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得寵的那一段時間,馮媛表現得異常冷靜。她並不象其他失寵之人一樣,在深宮中哀怨度日,相反表現得愈發精神。
馮媛雖然輔助保太後與馮昭儀管理後宮,卻並沒象兩位娘娘一樣對後宮之人嚴厲約束,而是與後宮中人打成一片,甚至連宮女太監都混得極為稔熟,絲毫沒有以勢壓人。
後宮之人但凡有所過失,本應受到重處的,都在馮貴人的庇護下脫免責罰,俱對馮貴人心存感激之心。
文成帝與李貴人火熱相處一段時間後,熱情也慢慢消退下來。他見到馮媛把後宮打造得秩序井然,絲毫沒給皇帝惹出任何麻煩,也不由得對冷落馮媛生了愧疚之心。
文成帝自此經常宿於東西宮之間,對馮貴人和李貴人的寵信,可謂是平分秋色。
令馮儀困惑的是,馮媛就象換了一個人似的,非但不抓住機會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反而愈發大度,甚至還親自為文成帝推選了幾位才貌出眾的夫人。
沒多久,李貴人所懷皇子出世,文成帝拓跋濬給皇子起名為拓跋弘,極為喜愛。保太後聞知此事,心中甚為不喜。
她於後宮之中,召見皇帝道:“濬兒,李妃本為罪臣之妻,其所生之子,恐非我拓跋氏之後人。濬兒,可命人把拓跋弘送出宮去,貶為庶人,終身不得進京!”
文成帝極為喜歡兒子拓跋弘,又憐李貴人,哀告保太後道:“兒臣懇請太後開恩,留弘兒於宮中撫養!”
保太後執意不允,文成帝無奈,不禁神傷垂淚。他雖為皇帝,保太後常氏亦非他生母,可保太後自幼把他撫養長大,在文成帝心中與生母無異。
文成帝極為孝順,不敢忤逆太後懿旨,正欲聽從保太後之命,把拓跋弘送出宮中時,太監來報,李貴人求見太後娘娘。
李貴人哭訴於地,哀求太後放過她母子。保太後本就因為李氏進宮之時,已非處身,早就對文成帝寵幸於她頗有微詞,此時李貴人哀求,保太後如何肯依?
李貴人哭哭啼啼,轉而哀求文成帝。文成帝扶起李貴人,歎了口氣,告訴李貴人,他也不能忤逆母後懿旨。
保太後被李貴人折騰得心煩,正欲叫左右轟出李貴人之時,太監又來報知,馮貴人求見太後娘娘。
聞得馮貴人前來,李氏更是花容失色。她惴度馮貴人因為自己爭寵之因,必定在此時落井下石,心中更是驚慌。
馮貴人進得宮來,給皇帝和太後一一施禮,竟然還向與她同為貴人的李氏施了一禮。保太後見馮貴人前來,心中甚喜,命李貴人退下,她要與馮貴人敘話。
李貴人無奈,隻得跪拜太後,正欲退出時,馮媛柔聲道:“李娘娘請留步,且聽馮媛一言!”
李貴人見馮媛招呼自己,不覺一楞,呆立不動,連保太後與文成帝都大出意料。
馮媛在保太後麵前跪拜道:“太後娘娘,李妃無罪,懇請太後娘娘保全李娘娘母子,留皇子拓跋宏在宮中撫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