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中小企業企業文化建設的四種模式(1 / 2)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全體員工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所培育形成的並被全體員工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標、價值體係、基本信念及行為規範的總和,是由企業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通俗點講,就是每一位員工都明白怎樣做是對企業有利的,而且都自覺自願地這樣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習慣;再經過一定時間的積澱,習慣成了自然,成了人們頭腦裏一種牢固的“觀念”,而這種“觀念”一旦形成,又會反作用於員工的行為,逐漸以規章製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為眾人的“行為規範”。

然而,企業文化建設卻在不少中小企業中遇見了不可小覷的“坎”,似乎總難上路,以至企業文化成了口上的“香餑餑”,說起來“又香又可口”,做下來見不著實效,甚至還越做越糟糕。有些中小企業認為,企業文化是大企業的事,中小企業“高攀”企業文化是“豬鼻子插蔥——裝象”。

在企業文化建設的理念上,中小企業中尚存在著一些糊塗認識。一是認為企業文化是虛的東西,主要目的就是讓員工更聽話,是讓外部對自己的感覺更正規與更具實力感。二是重外輕內,重形式輕內容,構建企業文化的外衣,忽視企業文化的內核。三是認為沒有企業文化照樣發展得挺好。

產生這些錯誤認識的根源還在於對企業文化的實質缺乏認知。企業文化除去那些表麵的東西,內核就是企業的一種理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念,每個企業也都有自己的理念,就像人有靈魂一樣,企業也有靈魂。這就是說,任何企業,不論規模大小、曆史長短,都有自己的企業文化。打個比方,企業好比一座座大樓,有高的有矮的,有壯觀的有寒磣的,這是外表的印象。大樓的建築結構,即是看不見的鋼筋、螺釘、焊縫,以及澆灌的混凝土、預製板、普通的磚石,正是這些密布大樓各處的關節、著力點,磚石和混凝土承載著整個大樓的沉重負荷。鋼筋的粗細,水泥標號的高低,是整體澆注還是磚砌,這些就決定著大樓的堅固程度和使用壽命。就像“沒有磚石或鋼筋水泥的大樓”是不存在的一樣,沒有企業文化的企業同樣也是不存在的。“用一磚一石砌起來的大樓”是企業,“用鋼筋水泥整體澆注的大樓”也是企業,兩個企業的差別就在於企業文化的不同。企業文化並非大企業的“專利”,中小企業也要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

中小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大體有以下四種模式。

第一,“鄉土型”模式

“鄉土型”企業文化是指建立在企業所在地的鄉土文化基礎上的企業文化。許多中小企業的經營活動受到鄉土文化的深刻影響,因此企業在進行文化建設時將鄉土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基礎。特別是那些具有地域特色的鄉鎮集體企業和部分中小企業,或資源依賴於地方,或員工來自於本鄉本土,或產品銷售主要集中在本區域,或產品品牌本身就源自於鄉土文化,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帶有典型的地方特色,企業員工的內心也深深地保留著鄉土文化的印記。這些企業在進行企業文化建設時,以鄉土文化為基礎,借鑒並吸收優秀鄉土文化的精髓。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麵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與鄉土文化核心理念容易合拍,易於被員工接受;另一方麵,借助鄉土文化的傳播渠道,有助於企業文化的形成和弘揚。

古井集團坐落在安徽省亳州市。公司的前身為1957年建廠的古井酒廠。建廠初期,僅有32名職工、12間簡陋廠房、1口釀酒鍋甑和7個發酵池。古城亳州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它是曹操和華佗的故鄉,有著濃鬱的文化積澱。“水為酒之血”,“名酒必有佳泉”。被譽為“酒中牡丹”的古井貢酒飲譽海內外,是與釀酒所用的水取自於一口古井分不開的。古井像一位溫情的母親,用她甜美的乳汁哺育著她的兒女,是上天的恩賜。古井集團在鄉土文化的基礎上,培育了獨具特色的“以人為本、天人合一”的古井文化,即講求以情動人、以理服人、以德信人的“情、理、德”相結合的柔性管理,從而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水平。

第二,“家庭型”模式

“家庭型”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建立具有家庭氛圍的企業文化。家庭是人生的港灣,家庭是幹好事業的力量之源。建設“家庭型”企業文化就是用家庭的理念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小企業具有規模小、人數少,組織結構簡單,工作場所相對集中,員工之間的接觸和相互了解的機會要比大企業多等特點。中小企業的企業文化用家庭文化“嫁接”,突出營造企業的家庭氛圍,有兩大好處: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容易為員工接受,容易成為企業的共同理念;二是以家庭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基礎,讓“家庭”成員與企業血脈相連、同心律動,共享發展成果,容易形成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體,有利於推動企業發展。建設“家庭型”企業文化,無論是企業的經營思想,還是組織的規章製度,特別是激勵與約束機製,都應以員工為核心,實行人本管理。隻有把員工當作“家庭”成員,把企業的前途與員工的個人命運看成是一個有機統一體,才能激發員工的智慧和熱情,才能使企業長遠地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