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媛雖然因為這九年時間和文成帝拓跋濬恩愛有加而幾乎忘卻了那個曾經讓她有過一絲心動的男人李奕,但在文成帝剛死之後,急於樹立自己太後形象的確定宮中地位的馮媛,立即開始思索起能為自己所利用的人選。
她並不是完全忽略了李奕,而是因為和文成帝感情篤深,對文成帝用情專一了。李奕相貌出眾,是難得一見的美男,雖然馮媛對李奕談不上有愛,但好感還是有的。
尤其是李奕對自己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以及李奕經常傻傻地注視著自己,這讓馮媛迅速判斷出了,李奕正是她設計闖火海最合適的人選。
文成帝死後進行累犬護駕儀式的那天,李奕是宿衛中郎將,負責禁衛皇親國戚與文武百官的安全,因而他不必象其他人那樣下跪。更主要的是,馮媛料定李奕便會利用職務之便,站在自己身後,這樣,李奕就有能力和時間在第一時間搶救出太後。
事情的發展果如馮媛所料,一直關注馮太後的李奕,見到馮太後突然起身撲向火海,心中大驚,不由思索上前一把抱住馮太後,把她從火海中拉了出來。
當馮太後被李奕擁入懷中之時,李奕那寬闊的胸膛,粗壯有力的臂膀以及身上透著汗水的男人味,讓馮太後瞬間起了一種難以言喻的奇妙感覺。
畢竟此時的馮太後才二十三歲,正當青春年少,而且馮太後天生欲望強烈,喜好巫山雲雨,文成帝死後,她將孤身一人,而不能如普通農婦一樣改嫁,這讓馮太後心中憂傷之極。
在李奕抱住她的那一霎那,馮太後與李奕四目相對。馮太後從李奕的眼中,看出了這位美男對自己的無盡情義。這短短的一瞬間,就注定了李奕即將成為新守寡的馮太後的秘密情-人。
待李奕救下太後,眾人方才如夢初醒,紛紛擁上前來,關注太後的傷勢。禦醫檢查了一番,鬆了口氣,告訴皇親國戚與眾大臣,讓他們勿慌,太後隻是讓烈火灼傷了手臂,並無大礙。
文武百官齊齊跪地,歌頌太後的美德。馮媛這一躍,在百官心中豎立了無比的威望。
馮太後於宮中養傷之時,令其兄昌黎王馮熙四處刺探諸王動靜,終於探得濮陽王閭若文,征西大將軍、永昌王拓跋仁、車騎大將軍、樂平王拓跋拔暗中調動軍馬,互相勾結,意欲謀反。
然三王雖已露反相,卻無真憑實據,馮媛亦不能代帝誅殺三王。若強行下旨,恐逼反三王,天下之人反同情三王而為援,則朝廷危矣。三王也因沒做好充分的準備,亦不敢貿然起後。
幾方勢力在暗中博弈,誰掌握了主動,誰就可能贏得天下。對於馮太後來說,當務之急是拉攏人心,使之盡忠於朝廷。
新立的獻文帝年幼,勢單力薄,馮太後認為當務之急是提拔一批他能夠充分信賴的官員,支持她的尚書、西平王源賀改封隴西王、南部尚書陸麗被封為平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