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中小企業“合作競爭”的五種基本模式(1 / 2)

市場競爭實質已發生變化。首先,由單體企業之間的競爭轉向群體企業之間的競爭。過去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河泥”或者是“活魚吃休克魚”的競爭方式,現在的競爭方式已經改變為“大魚吃大魚、活魚吃活魚”的“鯨吞”方式。過去是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是“單打獨鬥”的競爭,現在是集團與集團之間的“群毆”,單個企業根本“靠不上邊”。“合作競爭”就是要把“單體”變為“群體”。實踐證明,中小企業所參與的“群體”規模越強大,運行效率越高,運行成本越低,企業的競爭力就越強。其次,由單純追求市場份額的競爭轉向對市場快速反應能力的競爭。現代高新技術的發展,全球市場經濟體製的趨同,使技術轉移周期越來越短,商品更新換代越來越快,而消費者的消費偏好也越來越個性化、多樣化、多層次化,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的競爭力越來越取決於對市場需求的敏感度,取決於對市場需求的快速反應能力。再次,由價格戰、廣告戰等單一形式的競爭轉向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的高層次競爭。“商場如戰場”是傳統理念。在這種理念指導下,競爭的成功建立在對手失敗的基礎之上,商家使用激烈的競爭手段,擊敗競爭對手,擴大市場份額。而在如今的商戰中,合作與競爭同時存在或交替出現。不少成功的經營者是建立在他人成功的基礎上,是共同戰略的勝利。當共同創建一個市場時,商業運作的表現是合作,而當進行市場分配的時候,商業運作的表現是競爭。競爭不以傷害競爭對手為目的,重要的不是他人是否贏了,而在於你是否贏了。這就是合作競爭所反映的競爭理念的精髓所在。未來的企業將日益以合作而非單純的競爭為依據,企業會把“合作競爭”視為企業長期的發展戰略之一。

中小企業實現“合作競爭”的基本模式有以下五種。

第一,戰略聯盟

從廣義上講,戰略聯盟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為了達到共同的戰略目標而采取的相互合作、共擔風險、共享利益的聯合行動。狹義的戰略聯盟是指中小企業之間超越了正常的市場交易但並非直接合並的長期協議,屬於產權連接的合資企業。中小企業為了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與其他企業在利益共享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優勢互補、分工協作的鬆散式網絡化聯盟。這種聯盟表現為正式的合資企業,合作各方將各自的優勢資源投入到合資企業中,並且享有企業的股東權益,從而使其發揮“單打獨鬥”所不能發揮的規模效益。中小企業因為規模相對較小,與大企業比較,其生產成本就會高些,難於實現規模經濟。這些中小企業通過構建聯盟,擴大規模,就能產生協同效應,即“1+1>2”效應,提高企業的效率,降低成本,增加贏利,有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

阿裏巴巴與雅虎結成戰略聯盟,阿裏巴巴收購雅虎中國的資產,包括雅虎中國門戶網站,雅虎的搜索技術、通信和廣告業務,以及3721網絡實名服務。阿裏巴巴公司還獲得互聯網品牌“雅虎”在中國的無限期獨家使用權,同時得到雅虎10億美元現金投資。阿裏巴巴獲得雅虎領先的搜索技術和平台支持,以及強大的產品研發保障。雅虎獲得阿裏巴巴40%的經濟受益權和35%的投票權,成為阿裏巴巴最大的戰略投資者。雅虎控製了阿裏巴巴這個比較有競爭力的公司的運營,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基礎。同時,雅虎在中國找到了一個可靠的管家,合作後雅虎與阿裏巴巴的利益維係更為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