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學生太空奧秘的科學探索2(2 / 3)

26.太陽有伴星嗎

197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地質學家沃爾特送給他父親阿爾瓦雷斯一塊6500萬年前的石頭,它與恐龍滅絕的年代相同。阿爾瓦雷斯對這塊古老的石頭分析後發現,其中含有豐富的銥。銥是天外的“來客”,地球上並不存在這種元素,因此他提出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理論。他經過計算推斷,6500萬年前,有一顆直徑為10千米的小行星和地球發生撞擊。在此後的3~5年間,地球的環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從而使恐龍走向了滅絕。隨之,芝加哥大學的古生物學家戴維·芬普和約翰·塞普科斯基發現古生物滅絕是有周期性的,平均每2600萬年發生1次。在這個基礎上,阿爾瓦雷斯的學生馬勒提出了伴星假說,即太陽有一位“夥伴”。這位“夥伴”的軌道周期,恰好是2600萬年。伴星質量很大,當它一接近太陽係外星的彗星群時,就擾亂了彗群的正常運行,產生彗星雨。有些彗星撞擊了地球,造成地球上的災難和生物大滅絕。

馬勒的學說提出後,科學家們經過進一步研究認為:如果太陽有伴星,那麼這顆伴星便是一顆密度很大的白矮星。它沒有熱,沒有光,體積很小,質量卻大得驚人,它悄無聲息地在太空中繞太陽運行,因而人類很難發現它的蹤跡。

太陽有伴星隻是一個假說,而太陽到底有沒有“伴星”呢?這還有待科學家們去尋找和探索。

27.月球怎樣誕生的

關於月球的誕生,目前主要有5種假說被較多的人接受。首先是分裂說:月球原為地球的一部分,早期地球還處於熔融狀態,由於旋轉太快,在赤道附近鼓了起來,越鼓越大,有部分向外凸出,最後斷裂脫離,形成了月球。

其次是俘獲說:認為月球原是一個繞太陽公轉的小行星,在30至40億年前,因靠近地球,被地球引力俘獲,從此成了地球的一顆衛星。

還有孿生說:認為在太陽附近原有一大片分散著的星雲物質,後來以其中兩個較大的星團為中心,凝聚其他雲狀物質,便形成了地球和月球兩個星球,它們是“孿生兄弟”。

更有一種離奇的假說,也就是巨形宇宙飛船說。認為月球是外星人改造過的一個天體,是外星人的宇宙基地。

還有一種,許多科學家認為最合理:月球在太陽係形成初期因行星相撞而產生。這種假說叫做“巨大撞擊論”,它提出曾有個火星一般大的行星撞向地球,當時兩個星球都處於熔融狀態,各有一個高密度的岩石核心,核心外包著一層較輕的岩石,一旦相撞,熔融的岩石就迸射而出,後來聚攏成為月球。

要徹底搞清楚月球的誕生原因,還有待人們運用各種高科技手段探索來解決。

28.月球上有水嗎

如果月球上有水,那一定會為太空開發、登月旅行、月球基地建設帶來很大的方便。

人們從水中還可以分解出作為宇宙飛船燃料的氫和助燃的氧,同時對於在月球上尋找生命以及研究月球本身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人們渴望能在月球上找到水。

自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登月以來,“阿波羅”係列的宇宙飛船已6次登月,並從月麵上帶來大量岩石標本。然而對這些岩石的分析表明,月球岩石中根本不含水分,於是,“月球上沒有水”成了定論。

但美國天文學家對這一問題作出了挑戰性的回答:月球上很可能有水。他認為,在月球北極和南極的環形山中,有終年不見陽光的凹地,那裏有可能蓄積著冰,而“阿波羅”宇宙飛船從沒有到過那裏。

科學家們研究了月球的有關資料發現:在月球赤道附近,月麵溫度正午時是130℃,夜間降至-150℃,溫差大得驚人。而在月球極地,溫度經常在-200℃左右,在這種情況下,是有可能存在冰的。還有些科學家認為,如果月球與地球是以同樣方式誕生的話,那麼當初月球上也應該有水。

為了解開這個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準備在今後的幾年內發射一顆月球極軌道衛星,這顆衛星將使用伽馬射線分光計,來考察月球兩極是否有冰及其他物質。日本的宇宙科學研究所,也希望盡量發射自己的月球極軌道衛星,實現月球探查計劃。

月球上到底有水嗎?也許隻有月球極軌道衛星才能帶來真正的答案。

29.火星上是否有生命

有許多科學家認為:火星地表之下,有可能生存著最低級的、類似細菌或病毒的微生物有機體。這個問題也一直在爭論不休。

1996年8月,美國宇航局宣布在火星隕石中,發現了微生物化石的明顯遺跡。英國歐佩恩大學行星科學教授柯林·皮靈格也指出,某些生命形式能夠生存在最不利的環境中。

1996年,一些英國科學家在太平洋海底4000多米的地方進入鑽探,發現了細菌表明,那裏的壓力是海平麵壓力的400倍,而溫度竟高達170℃。研究海底3000多米處的活火山的科學家也發現了一些動物。它們屬於所謂髭虎魚屬動物,聚居在布滿各種細菌的領地上,而那些細菌則在從海床上隆起的、沸騰的、富含礦物質的地幔柱上,繁殖生長。由此可以想到,火星上有可能存活著這類生物,它們也許被封閉在了10米厚的永久凍土層當中。

有人認為來自火星表麵的隕石落到地球上,同樣,有人認為因小行星的撞擊而從地球飛濺出去的岩石有時也必定會到達火星。由此可以想像,地球上的生命本身就有可能是由火星隕石攜帶過來的——反之也是如此,生命體也可能被從地球上帶到火星。

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也許,直到人類的腳印踏上火星之前,它永遠不會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30.恒星是如何產生的

恒星是如何產生的呢?對於這個問題存在兩種假說:一種是由前蘇聯著名天文學家阿姆巴楚米揚在1955年提出的“超密說”。他認為,恒星是由一種神秘的“星前物質”爆炸而形成的。

與“超密說”不同的是“彌漫說”,其主旨是認為恒星是由低密度的星際物質構成。

星際物質是一些非常稀薄的氣體和細小的塵埃物質,它們在宇宙中各處構成了龐大的像雲一樣的集團。這些物質密度很小。

從觀測來看,星雲分為兩種:被附近恒星照亮的星雲和暗星雲。它們的形狀有網狀、麵包圈狀等,最有名的是獵戶座的“暗灣”。

星雲是構成恒星的物質,但真正構成恒星的物質非常大,構成太陽這樣的恒星需要一個方圓900億千米的星雲團。

從星雲聚為恒星分為快收縮階段和慢收縮階段。前者曆經幾十萬年,後者曆經數千萬年。星雲快收縮後半徑僅為原來的百分之一,平均密度提高1億億倍,最後形成一個“星胚”。這是一個又濃又黑的雲團,中心為一密集核。此後進入慢收縮,也叫原恒星階段。這時星胚溫度不斷升高,高到一定的程度就要閃爍身形,以示其存在,並步入幼年階段。但這時發光尚不穩定,仍被彌漫的星雲物質所包圍著,並向外界拋射物質。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對恒星的起源問題會有更深刻的認識。

31.彗星活動與地震有關嗎

數百年來,人們依然把彗星看作一顆大災星。世人把地球上發生的大災難都歸罪於彗星。戰爭、瘟疫、洪水、地震都說成是彗星搞的鬼。

據調查,當地球上發生大地震的時候,正好是彗星離地球最近的時候。

1920年12月16日,我國海源發生了8.5級地震,這是一次本世紀以來最大的地震,而天文學家們發現,Ⅲ號彗星正好在1920年12月17日距地球最近,約為1.88個天文單位。在海源地震以前,智利、千島群島等地發生了好幾次7~8級地震。

1976年7月28日,我國唐山發生了大地震,在這前後的5月底到8月中旬,還先後發生了6次7級以上的地震。同年8月16日,在菲律賓發生了8.1級地震。據調查,1976年彗星從6月開始接近地球,在7、8、9三個月的時間內距地球都很近,隻有0.125到0.3個天文單位。2000年來,每當地球上頻頻發生地震時,在地球附近遊弋的彗星也明顯增多。

英國著名天體物理學家霍伊爾認為,彗星有可能還含有病毒類的微生物,幾十億年前,正是彗星把病毒或細菌傳播到地球上,才使地球開始有了生命。有些人還認為,一些傳染病,如1968年全球流行的香港型流感和中世紀的幾次大瘟疫,很可能與彗星經過地球時帶來的病毒有關。

彗星真的可以引發地震嗎?人們雖然拿不出確鑿的證據證明,但對此一直懷疑很大,關於這個問題還有待科學家進一步探索。

32.火星適宜居住嗎

聖迭戈馬林太空科學係統的兩位科學家馬林和埃吉特對火星地球勘探者號近兩年發回的6.5萬張照片進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比較,最後篩選出200張,經過多方研究和查證,終於大膽提出:火星上存在水的時間距離我們比較近,最多也就是幾百萬年前或幾千年前的事,甚至可以說,“火星現在就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