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女沙皇——葉卡特琳娜二世4
勵精圖治妄想稱霸歐亞大陸
葉卡特琳娜二世登基後第一件做的事就是獎賞政變中的有功之臣。她在頭四個月裏支出的賞錢多達80萬盧布。對支持過她的其衛軍士兵,每人發了一點賞錢,還發了價值41萬盧布的酒。士兵們左盼右盼,再也沒有得到什麼。但她對軍官和貴族卻極為大度。她給格裏戈利·奧爾洛夫5萬盧布,給達什科娃25萬盧布。校級軍官得到半年薪俸。由於國庫空虛,這些錢是逐步付清的。格裏戈利最初隻領到3000盧布。女皇還把大量士地連同18萬名農奴賜給親信們。為了感謝東正教教會的支持,她撤銷了彼得三世頒布的沒收其土地的敕令。她對一大批政變中的骨於封官加爵。潘寧得到外交大臣這一最吸引人的職位。對歸順的舊臣,她也加以任用,讓沃倫佐夫怕爵仍任樞密大臣,以獎勵他在所有大臣中帶頭公開歸順之功。她召回別斯杜捷夫,熱情地歡迎他,但卻隻封他為副樞密大臣。米尼赫元帥在政變後前來請求她寬恕並表示願意為她效勞,她沒有責備他在政變中支持彼得三世,但也沒有給他什麼職位。她覺得她應該多任用新人。
許多人埋怨她獎賞不公平。貝茨基在政變中負責向支持葉卡特琳娜的士兵發錢。他得到的獎賞隻是一條經帶和幾千盧布。有一天,他到宮裏來求見女皇。葉卡特琳娜以為他是來謝恩的。他卻長跪在地不肯起來,請求女皇當眾告訴他:她取得皇冠應歸功於誰。、、
葉卡特琳娜對這個老實人的舉動有些驚訝,但還是微笑地答道:“應該歸功於上帝的旨意和臣民的選擇。”
貝茨基聽後失望地望著她,把級帶從肩L取下。葉卡特琳娜更驚訝了,問道:“您怎麼啦?”
“我不配戴著這條經帶,因為陛下並未承認它。我認為是我建立了陛下的皇朝。發動禁衛軍的,難道不是我嗎?向周圍的人發錢的,難道不是我嗎?陛下把這些都否認了。我是個最最不幸的人。”
葉卡特琳娜戲越地對他說:
“既然您說皇冠是您給我的,那我就同意。我隻能從您手上取得皇冠。我現在委托您來裝飾皇冠。我把宮裏的珠寶交給您,您想法把皇冠裝飾得漂漂亮亮的。”
貝茨基很滿意這項任命。他工作非常認真,監督匠人把皇冠弄得非常精美。貝茨基後來一直是葉卡特琳娜的忠實助手。
葉卡特琳娜二世在情欲方麵雖然從來沒有打算掩蓋她的厚顏無恥,但在其他方麵卻十分注意樹立自己的形象,必要時她願意為贏得麵子或保全麵子而付出高昂代價。一次,她從駐法國大使戈裏津親王那裏獲悉,狄德羅由於生活桔據,想以15(MX銀幣的價格變賣他的私人藏書。她提出願出1&XX)銀幣買下他的藏書,並附加一個條件:隻要這位著名作家還健在,他的這批善本書就不離開他的屋子。她假惶惶地說:“讓一位學者與他的藏書分開,那是殘忍的。”狄德羅足不出戶便成了大沙皇的圖書館管理員,每年還另外領到1(XXX銀幣的薪俸。為了避免在支付中拖欠,葉卡特琳娜提前50年付完這筆錢。狄德羅大為驚訝,他給恩人寫了一封信:
“尊貴的公主,我匍伏在您麵前;我向您伸出雙手;我有滿腹話語要向您傾訴,但我心情緊張,心思紊亂,幹頭萬緒,簡直像孩子一樣動了感情,多少情懷鬱積心頭無法表達—…啊,葉卡特琳娜!您的統治在巴黎簡直比在聖彼得堡還強有力【”
伏爾泰在致葉卡特琳娜的信中寫道:“狄德羅、達蘭貝爾和我。我們三人都向您謹掬一瓣心香。”他還寫道:“50年前難道有人想保得到,斯基泰人有朝一日在巴黎會以如此高貴的方式獎勵被我們大家輕視的德行、科學和哲學嗎?”
而格林則這樣寫道:’‘30年來的辛勤未曾給狄德羅帶來絲毫報酬。但俄羅斯女皇在這個時候卻還清了法國的債。”一封封寫給葉卡特琳娜的信證明,她的錢花得很是地方。有些人過去視俄國為一個隻有冰封雪飄、豺狼成群的落後國家,而現在,這些人已開始在想,也許在那個遙遠的地方有一種寬宏和睿智的光芒在閃爍。狄德羅的寓所成了職業介紹所。一批批的文學家、藝術家、學者、工匠、建築師和工程師紛紛登門了解情況,並要求在聖彼得堡謀到一個工作。他把他們—一介紹給戈裏津和別茨基。葉卡特琳娜品嚐到了勝利的成果。由於這個惠而不費的姿態,她嚴然成了“歐洲的恩人”。她登基剛滿三載,就不僅統治著千百萬俄羅斯臣民,而且統治著國外那些以沉思冥想為職業的人。她成了文學和藝術的保護人,一個樂於行善的人間聖母,聖彼得堡的“小國母”。人們稱讚她眼中隻有賞識才華,而不知國界。
她上台後,急待處理的問題堆積如山,而大臣們的昏庸無能,貪得無厭,使她勵精圖治的設想無法現實。她不得不親自主持一切禦前會議和杜馬會議。在這些會上,她不留情麵地向高級官員提出問題,向那些素來懶散和習慣於按常規辦事的朝臣們提出,早晨起得再早些,把會議延續到下午。她本人每天工作12至14小時。
有一天,在杜馬會議上有人說,今後帝國的每一座城市都應有一名軍事長官…問道:“俄國有多少個城市?“舉座愕然,無人能夠回答上來。她說沒有關係,查查地圖就清楚了。但是,杜馬檔案館裏沒有俄國地圖。葉卡特琳娜笑了一下,她掏出5盧布交給一位年輕職員,讓他去科學院買一張基裏洛夫地圖。那些議員不知國情,當眾出醜,隻好脅肩館笑。她有很多機會讓他們俯首聽命。早在青年時代,她已在孟德斯鳩和伏爾泰的著作中吸取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因此可以輕而易舉地控製這幫不學無術的權貴。她推動他們,驅趕著他們工作。
從未有人像她那樣,獨處深宮時與大庭廣眾之下能拿出如此調然不同的兩副麵孔。在俄羅斯是專製君主,在法國卻是共和黨人;一方麵是捍衛農奴製的貴族,另一方麵又是熱愛自由的哲學家。她得心應手地玩弄這套兩麵派的把戲,有時讓感情說話,有時讓理智說話;忽而大談如何熱愛西方秩序,忽而強調治理俄國離不開皮鞭刀斧。
當葉卡特琳娜召集第一次杜馬會議時,被展現在她麵前的財政和社會狀況嚇壞了:主力部隊全在國外,軍隊已經8個月末發他銀,艦隊被丟棄,陸軍處於混亂狀態。預算出現1700萬盧布的負債,另有一億盧布的鈔票流通在市麵LO約20萬農民揭竿造反。在很多地方,刑獄司法可以買賣,行賄受賄盛行,舉國L下對貪汙、舞弊和執法不公怨聲載道。葉卡特琳娜意識到,必須采取斷然措施,盡快扭轉這種局麵,否則,俄羅斯帝國的前途不堪設想。在政治上,她明智地把伊利莎白和彼得三世執政時期的大部分朝臣保留下來,包括一些曾經反對過她的人;改變彼得三世的反東正教政策,把沒收教會的財產如數歸還給教會。在軍事上,她取消了前任對丹麥宣戰的打算,結束對普魯士持續七年的敵對行動,但也不同普魯士結盟。對法國。奧利地和英國采取微笑政策。在財政上,她毅然作出重大決定,取消某些人的“壟斷權”,宣布放棄占整個國家預算十三分之一的“議會基金”,即沙皇的個人預算。此兩舉,贏得了大多數朝臣和百姓的歡迎。不久又采取了一係列其他措施:建立稅製,發行公債券,提高某些稅率,最重要的是成立一個按照帝國國庫需要印刷證券的證券發行銀行。
葉卡特琳娜遵循幾條準則,作為她的治國之道,這是她在閱讀名家著作時受到啟發,以簡練的文字記錄下來的:
“我所孜孜以求的是。但願L帝托付給我的這個國家興旺昌盛。國榮我亦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