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關鍵人物(1 / 2)

馮太後經過精心考慮後,定下的第四策就是尋找一個可靠的人聯絡內外,把太後要誅殺乙渾的絕密消息透露給對皇室忠心耿耿的人,內外齊心協力,防止乙渾調動各路兵馬公然造反。

這個人非常重要,若馮太後看走眼,那事泄,勢必適其反,逼得乙渾早日反叛,獻文帝與馮太後性命堪憂,大魏國必亡。這是個極具風險的賭注,馮太後在經曆了內心的各種煎熬後,終於想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下定了決心。

這個人選,便是馮太後的胞兄馮熙。由於馮太後之父馮郎戎馬出身,故馮熙年幼時,便在父親馮郎的悉心調教下,就練得弓馬嫻熟。

馮熙的叔叔馮邈出征柔然,受奸人所害,孤軍深入,糧草斷絕,又佞臣在太武帝拓跋燾麵前言馮邈在陣前投敵,惹得太武帝大怒,在司徒崔浩與中常侍宗愛的蠱惑下,下旨誅滅馮氏三族。

馮邈得知兄長滿門男丁盡誅,女眷罰沒為奴後,不勝憤怒,在內外憂患交迫之下,不得已投靠了柔然。馮郎遭遇滅門時,馮熙雖然弓馬嫻熟,卻因年幼,亦不能敵宿衛禦林軍,又兼馮朗忠君,寧死而不反叛,幸得西域高僧石頭陀和花木蘭之父花弧相救迪,這才免於一死。

石頭陀把馮熙帶到了當年馮朗手下一偏將處安身,在羌氐中,馮熙因為相貌英俊,機智聰敏,又頗具俠義之風,因此,當地的許多能人異士人都願意追隨他。

馮熙年長後,偷偷回到長安,拜師學習《孝經》、《論語》,又學會了兵法與五行。這使得馮熙不但有較高的文化修養,更具備了非凡的思辨能力,機智過人。

馮熙在戴罪之身馮蕩江湖之際,喜歡好交朋友。他為人豪爽,凡事不拘小節,不問英雄出,三教九流的人都願意結交。這個太重要。

這點個性,對於馮熙能在外躲藏這麼多年,而沒被朝廷抓獲相當重要。因為當年馮朗被滿門抄斬之時,他雖然得花弧和石頭陀相助,僥幸逃出,但朝廷也發下了海捕文書,整個大魏境內都在通緝他。

那時的北魏,人口不多,更不具備人口的流動性。若某地來一生人,都會引起當地人注目。若有人認出他是潛逃的朝廷欽犯,密告當地官府,馮熙必然被擒。

正因為馮熙天性喜歡結交朋友,為人豪爽俠義,所以每到一地,就得結交許多當地的有識之士和奇人異士,幾乎到處都能有人願拚命保護他的安全,故馮熙一直潛逃在外而沒被朝廷抓獲問罪。

直到十年之後,與馮熙一起為花弧和西域高僧石頭陀所救的妹妹馮媛,被花弧舍命送入了大魏皇宮之中,交給了她的姑媽馮昭儀。在她姑媽馮照儀的悉心培養和照顧之下,馮媛逐漸出落成一個貌美如花、才氣橫溢的大姑娘。

在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後,馮媛在姑媽馮昭儀、保太後常氏的大力支持下,又得朝廷重臣陸麗提議,成為了文成帝拓跋濬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