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妖孽的楊柳珊和丁絲娜,為了解決科技山下的核電危機,就在課餘時間學了學相關知識。核電技術是一門綜合學科,裏麵涉及到核動力工程、核安全、核物理、結構力學,水化學方方麵麵,結果楊柳珊學著學著就在多維空間中統一了四種基本力,順手還發明了核廢料電池……
其實核廢料電池隻不過是多維空間技術的最簡單應用而已,如果這項技術深挖掘下去,還不知道能弄出多少逆天的發明,每一項都足以改變世界。
小成也是如此,如果靜下心來搞科研的話,以他的智商和學習能力,在醫療領域內,或許用不了多久就能夠攻克癌症,甚至在基因層麵讓人類從此告別疾病也未可知,天才引領世界,在這方麵來說的確如此,一個天才可以為人類所做的貢獻或許其餘億萬人加起來都無法媲美。
但是小成並沒有打算做一個科學家,當今世界的問題並不是一個科學家能夠解決的。
科技發展已經足夠快了,快到很多人,很多地方都跟不上。
城市是二十一世紀,而鄉村、山村還停留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樣子。
大城市和小鄉村,屬於同一時空,卻又不屬於同一時空,時空被物質扭曲了。
一同被扭曲的,還有人和人性。
哲學課本上說:物質決定意識——你給我足夠的物質,我可以改變我的意識……
如果說身為引領者的文小成真的能夠主宰世界,能夠讓世界變成他想要的那個樣子,那麼在那個世界裏,或許不需要科技多麼發達,技術多麼先進,隻希望空間不要如此扭曲。
隻要有一個人絕望的哀嚎,那麼這世界上所有笑聲都是刺耳的。
的確,科技文明的發展可以讓更多人笑,不過在小成看來,讓一億人笑不如少一個人哭。
有的人,因為看不起病在哭。
有的人,因為看病而負債累累,家破人亡。
藥是用來治病的,醫藥這個行業,不應該如此暴利。
小成還記得,在大約半年以前,呂奇被刺傷,命在旦夕時,醫院要求先交錢後手術。當然,後來和那位主刀醫生聊過之後才知道,情況沒有那麼危急,甚至人家已經做完了手術。可是,作為治病救人的醫生,卻因為錢不敢救人,這是多麼大的諷刺?
那時候的小成還沒有這麼大能力,不過他還是出了十萬元,作為給違反醫院規定的醫生的罰款補助。
或許,是時候做點別的了。
握著四大家族的死穴,小成對於拿下“醫藥”早就成竹在胸,所以他才開發了羅密歐狗,這套信息管理係統,有著極高的學習能力,說是人工智能也不為過,這套係統的推廣可以極大程度的降低人們的就醫成本,配合150家中小規模的製藥廠,足以在價格戰中把部分常備藥價格拉低至合理區間,再輔以專項疾病基金,雖然不能實現全民免費醫療,但通過壟斷地位的跨國藥企來“劫富濟貧”,至少會讓看不起病的人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