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質稟賦極佳的許文傑正在突飛猛進,離優秀特種兵的標準越來越近,劉小平也不甘寂寞,奮起直追。
他就一個簡單的座右銘,“笨鳥先飛。”
每天訓練完畢,有點空閑的時候,別人三個一夥,五人一群的聚攏在一起,要麼看電視,要麼玩足球,籃球,要麼鬥地主,下象棋,而他卻單獨一人站在操場上,舉著訓練專用的橡膠步槍,槍管上掛著一個裝滿水的水壺,一練就是一個多小時,因為隻有臂力和腕力夠了,操槍才會穩,射擊才能保證精準度。
這天晚上,他拖著衰疲的腰身四肢,躺在床上,展轉反側都難以入眠,想著家鄉那偏僻卻又稱得上山青水秀的山溝溝,還有兩間破舊的土牆瓦房,那可是生他養他的家。
雖然他當兵離開家鄉的前一個月,全家人已經搬進了鎮上新蓋的貧困戶安置樓,從此遠離了那兩間破舊的土牆瓦房,可是每當雷雨交加的深夜裏,他總會想起那個家,想起小時候最為貧苦的那段歲月。
每當下雨天,雨水總是喜歡從瓦縫中滲漏進屋內,他就和弟弟用油漆剝落的臉盆,搪瓷碗,跑去接漏進來的雨水,父親扛著木梯,冒著雨,披著蓑衣,戴著鬥笠,爬到房頂上檢瓦。
他也經常反思,從小到大,家裏為什麼會這麼窮
現在他慢慢找到了一些緣故,除了住在偏僻的山溝溝,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外,主要還是人的因素,他父母雖然是勤勞的人,但是沒念過書,目不識丁,根本不懂現代農耕技術,甚至連科學種田,雜交水稻,壓根就沒聽說過,一味地用原始落後的耕作方式,一年忙到頭也沒多少收成,如果遇上雨水不好的年月,一家人還得靠政府的救濟糧才能維持得下去。
他是多麼期望自己能夠早日成才,通過勤勞的雙手,靈活的大腦,創造美好的生活,為此他曾發奮讀書,成績一直很優秀,無奈家境太貧困,連學費都得要政府減免,使他想考取大學,學習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然後回到家鄉帶領全村父老鄉親共同奮鬥的美好願望受到了很大的阻礙。
記得當兵的那一天,一直很賞識他的老師到縣人武部來送他的時候,對他講過一番意味深長的話。
老師緊緊抓著他的手,看著身穿嶄新迷彩服,胸前戴著大紅花的他,“小平,農村孩子通過當兵找出路是可以,但是那隻能暫時解決你個人的溫飽問題,不是什麼長遠之計。”
老師看了看周圍那一個個跟親人話別的新兵,凝重地看著劉小平,“你如果想真正為你的全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你就必須要學好一門實用又能生財的技術,比如駕駛。”
老師的話令他茅塞頓開,他決定在部隊鍛煉好自己的體魄,磨練好自己的意誌,以便今後他退伍到社會上打拚,遇上艱難險阻,他會更加堅強和勇敢。
下連的三個月以來,他和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戰友齊聚在特戰連裏,吃苦受累,使他切身地感觸到兄弟般的戰友情,他開始意識到軍營這座大熔爐,正慢慢地把他這個懵懂少年向著一條鋼鐵硬漢錘煉。
他索性坐起身,借著窗外透進來的路燈光,觀察了一下宿舍裏的戰友們,他們都睡得很香。
睡在他對麵上鋪的陳銳時不時發出兩下鼾聲,睡在他下鋪的一個戰友翻了一下身,扯了扯被子,咂了咂嘴皮,又呼呼大睡起來。
白天,戰士們在訓練場奔跑縱跳,翻爬滾打,高強度的運動,令他們身心疲憊,因此,晚上熄燈號吹響,他們一躺上床,不出幾分鍾就睡著了。
忽然間,劉小平聽見附近有人向他輕聲地問道“小平,還沒睡著呀想什麼心事?”
劉小平一怔,轉頭一看,斜對麵,靠近門口的下鋪,寧海波不知什麼時候醒了,坐起上身,望著他,小聲問,“是不是想家了”
輕輕地嗯了一聲,劉小平悄悄地說“班長,什麼時候才能有機會參加實戰呀我們成天窩在這深山叢林裏,沒完沒了的搞訓練,讓人悶得慌呀”
“什麼我沒聽錯吧”寧海波揉了揉眼睛,翻起上身,詫異地望向劉小平,“小平,看不出來,你是個很鐵血的人呀中國都三十多年沒打過仗了,很多中國男人的血性都快被和平安樂的日子磨沒了,你一個初來乍道的小列兵,剛剛才學會打槍,就巴不得馬上到戰場上與敵人拚命了,你小子可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