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正熙1(2 / 3)

然而,在張勉執政期間,人民絲毫未能改善貧困的生活,國家經濟狀況依然蕭條,甚至比李承晚時期更為糟糕。“反對外來勢力幹涉內政”、“要求民主”、“要求保障生存權利”、“要求南北統一”的呼聲越來越高。示威、遊行、集會接連不斷。1961年3月,漢城市兩萬餘名學生和市民舉行集會,紀念“三·一”反日運動46周年,並旗幟鮮明地提出了“美國佬滾出去”、“張勉政府下台”的戰鬥口號。4月19日,推翻李承晚政權學生起義一周年這一天,南朝鮮全境大、中城市舉行隆重紀念集會和遊行活動,僅在漢城,就有10萬學生和市民參加。會上提出“促進南北交流”、“實現和平統一”的口號。5月5日,漢城大學“民族統一學生聯盟”舉行集會,倡議南北方學生5月20日在板門店召開南北學生聯席會議。倡議得到了各階層民眾與各革新政黨及民主人士的熱烈歡迎與積極支持,更得到了南北朝鮮學生的一致讚同。於是,南朝鮮學生決定派遣10萬學生參加這一具有曆史意義的“南北學生和平統一誓師大會”。

“軟弱”的張勉政府對政局已完全束手無策了。美國在南朝鮮的殖民統治受到了嚴重威脅。

1961年1月上台的肯尼迪政府,下決心要扭轉南朝鮮瀕臨崩潰的局勢,決定以軍人政治來實現對南朝鮮的長期統治。中央情報局負責在南朝鮮物色“新的鐵腕人物”,策動軍事政變取代張勉政府。

早在肯尼迪上台前,樸正熙與他的侄女婿金鍾泌就已經在密切觀察,窺測方向,伺機發動政變。金鍾泌也是陸軍士官學校出身,是位野心勃勃的少壯派代表。1960年9月10日晚,樸正熙。金鍾泌等9人,在漢城退溪路“忠武壯”飯店秘密策劃軍事政變。10月9日,在樸正熙支持下,又在漢城新堂洞樸家進行了第二次密謀。1961年初,這批人就與美國中央情報局掛上了鉤。

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直接操縱下,這批人開始在陸軍本部。第30、33預備師、第六軍炮兵團、第一傘兵團等後備部隊和海軍陸戰隊擴充勢力,發展力量。樸正熙還親自出麵拉攏漢城光明印刷所經理李學謙等,準備印刷“政變成功”後的布告、檄文,並安排起事之日用飛機在漢城、大邱、大田、釜山等大城市散發。

5月16日,零點。各政變部隊負責人以“烽火作點”為代號,佯裝演習,調動軍隊,直逼漢城。淩晨3點,正在睡夢中的漢城市民被一陣接一陣的槍聲驚醒。此時,樸正熙、金鍾泌已帶領6000名“敢死隊”隊員順利渡過漢江橋,進人了市中心,並迅速占領了政府、國會大廈和廣播電台。6點,宣告政變成功。當大上午,宣布“緊急戒嚴令”,凍結財政金融,封鎖漢城機場與車站。下午,下令解散國會,禁止一切政黨、社會團體的政治活動,逮捕所有內閣成員。17日下午,40萬前線部隊聲明支持軍事政權。18日,張勉內閣被迫辭職,“第二共和國”僅曆時9個月就宣告破產了。

政變成功後,樸正熙就開始著手新的政權建設。組成了由清一色的軍人擔任委員的最高權力機構“國家重建最高委員會”。他並沒有急著坐上總統寶座,而是繼續讓尹譜善任名義上的』總統,讓親美的原陸軍參謀長張都被兼任“國家重建最高委員會”主席、國務總理和國防部長,先穩住美國,拉攏在國內軍界、政界有較高威望的軍人。自己隻在最高委員會掛個副主席的名,“挾天子以令諸侯”,穩步實現著他的計劃。

樸正熙把全部軍政要職都交給了張都被,使張都成為他出力賣命。一方麵,他又利用張都瘓在軍、政界的較高望下令前錢及後備部隊支持他的軍事政變,從而站穩了腳根。樸正熙要實現他的下一步計劃了。1961年6月,他免除了張都成的軍職。7月,又撤掉了張都成的其餘職務,並誣陷他與謀殺樸正熙案件有關,把張抓進了監獄。接著,張勉、張都被派的三個集團軍司令和40多名高級將領,或被撤職,或被逮捕。樸正熙自任“國家重建最高委員會”主席,完全操縱軍政大權。從此,開始了他兩年半的軍事統治時期d

短短一個月,樸正熙就頒布了“國家重建特別措施法”,廢除了原憲法。還解散了國會及所有政黨和社會團體,禁止一切政治活動,封閉言論、出版機構。並宣布“反共”為國策,大批屠殺革新勢力、進步學生和其他愛國誌上。軍、警、特務布滿了漢城的每一個角落,漢城上空彌漫了法西斯的恐怖氣氛。10萬餘人遭逮捕、監禁或殺害。主張南北和平統一的學生組織和“社會黨”、’社會大眾黨”二“民族自主統一中央協議會”等革新勢力的主要成員都被處以極刑。其中“社會黨”委員長崔謹愚、“社會大眾黨”政治委員李勳求等愛國進步人士,都慘遭殺害。

不久,樸正熙又頒布了限製政治活動的“政治活動淨化法”迫使尹譜善辭掉了名義總統的職務。1962年3月20日,樸正熙當上了代理總統。

樸正熙一上台就開始了他的“鐵腕”政策。政治上,他解散了15個政黨、247個社會團體,剝奪了4300餘名親美政客的政治權力並把他們都管製了起來。軍事上,3300餘名中、高級軍官被清除,其中包括兩個軍團司令在內的80餘名將級軍官,代替他們的是互萬多名樸正熙信任的軍官。這樣,從軍事部門到人事部門,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組織都充斥了他的嫡係人馬。為了加強法西斯統治,樸正熙還命令金鍾泌創建了南朝鮮中央情報部,本部成員就達3萬人,每年耗資3億至4億美元。另外還有40萬職業特務和外圍密探組成的寵大特務機構。經濟上,沒收了所有國營企業,派遣了3000餘名嫡係軍人接管了全部官僚企業。

樸正熙的一係列作法,使美國強烈地意識到樸正熙這個人是個難以製服的野心家,必須采取措施。

軍人與政治攪在一起,長期下去,偽軍有被拖人政治鬥爭而引起武裝衝突的危險。加之樸正熙一套穩固自己地位的作法,直接或間接地觸動並損害了美國對南朝鮮的殖民統治。因此,美國幾次逼樸“還政於民”,由“軍政”變為“民政”。趁此機會,親美的政客們舉行集會,極力反對樸正熙軍事獨裁統治。

由於美國的幹涉,親美的老政客開始活動,連樸正熙軍事集團內部的李周一、金東河等實力派也從中分裂出來,與前總理宋堯讚等人一起,準備組織反撲政變。

內外的壓力使得樸正熙不得不讓步。為了緩解與美國、南朝鮮親美政客的矛盾,緩和人民對軍事政權的不滿和反抗,樸正熙同意采取國民投票方式通過新憲法,並許諾於1963年3月舉行總統選舉,“還政於民”。

樸正熙不愧為一個漂亮的陰謀家。他曾多次言辭懇切地表示,自己無意參加』總統競選,一旦革命任務完成,他還要回到本職崗位上去。1963年2月27日,樸正熙還在一次群眾大會上發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說,再一次申說自己無意競選總統。並說“希望以後再也不要出現象我這樣不幸的軍人”,他賭咒發誓,聲淚俱下,與會群眾都被弄得目瞪口呆,甚至被他感動得掉下淚來,以為他要痛改前非了。這番“出色的表演”、漂亮的言辭隻不過是補正熙的“障眼法”。

群眾大會一結束,樸正熙就召集軍師以上將領145人開會。

緊接著,一項由國防部長、陸、海、空三軍參謀長和海軍陸戰隊司令分別發表的聲明出台了,他們一致強烈要求樸正熙延長軍事政權的統治。

由樸正熙的親自串連,參加“五·一六”軍事政變的主體勢力、陸軍士官學校第八期畢業生等組成了一支“將軍示威”隊,湧至“青瓦台”總統府,要求樸正熙延長軍政,參加總統競選。

3月16日,樸正熙作出一副感激而又無可奈何的樣子又出現了,宣布:“我本來不想參加總統競選,但看到軍內兄弟如此懇切地要求,所以我不得不違心地參加下屆的總統競選。”

實際上,樸正熙早在1962年12月新憲法公布後就著手準備競選了。他下令金鍾泌辭去中央情報部部長職務,全力以赴籌備新的執政黨“民主共和黨”,發展樸正熙、金鍾泌的嫡係人馬人黨,為新的“還政於民”積極籌備,為樸正熙順利登上總統寶座鋪平道路。再看在野勢力,雖然從新憲法公布之日起可以籌建政黨,但是他們已被補正熙剝奪了為時6年的政治活動權力,不用說推薦總統候選人,就連找一個籌建新黨的發起人也不可能。

10月15日,總統選舉。

樸正熙得到470多萬張選票,僅超出新民黨候選人尹譜善15萬張,驚險過關。

12月17日,西裝革履的樸正熙宣誓就任總統。從此,揭開了“第三共和國”的序幕。

反樸風暴——喪鍾為他而敲

樸正熙雖然就任了總統,但是他仍不滿足。他想達到“終生總統”的美夢,他也想擁有至高無上沒有一點束縛的權力,像古代的皇帝那樣。人心是不足的,所以他要發動政變。1972年10月17日,樸正熙發動稱作“十月維新”的政變,來促使他向那無邊的權力伸手。

10月17日清晨,清亮的警笛響徹南朝鮮全境,總統以“南侵威脅”為借口頒布“緊急戒嚴令”。國會被解散,各政黨、社會團體的一切政治活動被禁止,所有的大學都被關閉,新聞、廣播、電視被管製。漢城和各大城市進駐了坦克和裝甲車,公共場所布滿了陰雲。南朝鮮全境布滿了軍隊。

10月27日,“憲法修改方案”公布,並於門月21日交付“國民投票”表決。12月23日,根據新憲法,由“統一主體國民會議”重新選舉樸正熙為總統。

“維新政變”的成功使樸正熙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建立了法西斯獨裁體製,叫做“維新體製”或“第四共和國”。

樸正熙的權力再次擴大了。他通過“法律”“製度”維護竊取來的“終身總統”寶座。操縱了由3359名代議員組成的“統一主體國民會議”。在後來的1978年7月6日的選舉中,他再次當選總統。

依據“維新憲法”,總統行使“修改憲法發動權”,有權解散國會,禁止政黨活動,宣布“非常戒嚴令”和“緊急措施”。這樣,樸正熙身兼立法、行政與司法三權於一身,大權獨攬,成為至高無上的獨裁者。

新憲法還規定:國會議員的1/3由總統提名經由“統一主體國民會議”表決通過產生,任期3年。另外1/3可由樸正熙的民主共和黨國會議員爭得。這樣,樸正熙就保證了國會中2/3的多數。可以說牢牢控製住了國會,可算得上“勝券在握”了。

如此以來,樸正熙可以通過這一套“維新體製”隨心所欲地統治南朝鮮人民了。

然而,獨裁者的暴政永遠不得民心。‘樸正熙的獨裁統治引起了人民的極大不滿。在1978年的國會議員選舉中,主要代表中小企業、小商販、手工業者、城市中下層群眾以及被李承晚、樸正熙所排擠的親美的老政客利益的新民黨,出人意料的獲得了32·8%的選票,超過了樸正熙的民主共和黨所得的票數。在漢城,新民黨候選人得選票158萬張,竟超出共和黨一倍。在南朝鮮的第二大城市釜山,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在野黨勢力日益擴大,人民的支持更加鼓舞了新民黨等在野黨的士氣,增強了反樸的信心。

金泳三,是新民黨內“革新勢力”的代表。從他那副笑眯眯的娃娃臉上怎麼也看不出他是個精明活躍的政壇鬥士。他1927年12月出生了慶尚南道巨濟郡的富裕家庭。1951年漢城大學哲學係畢業後任國務總理秘書。27歲參加國會議員選舉,一舉成名,並連任七屆國會議員。1960年,金泳三加人新民黨,第二年任該黨青年部長。樸正熙發動政變後,他被剝奪了政治活動的權利。1974年8月他擔任新民黨總裁。1975年,針對樸正熙的法西斯獨裁統治,金泳三提出“修改維新憲法為生存的唯一途徑”的口號,掀起黨內外的反樸鬥爭。長期在釜山一帶進行反撲活動。1979年,金泳三擊敗了妥協派頭目子李哲承當選為新的總裁。隨後,他就聘請反樸知名人士尹譜善、金大中為新民黨顧問,整頓新民黨的領導核心,加強黨內“革新派”建設,並提出廢除“維新憲法”,拯救民生,實現南北對話等進步主張。曾被樸正熙集團不斷打擊的新民黨逐漸從分裂、混亂的狀態中解脫出來,被排擠、壓製的“革新勢力”及其代表金泳三、金大中的地位逐漸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