周期律的。
當時,有兩大難題擺在人們麵前:一是許多化學元素還沒有被發現,我們今天知道的化學元素有110個,當時隻發現了69個,就好比排隊時,許多隊員都溜走了,你怎麼知道該在哪兒給他們留下位置呢?
第二個難題是當時許多元素的原子量測定得不準確,是錯的。作為排隊依據的原子量本身就有錯,排出的隊怎麼可能正確呢?既然不是真正按元素原子量大小排的隊,那麼元素變化的周期性當然也就被打亂了。
邁爾就是被這兩個問題給難倒了。他沒有給未知元素留下空位置,當原子量與他的理論矛盾時,他隻好拋棄了按原子量大小排隊的原則,把元素的位置任意顛倒,結果元素性質變化還是不能很好符合他的八音律,因此,人們一下就抓住了他的把柄,把他給問倒了。
隻有門捷列夫巧妙地解決了這些難題。
他大膽地修正了一些元素的原子量。
如按當時原子量的大小,鈹應當排在碳和氮之間,可是這樣一來,元素化合價有規律的變化就給破壞了。門捷列夫觀察了鈹以後的元素,排列都很有規律,又查看了前邊的元素,發現了一個漏洞,鋰和硼之間原子量相差較大,好像缺少了一個元素,而碳和氮之間原子量相差很小,鈹夾在中間好像多了一個元素。如果把鈹移到鋰和硼之間,化合價立即變成有規律的變化了,可是原子量由小到大的排列順序卻給破壞了。可能性隻有兩種,或是鈹的原子量測錯了,或是元素的規律性變化不是由原子量決定的。
根據鋰和硼的原子量大小,他毅然抹掉了鈹的原子量是135這個數字,工整地寫下了9,然後跑到實驗室重新測定鈹的原子量。果然鈹的原子量是9而不是135,是前人把鈹的原子量測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