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中的女性主義
作者福克納在《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中,多處體現出了女性主義的文學特色,通過對主角愛米麗的成功塑造,通過對她生活的描寫,實際上通過女性主義的視角展現出了一個女性的心路曆程和生命經驗的變化。
1.專製男權對女性權利的抑製
在小說《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中,首先體現的比較明顯的女性主義要求是專製男權對女性權利的抑製。在小說中,愛米麗的父親在愛米麗年輕時對其管教十分嚴格。在愛米麗年輕的時候,她是動人的、美麗的,她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對於愛米麗這個角色來講,結合當時美國的社會背景,她實際上是美國南方的一個豐碑,是那個時代高貴的象征,她受過係統的教育,擁有良好的品格和溫順的性格,對於旁人來講,愛米麗是一個“淑女”一樣的人物,然而與此同時,愛米麗也是男權社會中的犧牲品。作為當時南方的豐碑,愛米麗可以說是充分地體現出了當時她所代表的南方貴族的門第觀念,是他們這個族群關於權利和威嚴的象征。
在小說中,提到愛米麗的破敗的老房子時,福克納的描寫細膩而逼真,他將愛米麗所住的房子描繪成了一個高檔的貴族房舍,有著四方形的大氣結構,同時也有著當時比較流行的圓形的屋頂,並且在裝飾上也十分的具有特色,體現了當時的莊嚴和肅穆。就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愛米麗的父親代表了當時的專製父權和社會中的男權中心,他對自己的女兒嚴加管教,認為自己的女兒就是代表了自己的族群的威嚴和高貴、傳統的形象及價值觀。所以,愛米麗的父親從小就對愛米麗的行為管教得十分森嚴,在愛米麗到了出嫁的年齡,她的父親甚至將所有向愛米麗求愛的男人都不同程度地拒之門外,這種行為實際上是對愛米麗的毀滅性的打擊。到了適婚年齡的愛米麗,她對愛情的向往和其他女性一樣,是活潑的,是充滿了幻想和體驗的欲望的,而父權的專製和男權中心殘忍地抑製了她的這種向往和傾向。本來有可能屬於愛米麗的婚姻和愛情都在父親的強權下付之一炬。這可以說是父權專製和男權對女性的基本要求的絕對扼殺,是造成愛米麗悲劇的主要原因之一,更是愛米麗所代表的這一類女性群體的悲劇的象征。
2.體現了女性的本性欲望
在小說中,在透露了愛米麗父親的專製和強權之後,就是對愛米麗的原始欲望的描寫與流露。青春年少的愛米麗具有活潑的性格,對愛情充滿渴望。在這個過程中,作者福克納細膩逼真地描寫了女主角愛米麗對愛情的向往和自己的本能體現,是對於女性心靈的、思維的細膩再現,是原生態的、真實的。
愛米麗這種女性欲望的表現就是暗自衝破了父親對她設置的牢籠,忠於了自己的選擇,愛米麗擁有和其他女性一樣的對於青春和愛情的向往,這種向往在父權壓迫的壓力之下,促成了愛米麗對自由生活和自我內心世界的追求。果然,她愛上了來自美國北方的工人,這個工人名叫赫默,他的性格是風趣幽默的,這種風趣幽默正好同愛米麗的傳統教育和被壓抑的人性相對,這種相對使得赫默的風趣幽默對於愛米麗來講是一種全新的、代表了愛米麗的向往和原始欲望的世界。愛米麗愛上了赫默並且瘋狂地傾注了自己的感情,這種感情的傾注和宣泄也是對於自我的本性欲望的追逐,是女性主義文學中所體現的對於女性本真欲望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