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3年高考作文閱卷手記之——江西卷(1 / 2)

2013年高考作文閱卷手記之——江西卷

考試加油站

作者:趙小和

真題回放

閱讀下麵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一段時間以來,“中學生有三怕,奧數、英文、周樹人”成了校園流行語。實際情況是,有些同學有這“三怕”(或其中“一怕”“二怕”),有些同學不但不怕反倒喜歡。

你對上述“怕”或“不怕”(含喜歡)有何體驗或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考題解析

今年江西卷與2009年考題如出一轍,命題人都在努力糾正議論文假大空寫作現象。大部分考生選擇寫議論文。議論文寫作,在平時的教學或者寫作中往往會圍繞材料進行展開聯想,進行發散思維。這種傾向愈演愈烈,呈現假大空趨勢,甚至很多教師與考生準備了不少備考母題與母題素材來應對議論文寫作。這種導向使得考生寫作時容易脫離材料,或者從材料中生硬地拔出一個母題與平時積累相對應。積習難返也就直接導致該考題隻有30分左右的平均分(評分細則——“三個怕的對象(奧數,英語,周樹人)都沒有涉及的,分數在及格以下。”)。議論文從來就要就事論事的,這個事就是中心。考題材料下的中心有兩類,一類是具體的、不可拓展的;一類是模糊的、可以拓展的。本考題“你對上述‘怕’或‘不怕’(含喜歡)有何體驗或思考”內容,和該省2009年考題“獸首拍賣”材料中關鍵語“你對蔡銘超的行為有什麼看法”如出一轍,中心都是受限的,隻能圍繞具體的問題“三個怕”或“不怕”(含喜歡)來回答,切不可拓展聯想。

從閱卷情況來看,因考生過度拓展聯想而導致議論文得高分屈指可數。正確的立意應當是就事論事。考生寫作時不能脫離奧數、英語、周樹人,隻談“怕”與“不怕”;用來佐證的素材也應當是這些領域的,而不能使用諸如李娜不怕莎拉波娃、劉偉不怕殘缺、劉和珍不懼反動政府……考生針對“奧數、英文、周樹人”中的自己最熟悉的任何一點或者兩點、三點,可以進行反思和批判(談“怕”),也可以表示自己的讚同和擁護(談“不怕”或者“喜歡”)。比如寫反思,可批判喜歡奧數並不是真正喜歡,而喜歡的是奧數加分;可以反思教育被套上了固定的“馬籠頭”;比如寫喜歡英語,可寫師夷長技以自強。寫議論文一定要注意,不可脫離“三個不怕”或“不怕”(含喜歡)的範圍,所有的體會都必須從“三個不怕”或“不怕”(含喜歡)中來,不可拔得過高。

如果寫記敘文,可以從發展的角度來審視:1.從原來的“不怕”到後來的“怕”,讓人有諸多思考。2.從原來的“怕”到後來的“不怕”,也能給人許多思悟,如學習方法、意誌、精神、品質等。也可采用一定的技巧來提分,當大部分考生采用第一人稱書寫自我經曆時,可以采用第三人稱,書寫父輩爺爺輩經曆;當大部分考生僅僅單純寫學科相關經曆時,可將學科相關經曆與親情友情等結合起來,讓敘述複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