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百傳十大將軍六、一代兵仙——韓信3
7.慘遭陷害
京城牢獄中,一盞油燈在風中閃爍不定,昏暗的燈光下,韓信衣衫單薄,發會淩亂,披枷戴銬,背對獄門,凝視窗外。就在這時牢門“嘔當”一聲被打開,一位老獄史領著一位姑娘提著食盒走進。“楚王,有人看你來了!”老獄吏喊道。韓信慢慢轉過身來,姑娘撲了上去:“大哥廣剛喊完淚水便奪眶而出。韓信睜大雙眸激動地說:“文娟小妹!”一股熱淚像斷了線的珍珠滾落下來。文娟把韓信攙扶著在床榻上坐下:“大哥究竟犯了什麼罪,他們把你……“唉!”韓信歎氣訊“我‘自棄楚投漢以來,六年戎馬倥傯,隨陛下征戰南北,而今天下已定,我已是個多餘的人了。他們要殺我,竟然誣蔑我們反叛朝廷。”文娟驚詫地說:”反叛朝廷?天塌地陷、江河倒流,小妹我都能相信,可我絕不相信大哥會反叛朝廷,大哥肯定是被奸人誰言所陷害,明日我定找丞相,為大哥辯駁洗刷罪名。”韓信搖搖頭:“大哥不願連累丞相,小妹,大哥這一去,希望你經常去家裏看看你瑞娘嫂,讓她別悲傷……文娟點點頭。韓信又說道:“小妹,你能原諒大哥嗎?文娟抱住韓信失聲大哭:“韓信哥你就別說了。”韓信撫摩著文娟秀發:“大哥是為你好,所以才與你嫂子完婚,小妹,你看蕭平如何?”文娟羞澀地臉一紅低頭輕聲道:“大哥用意小妹了解,請大哥放心。”韓信滿意地一笑;“隻可惜大哥喝不上你們喜酒了。”“不會的。”小妹明日再去求留侯張良,讓他設法搭救大哥。”韓信微微點了點頭。韓信被擒人獄後朝中上下議論紛紛,評議不斷,早朝高祖劉邦環顧群臣:“有本啟奏,無本散朝。”陳平趕忙出班啟奏:“啟奏陛下,北疆匈奴國現已崛起他們十分凶悍,氣焰囂張,屢屢侵擾我邊關。”高祖驚詫地問:“哦!匈奴緊連代地,代相陳郗在邊關據守,為什麼沒有看見奏表告急。周勃速抓緊操練兵馬。增援北疆邊關。”周勃出班:“臣遵旨!”劉邦掃視眾臣問道:“眾卿還有何本奏?”張良出班:“陛下,臣承蒙皇恩,封為留候,微臣請陛下恩準辭去朝臣,前往封地留邑居住。”高祖臉色陰沉顯得非常不高興的樣子:“自朕稱帝以來,你屢次推辭身體欠佳,不來早朝議事,今日上朝,卻要告辭,朕也不強迫你,隨你自便!”“謝主隆恩!”張良跪拜謝恩,然後起身又啟奏道:“陛下,恕臣直言,韓信念起舊情,雖收留鍾離昧有錯,但能知錯必改,殺死鍾離昧並割下人頭向陛下謝罪,如果韓信有謀反的意思,一定會違法放走鍾離昧的,讓他逃之夭夭,隻恐昧至今不能被擒獲,韓信雖有招搖過市之錯,但畢竟沒有顯露出反狀,韓信為漢室立下十大功勞,臣懇請陛下饒恕他這次過失!”蕭何、夏侯嬰、周勃等一班忠臣也一起跪下為韓信求情,高祖沉思片刻,起了憐憫之心:“好吧!既然眾卿均已講情,脹就赦免他這次,不過要革去他楚王的爵位,降封淮陰侯。留在京城隨朕伴駕。”眾臣謝恩起身。
韓信出獄被降封淮陰侯後,家眷均已接到京城,他很少出府門,心情顯得比過去更加壓抑沉悶,一日早朝完畢,忽然匈奴使臣上殿奏表,要求高祖將長女魯元公主下嫁給匈奴王,匈漢和親永結世好。高祖勃然大怒,將匈奴使臣轟出殿外。朝臣們對此事爭議不絕,有的主張派兵攻打匈奴,有的讚成通婚和親。韓信出班直言不諱說道:“陛下,天下剛剛平定,將士兵卒勞累太久了,若兩國兵戎相見,漢必興師遠征,這不是一件輕易的事,這匈奴國以遊牧為生,習性刁野,非一時半載武力所能征服,不如和親,使他子孫臣服。若公主嫁給匈奴王,將來生子,必立太子,匈奴王就是陛下女婿,死後子為王,是陛下外孫,天下豈有做了外孫,敢與外爺抗禮,這樣就使他子子孫孫畏服,不來侵犯我大漢邊關,這豈不更好嗎?”高祖聽後頓時怒氣暫消,點頭同意和親之策。各大臣也都讚同。沒想到早朝散後,高祖回到後宮,呂後娘娘知道這件事之後,大罵韓信出的壞主意,哭鬧幾日執意不肯把自己長女遠遠嫁給匈奴人,她立即做主將長女魯元公主與張傲完婚。因答應了匈奴使臣和親,這下使高祖很為難,在萬般無奈下,隻好在後宮找了一位嬪妃所生女子假稱她為長女魯元公主而下嫁匈奴王。並傳旨讓代相陳稀速來京城迎嫁長女魯元公主。陳稀此人遠在邊關早就有野心,因而他趁機他到京城後主要想探個虛實,想日後謀反起事。陳稀原是韓信屬下,對韓信非常佩服,他想拉韓信人夥,與他一起謀反,便約韓信到渭水河邊一敘。韓信不知陳稀險惡用心,便按時赴約,二人相見寒暄幾句後,韓信生氣地說道:“陳將軍這就見外了,既然專程為護送魯元公主遠嫁匈奴,到京城已經有半個多月了,如何不到我府中一敘,卻約我來這河邊?”陳稀奸詐地一笑:“元帥請別生氣,一是因為我公務繁忙;二是因為見陛下喜猜忌下臣,又見呂娘娘結黨營私,擅權行事,萬一我這邊關守將去你府上拜見,讓陛下知道了會猜忌於你,豈不連累元帥嗎?元帥為漢室立下汗馬功勞,卻屢屢遭貶,還被囚禁,甚至還差一點兒喪失性命,日後我陳稀下場還不知怎樣?”韓信一怔驚詫地說;“將軍為何如此悲觀失望?”陳稀詭秘一笑:“我不是悲觀失望,我實為元帥叫不平。”“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呢?”韓信疑惑不解道。“憑著元帥文武全才,因何要寄人籬下,為何不獨豎一幟,稱雄天下呢?我陳稀甘願鞍前馬後為元帥效勞。”“陳將軍不可胡言亂語。”韓信很不高興道。“我陳稀並非胡言亂語,隻要你我聯手,我在邊關起事,你在京城振臂一呼。咱們裏應外合,一定會奪得天下?”韓信搖頭道:‘哦韓信若有異心,早在楚漢相爭之時就獨豎一幟了。”“元帥因何如此死心塌地,甘願受他人擺布,天下又不是一個人的天下,誰都可以據之“陛下對我有恩,我豈能幹這反叛朝廷之事,就是日後我遭小人誣陷,陛下治罪,丞相等眾臣也會替我韓信辯白,評個事非曲直!”陳稀仰天大笑:“元帥如此愚昧,據我多年觀察,蕭何這個人辦事奸詐圓滑,日後元帥若真遇不測,他會考慮自身利益,未必肯挺身站出替你辯白說情……“陳稀!”韓信大怒。“不許你胡言亂語誣蔑丞相,今日吾看在你跟隨我征戰多年的份上,要不早就拿你上朝問罪,治你蓄謀反叛。”“元帥恕我直言。”陳稀輕蔑一笑。“‘你如今不是當年的三軍主帥,不能隨便拿人治罪的,而今我陳稀已是守邊大將,護送公主遠嫁重臣,你以為陛下能聽信你嗎?”韓信頓時感到天旋地轉,差點跌倒,他用顫抖的手指著他忿然而說:“你……你我從此情意兩斷,告辭r”言罷韓信憤然離去。陳毅尷尬地望著韓信背影冷笑一聲:“真是個愚昧地效忠他人之悲,死到臨頭不知悔悟!我陳稀不做個轟轟烈烈的英雄豪傑,便當個朝廷的叛臣,決不做個碌碌無為之輩。”韓信走上河岸,突然抬頭見岸邊樹林中有個人影一晃,轉眼不見了,韓信一怔,心中暗想:‘“好像府中家丁奕說,他來這個地方幹什麼?難道監視我嗎?”又否定地搖頭:“不!定是我眼睛看花了。”韓信來到林中解開馬經,牽馬出林,無精打采回到府中。
再說高祖劉邦,因在宮中閑得無事,便想到四處巡遊,以炫耀漢朝宏偉大業,大顯國威。他帶上最美貌、年輕、溫柔的愛妃戚姬,在夏侯嬰凋勃等武將護衛下來到趙地。駙馬趙王張傲與王後魯元公主出城迎接父皇,並備好豐盛酒宴為高祖接風洗塵,駙馬張傲又特意請來趙地有名歌使為高祖助興。高祖在女婿趙王張傲陪同下在大殿飲酒賞舞,由於高祖因為高興多貪了幾杯酒,不一會兒便酪配大醉,被內待宮女攙扶著人寢內安歇。趙相貫高對高祖一直心懷不滿,今日見高祖到趙地,當夜又飲得大醉,便有心要刺殺高祖,三更時分貫高人高祖寢室行刺沒有成功。被夏侯嬰、周勃等眾武士擒拿。高祖劉邦被驚醒後大怒,立即傳旨將趙王張傲、女兒魯元公主一起緝拿帶回京城,嚴加審訊。高祖回到京都長安十分氣惱,沒想到連自己女兒、女婿也想謀害自己,日後這朝中還有什麼人可以信賴,他傳旨讓廷尉史嚴加拷問刺宮是受到什麼人的指使,貫高大小酷刑都用遍了,打得貫高體無完膚,卻一口咬定與趙王張傲、公主無關,實屬他一人所為。這個案子在呂後幹預下,高祖無奈隻好傳旨處死貫高,駙馬與公主無罪釋放,降封駙馬張做為宣平侯,封感姬所生如意兒為趙王。高祖又下一道諭旨,凡全國各地,都封劉氏為王。從此高祖更加疑忌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