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百傳十大將軍九、流傳千古——嶽飛6
22.出師追剿平定內亂
自從金軍南侵,騷擾中原,宋朝兵民困苦流離,強盜草寇劫掠鄉裏,有些甚至投降金人,為虎作倀。因此嶽飛在抗金的同時,也參加了一次次平定內亂的軍事行動。
1131年,宋高宗任命張俊為江淮招討使,嶽飛為副,前往討伐李成。李成原來是江東捉殺使,卻於建炎二年落草為寇,叛據宿州。後來被劉光世打敗,竄跡於江、淮、湖、湘間,橫行10多個郡,勢力滾雪球般膨脹起來。
張俊接到任命後,本想與嶽飛一起進軍。見情勢危急,於是提前出發,進軍洪州。李成部將馬進領著比張俊多幾倍的兵馬,將洪州團團圍住。
張俊命令高掛免戰牌,任馬進百般辱罵,就是不出城迎戰。這樣相持了10多天後,嶽飛領兵趕到,殺開重圍,到了城內,見到了張俊。張俊大喜,問嶽飛怎樣才能打敗敵人。
嶽飛回答說:“我認為現在可以出戰了!”
張俊說:“我們兩軍合二為一,也沒有馬進人多,如何獲勝?”
嶽飛說:“馬進雖然人多,但他一心隻顧盡早拿下洪州,卻沒有考慮身後的危險。如果我們派一支人馬潛出敵營,沿江而上,搶占生米渡,截住敵人的退路,再用重兵攻其背後,這樣一定能破馬進。”
張俊連連稱是。
嶽飛請求做先鋒,張俊大喜,命嶽飛率領所部掩擊敵人營寨,又派楊沂中領精兵,趁著暮色來到城外,直奔生米渡。
嶽飛披甲上馬,奔赴西山,逼近敵人營寨。馬進自兵圍洪州以來,連日罵陣挑戰,張俊總是不應,還以為張俊貪生怕死,於是反倒定下心來,縱酒作樂,想讓城中糧草斷絕,不戰自亂。這天,他正在帳中摟著搶來的美人,飲酒聽歌,已醉醺醺的了。忽然聽兵士來報,說官兵從背後來劫營,著實吃了一驚。酒也全醒了,推開美人,操起大刀就往外走,一麵命令屬將召集嘍囉,前往抵擋。
馬進還未站穩腳跟,嶽家軍已到了眼前,迎風獵獵的“嶽”字旗幟下,正是嶽飛。他用槍指著馬進,喝道:“反賊,還不趕快下馬投降!”
馬進不以為然地大笑著說:“都說嶽飛厲害,我倒要看看你是不是3隻眼的馬王爺!”說到這,他猛揮一下大刀,嚎道:“弟兄們,給我上!”自己直奔嶽飛。
嶽飛命令放箭,隻聽一片“喳喳”聲,蝗蟲一樣的箭頭瀉向敵群,張進手下的士兵立時倒下無數。嶽飛又令:“出擊!”話還沒說完,他自己已躍馬趨出幾丈,挺槍刺向馬進。
馬進忙用刀招架。幾個回合過去,馬進已氣喘籲籲,手忙腳亂,這才知道剛才的玩笑開大了,吹出的牛皮擋不住嶽飛的掌中槍。於是虛晃一招,拖刀就逃。
嶽飛率兵追殺,隻見得馬進軍隊人仰馬翻,血飛屍積,沒多長時間,就將整個營盤掃蕩得幹幹淨淨。
馬進逃至憲州,嶽飛緊隨其後,在城東紮下營寨。嶽飛知道馬進已嚇破了魂兒,不敢開城迎戰,就想出一個法兒,讓人趕做了一麵紅色旗幟,上麵繡著一個大大的“嶽”字,然後讓精心挑選出來的200多名騎兵舉著巡邏,自己則率主力埋伏在牆角。
馬進正在城牆上觀察敵情,看見這隊人馬,數目不多,並沒有嶽飛本人,卻打著“嶽”字旗號招搖,莫非欺負我馬進不成?嶽飛本人固然英雄,手下的難道也個個無敵?
想到這裏,馬進羞辱感湧上心頭,他叫一聲:“待我捉住這幫雜種!”就令放下吊橋,引著兵卒,鼓噪而出。
騎兵見馬進出城,略戰幾個回合,假裝打不過,倒拖著旗幟就跑。馬進不知好歹,策馬便追。轉過城角,突然身後一聲炮響,伏兵驟起。馬進回頭一看,隻見嶽飛正率人馬圍了上來,被追的宋兵也返身殺回。
馬進大驚失色,幾乎從馬上栽下來。他已領略過嶽飛的厲害,哪敢再戰?但退路被阻,隻得棄城東逃。
嶽飛尾追不放,並讓士卒大呼:“不願隨賊的,請趕快坐下,我不殺你們!”
眾草寇聽見,大多扔掉兵器,抱著頭原地坐下。後來按著名冊清點,共有8萬多人。
嶽飛對他們好言勸誡一番後,按他們自己的誌向,或發給路費盤纏,遣返家鄉,或整編入伍,效命朝廷。
馬進殘餘逃往南康,嶽飛繼續追趕,到朱家山時,嶽飛趕上馬進的後衛部隊,展開拚殺,殺死他的頭目趙萬成。李成聽到馬進兵敗的消息後,親自率領十餘萬兵馬趕來相救,與嶽飛相遇樓子莊。嶽飛毫無懼色,舞動著長槍,迎頭亂刺,霎時間戳倒了數十名匪兵。
匪兵從未遇到過這麼凶猛的將領,早已魂飛魄散,紛紛向後退去。不想卻與繼續蜂擁而來的匪兵衝撞一起,互相踐踏,亂作一團。
嶽飛乘勢殺上,李成的軍隊死傷無數。李成見狀,揮刀殺上,正撞著嶽飛。幾個回合過去,李成已出了一身臭汗,眼花繚亂,眼看著要敗退下來。突然旁邊閃出一騎,揮刀而上,與李成雙戰嶽飛。
嶽飛沉著應戰,一枝長槍在手,左挑右撥,上撩下劈,三馬盤旋沒多長時間,就將剛衝過來的人刺下馬。這人便是馬進。李成心驚,虛晃一槍,返身就逃,又遭到迎頭趕上的張俊和楊沂中的截殺,十萬多兵馬,或傷或亡或逃,最後隻剩下三五千人,逃奔該州,投奔劉豫偽齊政權。
嶽飛討平了李成的軍隊,立即又發兵去征伐另一處強寇張用。
張用在1129年春脫離了流寇杜充,又在陳州城下打敗了馬皋的部隊之後,緊接著也和王善一夥分裂。
他和曹成等人率領了大批人馬,先是竄擾在淮北各地,便盤踞在淮西的壽春、舒城一帶地方作亂。
嶽飛寫信給張用說:“我與你有同鄉之誼,故在動兵前告知你。你若想戰,就速請出兵;如果不願迎戰,就趕快受降!”
嶽飛曾經在開封的南黃門外和張用交戰過,而且建立了以少勝多的一次奇勳。這件事,張用應當是記憶猶新的。今天的嶽飛,其地位,其部隊的實力,全已大非昔比,而現在又正是他帶領人馬前來施加壓力,進行招安,這在張用全都是必須鄭重加以考慮的。
張用經過思考,表示願意接受招安。嶽飛親自去招安,張用等被嶽飛的義氣深深感動。自此,江淮一帶歸於平安。
紹興元年的臘月中旬,南宋王朝雖把嶽飛的軍職由神武右副軍統製提升為神武副軍即原來的禦營軍都統製,但同時又下令給他,要他仍以所部駐屯洪州。
直到紹興二年的正月,南宋王朝委派已經廢棄在福州許久的李綱,去做荊湖、廣南路宣撫使、兼知潭州,叫韓世忠撥部將任土安率3000人隨同李綱經由汀州、道州去上任。
另外,又委派嶽飛在李綱到任之前做代理湖南安撫使和潭州知州。嶽飛接到了這一命令,立即率部從洪州出發。
南宋初年,大部分官軍的紀律都很壞,他們和軍賊、遊寇沒有什麼兩樣。特別是在行軍過程當中,“所過肆為擄掠,甚於盜賊”。
因此,各地居民,在平時就很怕有軍隊在當地駐紮,遇有軍隊經行,便大都是居民閉戶,市廛停歇,以免遭受騷擾。
然而,嶽飛的軍隊,幾年以來的事實都證明,它隨時隨地都以紀律嚴明而受到百姓的愛戴。
在駐屯洪州期間,嶽飛不允許兵眾遊逛街道,隻在教閱操練時候,人們才能看到這支隊伍。
嶽飛決定了開拔日期後,並沒有通知洪州的官吏和居民,而是在一個夜間就靜悄悄地出發了。
次日一早,大軍已經走了很遠,嶽飛才派人去向地方人士告別。居民聞悉之後,蜂擁而來,卻隻看到嶽飛本人,另外隻有幾個老弱兵丁,替嶽飛牽著馬匹。
嶽飛帶領全軍向湖南進發,沿路也都維持著極好的紀律:如果借住村中的民房,臨行前必須替主人灑掃整潔;如果借用了民家的炊食器皿,也必須洗滌幹淨才送還人家。
當行經廬陵時,郡守特設了酒食供帳,在郊外招待這批武裝過客。郡守一心要認識這個已經享有盛名的嶽將軍,想在他經過時特別表示一番敬意。可一直到人馬都快要過完了,還沒有發現嶽飛。問士兵,他們回答說,嶽將軍早已和將領們一同走過去了。
嶽飛下令給前軍統製張憲,令其率眾緊追奔向連州的曹成。曹成沒有辦法,又轉向湖南的郴州,郴州的知州趙不群閉城固守,曹成攻打不下,又轉往邵州。
曹成聽說嶽飛將至,大驚道:“嶽家軍來了!”連忙分兵逃走。嶽飛到達茶陵,派使赴曹營招降,被拒絕。
嶽飛上表朝廷說:“對付盜寇朝廷連年多用招安辦法,所以強盜勢力強盛時就肆虐不從,勢力弱小就受降,時降時反。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盜賊蜂起,一時就難以疏除了。”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要加強打擊的力度。朝廷同意了嶽飛的請求。
這樣,嶽飛遂起大軍,開進賀州境內。
有一次,嶽飛的士卒逮住一名曹成的奸細,捆在嶽飛帳外,聽候審訊,嶽飛一麵計算著軍中的糧草,一麵踱出帳外,一位軍吏走過來請示道:“嶽都統,軍中糧草即將用完,怎麼辦呢?”
嶽飛正要回答,一眼瞥見奸細,靈機一動順口答道:“隻好退回茶陵再說了。”說完,露出失言後的慌張表情,跺一下腳,返身進入帳內。
隨即暗中囑咐士卒,裝作大意,放跑奸細。奸細跑回曹營,將輕易獲得的軍事機密告訴曹成。曹成非常高興,認為這是天賜良機,讓他報嶽飛一箭之仇。當年他曾讓嶽飛殺得落花流水,幾乎喪了命,至今讓他想起來就恨恨不平。他傳令屬下養精蓄銳,準備在嶽飛退兵時從後掩殺。
嶽飛放跑奸細後,半夜傳令,讓官兵在被窩裏隨便吃了些東西,然後打點輕裝,悄悄向選嶺進發。拂曉時已到達太平場,曹成尚在濃濃的睡夢中,一點也沒有料到即將大禍臨頭。
曹成或許正夢見嶽飛已被自己追獲,磕頭如搗蒜,哀求饒命,而他手起刀落,砍下嶽飛的頭來,發出得意的大笑。突然,他被叫醒,說嶽飛殺來了。曹成一時分不清是夢還是實情!白天還在賀州準備撤兵,晚上怎麼可能到了自己跟前!難道他是天兵大將!但他很快明白,嶽飛確實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