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百傳十大將軍二、兵家鼻祖——孫武1(1 / 3)

世界名人百傳十大將軍二、兵家鼻祖——孫武1

世界名人百傳十大將軍世界名人百傳十大將軍1.出身軍事世家

孫武的遠祖其實並不姓孫,而是姓陳。是春秋時期陳國公子陳完的後代。

孫武的遠祖是有著皇室血統的虞舜後代虞閼父,當時他是周朝的陶正,也就是負責整個朝廷陶器製作的官職。

由於虞閼父製造技術精湛,德高望重,備受人們的愛戴,也得到了周武王的賞識。

於是,周武王把自己的長女許給虞閼父的兒子滿為妻,而且把刈蒿一帶,即今河南淮陽的土地封給他,建立陳國。

陳國的領域,包括今河南的東部及安徽的北部,國都是陳,在今天的河南淮陽一帶。

此後,虞閼父因為被封在陳地,所建的方國也叫陳國,他的子孫後代也以國名為姓氏,即姓陳。

當時,政治、經濟的空前發展,打破了原有的國、野區劃,井田的土地製度模式、奴隸製的政治體係此時瓦解。

最為強大的周朝統一了王權,這時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出現了曆史上的一個和平時期。

公元前734年,鄭莊公首先打敗了企圖造反的弟弟大叔段,以求加強自己的權利,鞏固自己的政權。之後,鄭莊公又聯合了齊、魯等小國兼並了許國。

鄭國的勢力一時空前強大,成為眾諸侯國親近的對象,先後就有魯、宋、齊等國來獻媚,更加助長鄭國獨霸王室的野心。

公元前707年,強大的鄭國與本來占有主要地位的周王朝的矛盾激化,雙方兵刃相見,戰火熊熊,一場大戰即將爆發。

這時,陳國不得不聽從周王的調遣,也聯合了周邊的蔡、衛等國的軍隊一起,在周王的領導下討伐鄭國。

周鄭在繕葛即今河南長葛縣展開了激烈的戰爭,但由於周鄭雙方力量懸殊,隻能以周的慘敗而告終。

這一戰,不僅標誌著周王權的徹底淪落,也為春秋時期諸侯的激烈爭霸拉開了序幕。

不久之後,先後崛起了齊、秦、晉、楚等較強的諸侯國,他們勵精圖治,積極從事霸業。

當陳國君位傳至陳桓公時,陳國發生了內亂。陳桓公的弟弟殺了兄長陳桓公,篡奪了君位,自立為王,史稱陳厲公。

公元前705年秋,這一天秋高氣爽,晴空萬裏,晴好的天氣並沒有讓陳國的第十二代君王陳厲公心情舒暢。

想想陳國在繕葛的慘敗,想想目前中原迅速崛起的齊、秦、晉、楚,都虎視眈眈地盯著對方,隨時準備吞掉對方的土地,如此險惡的形勢,怎能不叫人憂心忡忡?

就在這時,陳厲公的兒子誕生了。

在這個動蕩不安、戰爭頻繁的時代,不知自己這個兒子的誕生是喜是憂?

陳厲公雖不知這個兒子將來的命運如何,可依然對他愛如至寶。

在為兒子慶祝生日的時候,陳厲公不像以往為王子慶生日那樣有喜慶的音樂、美麗的煙花,而是擺香設壇,祭祀祖先,群臣朝賀,祭祀了幾天幾夜。

一天,周朝的太史,也就是掌管王室文件起草、諸侯大夫策命、史書整理編纂的世襲官職,途經陳國,看到陳國如此隆重祭掃,就進上表示祝賀。

由於太史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曆法、祭祀占卜等項工作,陳厲公想借此詢問一下兒子的將來。

周太史起卦占卜,結果令所有的人大喜。

因為周太史非常高興地告訴陳厲公說:“貴公子是富貴命,可用之才,且將來他的子孫還有做國君的可能。”

陳厲公大喜,他將兒子取名為完,字敬仲。陳完長大後,才華橫溢,風度翩翩,做事有禮有節,謙虛謹慎。

幾年後,陳桓公的小兒子陳林替父報仇,殺害了陳厲公一家。在這一場災變中,陳完僥幸逃過一劫。

不久之後,陳林即位,也就是陳宣公,他的長子禦寇被封為太子,準備將來接替他的王位。

公元前672年,陳宣公的寵妃為他生了一個兒子。為討好寵妃,陳宣公廢嫡立庶,另立寵妃生的兒子為太子。

太子禦寇十分不滿,野心勃勃,預謀造反,以奪皇位。不料造反失敗,反而被父親殺死。

陳完是陳厲公的大兒子,又是太子禦寇生前的知己好友,在太子被殺後,他預感到大禍即將殃及自己,甚至很可能有生命危險。

陳完認為:自己如果繼續留在陳國,即使幸免逃過這一劫,以後也隻會受欺受辱,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陳完目睹在爭霸中原的角逐中,齊桓公不計前嫌,重用和自己有一箭之仇的管仲為相,君臣同心,勵精圖治,對內整頓朝政,銳意改革,對外尊王攘夷,廣納人才。

陳完到達齊國後,齊桓公見他儀表堂堂,言談不俗,頗有經天緯地之才,而且陳完又是陳國的公子,虞舜的後代,於是齊桓公打算聘他為客卿,也就是當齊桓公非齊裔的高級幕僚。

但是陳完不願意作客卿,所以他就非常謙遜地謝絕了。齊桓公也沒有勉強,就讓他擔任了管理全國所有的手工製造業的官員,陳完答應了。

陳完在齊國,講仁守義,辦事得體,表現出很高的道德修養。

由於陳完出色的工作和絕佳的人品,齊桓公便賜給他一些田莊,就是在這個時候,陳完開始改姓田。

陳完之所以這麼作為,出於三方麵的原因:一則為了隱姓避難,二則為了表示對齊桓公賜封田莊的感激,三則當時陳、田二字的讀音差不多,所以改陳完為田完。

田完後來娶了齊國大夫懿仲的女兒為妻,家世逐漸興旺起來,富貴盈門,成為齊國的望族。

田完的兒子名叫田稚,田稚的兒子叫田湣,田湣的兒子是田文子,田文子的兒子就是田桓子,他和自己的父親文子都侍奉齊莊公。

田桓子繼承了田氏家族尚武的遺風,勇武異常,力大無比,受到齊莊公的寵愛和器重。

公元前549年,晉國勢力強大,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在平陽發動戰爭,攻打齊國。

就在齊國麵臨危急的時刻,作為主要將領,田桓子冒著生命危險求助於楚國,終於說服楚國出兵。

之後,齊國聯合楚國,跟晉國在棘澤展開了激烈的戰爭。田桓子親自指揮,發揮了自己高超的軍事才能,使晉軍慘敗。

公元前532年,田桓子又率軍討伐欒氏、高氏。

當時齊國有田、鮑、欒、高四大族姓,但欒氏、高氏最是貪婪無厭,吃喝玩樂,欺負百姓,霸占民地,不得人心,百姓對他們恨之入骨。

田桓子把他們驅逐出齊國之後,百姓安居樂業,也鞏固了自己勢力。

當然,田桓子這麼做不僅是為百姓除害,擴大自己的勢力,也可以收攬民心。

同時,田桓子充分發揮自己的政治領導才能,注意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順應百姓的意願,有效地分化孤立一些舊的勢力。

田桓子取得了全麵的勝利,不僅鞏固了齊國的政權,也擴大了自己的聲譽,得到了君王的讚賞。

田桓子一直當到了大夫的職位,後來,齊莊公還把齊國的莒邑分封給了他。

田桓子有三個兒子:田開、田乞和田書。田開沒有官職,是個平民布衣,他一生主要在柏寢台活動,曾經為齊景公登台鼓琴,是齊國有名的樂師。

田乞為齊景公時的大夫,後為宰相。而田書卻繼承了父親統兵禦眾、戰勝攻取的才能。

田桓子視兒子們為掌上明珠,特別是田乞和田書,一人從文,一人善武,各展千秋,成為齊國政壇上最為活躍的力量。

田氏兄弟盡全部的能力輔佐齊景公。齊景公雖然其貌不揚,但善於搜集人才,非常重視有能力的人才。

田乞是最初侍奉齊景公,後來又成為齊悼公時的國相。他執政期間,為了增加自己的實力,與淫侈殘暴的國君爭民,便采取了與國君相反的執政辦法。

在向民眾收取賦稅時,田乞故意用小鬥,而在向民眾放貸時,卻故意用大鬥。

當時齊國的土特產如樹木、魚、鹽、蜃、蛤等,在市場上的價格也都很便宜,這讓當時的平民百姓得到了很多實惠。

田家暗中對人民施行的德政,得到人民的擁護。於是民眾像流水般地歸附田氏門下,連其他地方的人也投奔到了齊國,從而壯大了田氏的力量,田氏家族日益強盛。

田書的兒子田憑,在齊景公的時候當上了卿這樣的大官。當時田桓子、田書、田憑,祖孫三代同在朝中為官,而且都是地位顯赫,權傾一時。

2.田家又添新丁

公元前552年,齊國的都城臨淄已發展成一個人口眾多,士、農、工、商各業興旺的城市。

臨淄城西北角有一座高牆大院,建築古樸典雅。這裏就是老將軍田書的家。

這一天,田家的主仆都顯得格外興奮,出出進進,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笑容。

原來,是五旬開外的田書將軍喜得孫子,這對於一個世代居官的貴族家庭來說,可是一個大事。

田書戎馬一生,為齊國在疆場上奮戰了幾十年。最近,齊國與周邊諸國之間的戰爭烽煙好不容易熄滅了,他在家守著獨生兒子田憑,過了幾年平靜的日子。

這時的田書,一心盼望獨生子田憑早日有個兒子,這樣自己就可以安逸地過幾年孫兒繞膝的幸福生活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田書幾十年來殫精竭慮創建的功業和豐厚家產,不能後繼無人啊!

兒媳婦沒有辜負公婆的期盼,經過十月懷胎,終於生了個大胖小子。於是,田府上下幾百口人丁為這樁喜事忙得不亦樂乎!

不過這時候,田書和他的兒子田憑還沒有從朝中回家,所以還不知道自己家裏又添新丁的事。

一直到當天的傍晚時分,他們父子才忙完了自己一天的公務,然後兩個人才從朝廷中走出來。

父子兩個人還沒坐上自己的馬車,就看到自己家裏的仆人田二在大門外張望,一看兩人出來,趕忙跪下磕頭施禮。

田書問田二說:“有什麼事,這麼著急?”

Tip:收藏+分享十大將軍,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