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霸主——摩根1
美國經濟霸主
——摩根
點評:
約翰·皮爾龐特·摩根是一個天才的投機家,青年時代小試牛刀倒賣咖啡發財後,果斷括手黑市證券交易所倒騰黃金狠狠地賺了一大筆。緊接著倒賣霍爾破槍,投機鐵路事業,賺錢賺到了政府頭上,令世人瞠目結舌!
渾水摸魚,亂中獲利更是摩根斂財聚財的拿手好戲。歐洲政局混亂之時,他放膽承購法國國債,繼而又承購一半的國家債券,獲取暴利口吐狂言:“以後的美國政治應該是資本家的政治!”
操縱輿論,製造新聞,搞變相壟斷,竟然把鐵路運費提高20倍!他大肆對外擴展搖身一變成為國際投資家,開創超越大英帝國的盛世。搞陰謀詭計整治競爭對手,敢於向政府叫板,迫使白宮甘拜下風,連總統也得屈服,他公然提出:“政府和法律沒法做的事,讓錢來做!”他統治下的龐大的經濟帝國達到控製美國經濟1/4之時自詡一推動美國的是我!”
摩根的話回蕩了幾個世紀。
小試牛刀倒賣咖啡
摩根家族的祖先於1600年前後從英國移到美洲。傳至摩根的祖父約瑟夫·摩根的時候,他賣掉了馬薩諸塞州的農場,到哈特福定居下來。
哈特福是紐約的一座衛星城,也是美國保險業的發源地,當時金融業繁榮,人均收入居全美第一。祖父約瑟夫最初以經營一家小咖啡館為主,但使他賺了大錢的還是保險業。
1837年4月17日,在美國康乃狄格州哈特福亡命者街的一所磚造住宅裏,約翰·皮爾龐特·摩根隊唄墜地了。皮爾龐特是他母親的姓。上小學的時候,同學們覺得他的名字太羅咦,幹脆就叫他“皮柏”。這樣,“皮柏,皮柏”就叫開了。
1854年,父親吉諾斯·摩根在銀行家皮鮑狄的邀請下,放棄了紅火的幹菜批發生意,成為其合作夥伴,舉家遷至倫敦,那年摩根17歲。皮鮑狄公司專門經營美國國債、州債、股票及國外彙兌等多項買賣,他們成功地把大量英國遊資引入資金極度匱乏的美國。
1857年,摩根在完成格廷根大學的學業後,決定到父親朋友在紐約華爾街開設的鄧肯商行去實習2年。
摩根在鄧肯商行實習期間,一次他去古巴的哈互那采購了魚、蝦、貝類及砂班等貨物。在回來的途中,他發揮了自己的冒險精神。
當時,輪船停泊在新奧爾良,他信步走過了充滿巴黎浪漫氣息的法國街,來到了嘈雜的碼頭。碼頭上,晌午的太陽烤得正熱,遠處從密西西比河下來的輪船停泊著,黑人們正忙碌著上貨、卸貨。
“哥兒們,怎麼樣?想買咖啡嗎?”一位陌生白人從後麵拍了拍摩根的肩問道。那人自我介紹說,他是往來巴西的咖啡貨船船長,受托到巴西的咖啡商那裏運來了一船咖啡。沒想到運到美國後,那個買主已破產,這個白人隻好自己推銷。如果誰願出現金,他可以以半價出售。
這位船長大約看出摩根穿戴考究,有一種有錢人的派頭,就拉他到酒館談生意。
摩根考慮了一會兒,就打定了主意買下這些咖啡。而這位船長室是就帶著咖啡樣品來的。經驗豐富的公司職員要摩根謹慎行事,價錢雖然讓人心動,但艙內的咖啡是否同樣本一樣,誰也說不準,何況,以往還發生過船員欺騙買主的事。“摩根先生,您太年輕了,誰能保證這一船咖啡的質量都是與樣品一樣呢?”他的同伴在一旁提醒道。
“我知道了,但這次是不會上當的,我們應該踐約,以免這批咖啡落入他人之手。”摩根對自己的眼力非常自信。
當鄧肯聽到這個消息,不禁嚇出一身冷汗。“這混蛋,拿鄧肯公司開玩笑嗎?去,去,把交易給我退掉,損失你自己賠償!”鄧肯嚴厲無情地衝著摩根咆哮。
麵對粗暴的鄧肯,摩根決心賭一賭。他寫信給父親,請求父親助他一臂之力。在父親的資助下,摩根還了鄧肯公司的咖啡款,並在那個請求摩根買下咖啡的人的介紹下,摩根又買下了許多船咖啡。
最終,摩根勝利了。在摩根買下這批咖啡不久,巴西咖啡遭到霜災,大幅度減產,咖啡價格上漲二三倍,摩根旗開得勝。這時,鄧肯不得不發出嘖嘖讚歎。
與鄧肯公司分道揚鑣後,在父親的幫助下,J·P·摩根在華爾街獨創了一家商行。與眾多白手起家的大財閥的發跡史一樣,摩根財產的聚斂,首先也是從投機鑽營開始的。剛剛贏得一次投機勝利的摩根,又躊躇滿誌地盤算著再一次的投機。
此時1862年,美國內戰正酣。由於北方軍隊準備不足,前線槍支彈藥十分缺乏,在摩根的眼中,這又是賺錢的好機會。他和克理姆再次合作,他們設法從華盛頓陸軍部的槍械庫裏買了5000支報廢的老式步槍,轉手以高價賣給了北方軍。北方軍危急中錯買了廢槍,損失慘重,而摩根又大賺了一筆。僥幸的是,摩根竟然沒有被查出來。J·P·摩根的事例表明:在關鍵時刻看準了孤注一擲,通常可以化危機為賺大錢的機會。但這當然要善於觀察分析市場行情,把握良機。
操縱金價獲暴利
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最初聚集了在華爾街的24位經紀人,作為證券交易所的辦公室,年租金是40元。這個交易所采取會員製,有多少會員就有多少席位,會員費是每年20元,若是新會員,入會時還要負擔一筆會員讚助金。
這個交易所簡直象一座寺院,它一天僅僅開盤一次,一旦做成了買賣,就禁止再開盤了。整個交易進程就是這麼的單調。每天早上,由所裏的頭頭負責點名,那些長期缺席的會員就隻好乖乖地被除名出營業所了。每天的收盤時間鐵定的是下午3點,就這樣晨鍾暮鼓地日複一日進行下去。
美國南北戰爭爆發以後,戰爭債券倍受青睞,因此,這種交易也做得十分紅火,這個交易所頓時身價百倍,愈來愈多的經紀人紛紛希望成為會員,會員的席位大有膨脹之勢,為了限製會員的席位,交易所開始將一些新進的經紀人排列在會員的名份之外。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不得誌的人們就聚集起來,一下狠心,在紐約另外成立一家新的交易所,同原來的那一家唱起了對台戲,這家交易所自稱“開放證券交易所”,為了提高競爭能力,他們晚上也同樣營業。
在著名的皮鮑狄公司紐約分行負責人的推薦下,摩根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裏擁有一個席位。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對紐約證券交易所有興趣。他對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態度,就同對開放證券交易所幾乎沒有什麼兩樣,那樣做隻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
對摩根和克查姆這兩位年輕的投機家而言,最使他們感興趣的是——座落在華爾街一棟又老又舊的建築物中的陰暗的地下室中的黑市交易所,因為當時大教堂的地下室,最普通的用途就是用來貯存爆炭,以備冬天取暖之用。因此,這個黑市交易所理所當然地截止了“煤炭廳”的帽子。葛萊福先生是“煤炭廳”的主持人。
“咱們先同倫敦皮鮑狄打個招呼,通過他和你的公司共同付款的方式,秘密買下400-500萬的黃金。”克查姆建議道。
“嗯…”
“黃金到手之後,將其中的一半彙往倫敦,另一半歸咱們。一旦彙款的事情泄露出去,同時查理斯敦港的北軍又戰敗的話,金價暴漲無疑,時候一到,咱們就把留下來的那一半拋售出去。”
克查姆繼續說到。
“好,就這麼辦。”
摩根決定放手大幹一場。他用暗語拍一份電報給他在倫敦的父親。在意料之中,秘密進行的計劃因為彙款而走了風聲。於是,到處都在流傳著皮鮑狄買了黃金的消息。一切正如所料的那樣,黃金價格眼見得飛漲。
“沒有任何正當理由來解釋這次金價暴漲,這次漲價根本就與軍需品、糧食、棉花等的輸出和輸入無關,而完全是一種巧合。”《紐約時報》根據調查結果報道說,“紐約的一名青年投機家——J·P摩根,是這一事件的實際操縱者。”
很幸運的是,克查姆這個名單並沒有外泄,黃金價漲到巔峰狀態時,紐約的經紀人紛紛拋售,克查姆將它們統統買下。在這時,售往倫敦的黃金價格也節節上漲。
投機鐵路大獲全勝
南北戰爭結束後,摩根的公司進一步地擴大了規模。新加入他公司的有他從前的同事——管商行的查爾斯·達布尼以及他的表弟古特溫,摩根公司也由此改為達布尼·摩根商行。摩根仍牢牢地掌握著對倫敦關係的大權,因此,他的名字雖然排在了達布尼之後,地位並不一定比他低。
1866年,摩根再次結婚了,新娘是一個名叫法蘭西絲·崔西的律師。同年生下了長女露易莎。1867年法蘭西又生下了J·P·小摩根。小摩根是摩根唯一的兒子。1870年,摩根的二女朱麗葉來到人間。3年後,即1873年,三女兒安也誕生了。
南北戰爭後不久,終於成為華爾街銀行家一員的摩根,又把目光瞄準了鐵路投機事業,因為這時各地鐵路紛紛營建已成為美國熱門。
在南北戰爭以前摩根投機咖啡而盈利不少,在一戰期間又進行槍支買賣的營生,再次牟取暴利,此時,他早已獲得了豐富的投機致富的經驗,在雲集華爾街的投機者中,他注定是要占勝所有的對手的。
喬伊·顧爾德在華爾街算是一個年輕的投機者,然而在投機業卻殺遍華爾街無敵手,厲害之極,33歲就名聲大噪。由於他買對了華盛頓鐵路以及紐約的薩拉托加地地方的伊利鐵路股票,賺取了巨額財富而成為華爾街鐵路大王之一,幾乎就與赫赫有名的康乃裏亞斯·凡德華爾特齊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