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行的大臣司徒崔浩是道教信徒,一向主張崇道抑佛,此時趁機進言,要求廢除佛教,以防後患。剛愎粗悍的太武帝便輕率地作出了滅佛的決定,命令把寺廟盡行拆毀,佛像、經典一概焚燒,僧尼全部坑殺,造成了中國佛教史上空前的劫難。
由於同情佛教的太子晃緩宣廢佛詔書,一部分僧人得以逃匿避難。曇曜就是因此而死裏逃生的,他是一個信仰堅定、很有操守的僧人,在對僧徒迫害最厲害的日子裏,尚貼身穿著法服,沒有片刻離身。
也就在這個最艱難的時期,曇曜遇上了西域高僧石頭陀。曇曜為石頭陀佛學造詣折服,遂拜其為師,潛心研究佛法。
石頭陀欲傳曇曜雕石鑄模之法,曇曜大為不解。曇曜道:“師令我學雜法,曇曜佛學根基尚淺,恐誤修行。”
石頭陀閉目不語,曇曜哀求再三,石頭陀方言道:“曇曜,為師令你學習雕石鑄模之法,自有道理。京城以西三十裏處,有一武州塞。氣候幹燥,多斷崖。崖壁皆為砂岩石,最適宜雕刻。為師不久將圓寂西歸,弘揚佛法之事,當由你來傳承。你習得雕石鑄模之法,當於武州塞廣開洞窟,於洞窟之中多刻佛像,以弘揚我佛大法!”
曇曜驚訝道:“師父,您常說學佛是為了出世之心,您今令我雕刻佛像,徒兒好生費解!諸佛菩薩,無生無相,師父卻欲刻佛像,豈不令世人觀佛像而入相乎?”
石頭陀淡淡地道:“中土之人,初聞佛法,尚無根基。吾欲刻佛石像,非為迷世人也。曇曜,當今天子,滅佛揚道,佛典經籍多為毀之。即若有世人生佛心,欲學佛法,又有何處可學?故為師欲刻石佛像於世,不管世間滄桑變化,石佛像猶在,佛法不滅於世。”
“世人見佛像寶相莊嚴,而起敬佛之心;由敬佛之心而生學佛之意。佛法萌於心,始有悟法機會。為師這是欲令世人先入世而出世,此佛法精妙之義也!”
曇曜聞言,猶如醍醐灌頂,膜拜頂禮。繼而言道:“師父,當今天子毀佛,開鑿石窟,工程浩大,需耗費大師金銀錢財,亦得人工數萬之眾,倘若為朝廷知之,皆死罪也!弟子愚昧,恐有負師父重托,還請師父為弟子開示!”
石頭陀閉目言道:“曇曜勿憂!為師滅度之後,佛法當盛。當今天子文治天下,如遇貴人相助,天子必重佛而詔令天下,大修佛事,石窟佛像之事何慮?”
“宮中馮氏,已封貴人,為師尚有恩於她。馮氏兄妹,幼年得遇為師出手相救,汝去相求,聞為師名號,馮氏兄妹必鼎立相助!”
曇曜訝然,石頭陀便敘說當年雍州官道破廟之中相救馮氏兄妹之事。石頭陀繼而吩咐道:“曇曜,馮貴人聰慧,日後當貴為皇後,繼而主天下。隻馮貴人若為皇後,按大魏祖製,必手鑄金人。宮中之人,如何懂得鑄模精義?故而為師傳授於你,馮貴人手鑄金人之際,你可前往求見其兄馮熙,則大事可成。馮氏兄妹得我師徒之恩,如何不於帝前力陳?如此,我佛法可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