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獻文起疑(1 / 2)

可憐忠勇耿直的殿中尚書拓跋鬱,就這樣被乙渾矯詔設計引入禁宮殺之。聽得宮中喊殺聲起,不禁讓獻文帝心中生疑。

獻文帝差身邊太監探之,太監回報獻文帝,言乙渾於禁宮之中殺了殿中尚書拓跋鬱。獻文帝聞言大驚,急召乙渾問之。

乙渾拜於獻文帝前言道:“皇上,殿中尚書拓跋鬱掌宿衛禦林之兵,卻起不臣之心。適才拓跋鬱帶兵強闖禁宮欲弑帝而自立,臣乙渾拚死護駕,已殺之。”

獻文帝年齡雖然不大,然其天性聰穎,又熟讀諸子百家,精通典史,更得馮太後視若親生,授其帝王之術,此刻已然胸有大略,遠非尋常孩童。

獻文帝拓跋弘素知殿中尚書拓跋鬱忠勇耿直之名,決不信拓跋鬱有謀反之心。更讓他心疑的是,既是拓跋鬱帶兵殺入禁宮,緣何喊殺之聲一會即滅?再者,若論兵力,在京師之內,拓跋鬱之權遠勝乙渾,怎會被乙渾所殺?

憶起前朝三國魏晉時期,多有權臣篡帝之事,獻文帝拓跋弘此刻對乙渾已然心生警覺。他故意以言試道:“太尉大人既殺拓跋鬱,然殿中尚書一職尤為重要,聯雖居喪於深宮,明日早朝之時,欲請母後同往,共議殿中尚書之職由何人擔之!”

乙渾聞言,心中暗驚。若讓皇帝與太後同往朝堂,則自己矯詔自封丞相之事及矯詔殺大臣之事,盡為帝後所知。若帝後知之,必殺乙渾,而此時他尚未做好任何準備,沒有把握對付皇帝與太後。

乙渾跪奏道:“皇上居喪,不宜前往朝堂之上。殿中尚書一職,微臣已有主意。安遠將軍賈秀,多有戰功,對朝廷忠心耿耿,可任殿中尚書之職!”

乙渾心中懼怕,欲用言語阻止獻文帝上朝。獻文帝雖然年幼,卻已察乙渾之心。他暗思此必是乙渾弄權,阻隔內外。或許自己居喪、太後養傷期間,朝堂之上不知發生了多少大事,而自己與太後卻蒙在鼓裏。

他心念至此,已對乙渾警覺之至。然獻文帝見到乙渾雖然惶恐,卻眼露凶光,心下尋思:“若乙渾果有不臣之心,隻恐朝堂之上,暗與乙渾勾結之人甚多,其勢已盛。若此刻公然質疑乙渾,恐逼其反,隻怕乙渾狗急跳牆,禍及自己與太後,則大魏休矣!”

獻文帝拓跋弘眼珠一轉,心中已經有了主意,他欲裝懵懂無知,以慢乙渾之心,而後圖之。獻文帝遂麵露欣喜之色道:“太尉忠勇,已殺謀反之賊,聯心已安。太尉大人既言安遠將軍賈秀可當殿中尚書一職,聯亦準之。太尉大人,拓跋鬱既反,聯命汝起詔,即滅拓跋鬱三族,以警天下!”

乙渾大喜,山呼萬歲,自出宮派賈秀奉皇帝詔,誅殺拓跋鬱三族。

乙渾走後,獻文帝趕緊起身,直至宮門。禁衛之士見皇帝駕臨,齊齊跪拜而迎。獻文帝故作欲出宮至禦花園遊玩,統兵宿衛之將跪道:“太尉大人有言,皇上居喪,不宜出宮。”

獻文帝心中更是明白,亦不多言,直奔太後寢宮。時馮太後與李奕郎情妾意,早已密不可分,時間一久,更是不再避諱如初。李奕常宿於太後宮中而不回,宮人盡知,隻瞞於獻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