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百傳十大將軍九、流傳千古——嶽飛3(1 / 3)

世界名人百傳十大將軍九、流傳千古——嶽飛3

9.高超箭術鎮群匪

在宋朝,下層學子主要是靠科舉考試來擠入上層社會,改變社會地位,像漢、唐人那樣通過從軍遠征來建功立業幾乎是不可能的。

從趙匡胤陳橋兵變以來,朝廷就一直奉行重文輕武的政策,軍人不被重視,士卒被稱作“赤佬”,為防止他們逃跑,他們的臉上要被刺上字,就像是受了黥刑的囚犯一樣。人們都害怕從軍,逃之唯恐不及。

嶽飛在師父周侗的精心指導下,武藝突飛猛進,可以拉開150公斤的硬弓,在奔馳跳躍的馬背上左右開射,百發百中。

周侗還教嶽飛研讀《孫子兵法》,以及《左傳》等古代曆史書籍中所記載的戰例。他常常教導嶽飛道:“用兵打仗不隻是靠勇敢、拚死力,那是匹夫之勇,不值得稱道。更重要的是要靠智取。如果運用得當,就能以少勝眾,以弱勝強!”

學藝期間,周老先生還領著嶽飛遊山觀景,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從此,在嶽飛幼小的心靈裏,便播下了熱愛祖國的種子。

有一年,縣裏舉行比武考試,周老先生聽說後便領著年僅16歲的嶽飛到縣裏應試。

嶽飛年輕英俊,武藝精湛。射箭時,百步穿楊,箭箭命中,贏得了應試的武童和看熱鬧的百姓的齊聲喝彩,紛紛拍手稱絕。經過縣考,嶽飛名列前茅,心裏非常高興。

考場歸來,年近80歲的周侗得了重病,不久便離世了。嶽飛悲傷至極,不禁放聲痛哭。從此,嶽飛每逢初一和十五,都要到周侗墓前祭祖,並在這裏打一趟拳或練一趟棍,以示對恩師的懷念。

當時,相州安陽縣有一個世代富貴的大戶家韓府。早先韓琦曆任宋仁宗、宋英宗和宋神宗三朝宰相。他的長子韓忠彥又在宋徽宗初年任宰相。韓家既是皇親,又有許多貴戚。在宋朝的上層,幾乎處處滲透著這個豪門大族的勢力。

宋時律法有“官守鄉邦”的禁令,就是本地人不準在本地做官。但是,為顯示宋朝的特別恩寵,韓琦和長孫韓治、長曾孫韓肖胄都先後擔任相州的知州。

為炫耀衣錦榮歸,韓琦在安陽縣築晝錦堂,韓治築榮歸堂,韓肖胄又築榮事堂。韓肖胄在1119年,接替了他的父親韓治,繼任相州知州。

韓肖胄當時40多歲,在他的4年任期內,嶽飛作為一個不足20歲的青年,自湯陰縣來到毗鄰的安陽縣,當了韓府的佃客。

宋朝佃農的地位低賤,法律甚至明文規定:“佃客犯主,加凡人一等。”而地主殺害佃農,可以不必償命,所以有的“富人敢於專殺”,甚至視佃農的性命如草芥。

嶽飛因無田地生活困苦,不得已辭別母親到安陽租種韓府的田地,當了佃農。

嶽飛和其他佃農一樣,雖勤勞至極,但生計看來仍相當艱窘。有一天,嶽飛去韓府借糧食,恰逢張超率幾百名盜匪包圍了這座韓府。

“這幫天殺的賊寇,竟然膽大包天,搶劫到本官的家裏來了。”韓肖胄氣憤至極。“莊子突然被包圍,連個送信搬救兵的都出不去,難道是天絕我韓家,天絕我韓肖胄?”韓肖胄心裏想著,“該怎麼辦?”

“宣胄,莊丁們都已派出去保衛莊子了嗎?”六神無主的家主突然大聲召喚著本莊管家。

屬韓氏一族旁係遠親,年約20許的韓宣胄連忙恭謹回道:“啟稟家主,莊丁們早已經各盡其責,嚴陣以待,隻是……”

“說話怎麼吞吞吐吐的,隻是什麼?”

“隻是那凶名昭著的張超本身武技強橫,今次又來勢洶洶,恐怕這些個普通莊丁難以抵禦呀!”

“那也得頂住,告訴莊丁們,莊破就是玉石俱焚的結局,不管死傷多少,一定要給我頂住。”

就在這時,副管家韓福急匆匆的由外麵小跑進來,由於韓家平時等級森嚴,因此韓福先是略微停頓整理了一下衣衫,這才輕聲稟報道:“啟稟家主,韓福求見。”

獲準進入客廳,韓福掩飾不住滿臉喜色地言道:“恭喜家主,賀喜家主!”

韓肖胄沉聲說:“都到這當口了,還能有什麼喜事?快報來。”

“是,家主。那個匪首張超,以及他那幾個心腹手下,方才已經被一個叫作嶽飛的佃戶給射死啦!其餘那些匪眾群龍無首,魂飛魄散之下現在也都一哄而散了!”

“什麼?此事當真?”

“不敢欺瞞家主,此事千真萬確。”

手撚須髯的韓肖胄不禁仰天長笑,繼而又喃喃低語道:“想不到一個泥腿子竟然還有如此高超的箭術,真是天佑我韓家。”

原來,嶽飛見到韓府被強盜圍住,便憑借自己的高超武藝,攀登上牆垣,引弓一發,利箭直貫張超的咽喉,張超當場斃命。幾百名盜匪群龍無首,立刻潰散而去。

在養尊處優的韓家子弟眼裏,本來絕無一個普通的青年佃客的位置。這次意外的突發事件,使他們都認識了嶽飛。

嶽飛解救了主人的危困,但韓府似乎也並沒有對他另眼相看,更沒有厚待嶽飛。嶽飛受盡煎熬,眼看困頓的生活無邊無涯,他寄身異鄉、益發思念母親。最後,他不得不下定決心,離開安陽,返回湯陰。

10.應募投軍為民除害

宋徽宗在位期間,過分追求奢侈生活,他重用蔡京、童貫、高俅、楊戩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財,窮奢極侈,荒淫無度。

當時,活躍在宋朝北方的女真族興起於今黑龍江、鬆花江流域及長白山地區,唐朝時稱黑水靺鞨,女真族以漁獵為生。

遼朝統治者長期向女真人索要珍珠等寶物。遼朝的兵馬川流不息地穿過女真部落,魚肉女真百姓,終於導致女真族叛亂。

1115年1月28日,女真領袖完顏阿骨打稱帝建國,國號大金。金國建國後,展開滅遼之戰。

金太宗即位後,女真貴族最後滅遼朝,又立即準備發動侵宋戰爭。他們看穿了宋朝的虛弱本質,認為宋軍是比遼更不中用的對手。

至於中原地區豐盛的物產,都市生活的繁華,統治者的無數金玉珍寶,更使女真貴族垂涎三尺。宋朝作為當時世界上經濟和文化高度發展的農業社會,正麵臨著一場空前的劫難。

宋徽宗君臣眼看遼行將被新興的金所吞滅,便采取聯金滅遼的政策,企圖收複後晉石敬瑭割讓的燕、雲等16州。

1122年,宋朝兩次集結時稱戰鬥力最強的陝西軍北伐。當時遼朝退守燕、雲地區,居然將宋軍打得一敗塗地。最後,仍由金軍攻占燕、雲地區,宋朝隻能出重金高價,才買回幾座空城。

為了應付財政危機,以宋徽宗為首的朝廷對內大肆搜刮,向人民加派許多苛捐雜稅。

嶽飛從韓府返回家鄉湯陰後,遭逢這種兵荒馬亂的年景,生計更加艱窘。經全家再三商量,認為憑借嶽飛的一身武藝,出外當兵,還算是一條謀生之路。

1122年,嶽飛正好20歲,已達成丁之年。年逾古稀的外祖父姚大翁很鍾愛嶽飛,他得知嶽飛準備投軍,便想方設法請來一位名槍手陳廣,教授嶽飛槍法。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訓練,嶽飛槍法精熟,湯陰全縣並無對手。

當年秋天,真定府有一位文臣新知府上任,名叫劉韐。

按照當時重文輕武、以文製武的體製,真定知府兼任真定府路安撫使,統轄真定府、相州等六個州府的軍務。前線第二次征遼的敗報傳來,劉韐感到惶恐,他擔心遼軍乘勝侵入,便臨時招募了一批“敢戰士”,嶽飛也在應募者之列。

劉韐在檢閱應募者時,他很快看中了隊伍中的一個青年,這個青年頭顱頗大,方臉大耳,眉宇開闊,眉毛較短,雙目炯炯有神,身材中等偏高,極其壯實,生就一副雄赳赳的勇士氣概。他便是嶽飛。

劉韐問嶽飛:“你能使用哪種兵器?”

嶽飛回答說:“我能使用弓和弩,又能使用刀、槍、劍。”

劉韐又問:“能挽多強的弓。”

嶽飛回答:“能挽300斤,用腰部開弩八石。”

按宋朝軍製,“弓射一石五鬥”,已算武藝超群,可選充“班直”,當皇帝的近衛。北宋武士挽弓的最高紀錄也隻有三石。可知嶽飛的挽弓能力已至登峰造極的境地。

“武藝出自誰人指點?”劉韐接著問。

“箭術學於周侗,技擊學於陳廣。”

“可會寫字作文章?”

“幼時在家曾讀過幾年村校,粗通文墨。”嶽飛冷靜地回答。

在接下來的談話中,嶽飛申述了自己誓死保衛鄉土的決心,劉韐當即任命他為小隊長。意氣風發的嶽飛滿懷報國熱情,他終於可以實現自己的抱負了。

嶽飛雖然被招進了劉韐的敢戰士隊伍,但這離他操戈上戰場的理想還有一段距離。

當時,相州有一股“劇賊”,其首領是陶俊和賈進,他們“攻剽縣鎮”,殺掠吏民,成了一方禍害。

嶽飛請求為故鄉除害,獲準後,他讓一部分士卒喬裝改扮成商人,往土匪的營寨去“經商”。匪徒正四處抓丁,擴充隊伍,以應付官軍的圍剿,見了這幫精壯的“商人”,自然求之不得,一個個抓將起來,強令入夥。

嶽飛又命百名官兵事先埋伏在山下險要處,自己則親領幾十名騎兵至土匪營寨前叫戰。匪眾見嶽飛人少,大開寨門,一湧而出,希望一舉擒獲。

嶽飛稍稍招架了幾個回合,假裝寡不敵眾,掉轉馬頭就跑。匪眾哪知底細,隨後緊追。到了山下伏擊圈內,隻聽得一聲號令,伏兵四起,緊緊圍上,嶽飛也返身殺回,一場惡戰,匪眾死傷大半,餘下的扔掉器械,紛紛投降。

潛入匪徒營寨的官兵乘著空虛,四處縱火,搗爛了匪窩。匪首陶俊和賈進驚慌失措,想騎馬逃走,被絆馬索絆倒,當場被俘。嶽飛大獲全勝,押著俘虜,載著戰利品,凱旋。劉韐大喜,對嶽飛的智勇大加讚賞。

不久,嶽飛參加了宋金聯合攻打遼占燕城的戰鬥。當時,遼在金的不斷打擊下,已奄奄一息,燕城守備空虛。宋軍有十幾萬兵馬,加上遼常勝將軍郭藥師率8000多兵馬投降,在兵力方麵占絕對的優勢,攻取燕京本是唾手可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