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馬前卒的覺悟(1 / 2)

從第一次見到劉忙開始,小成就被套牢了。

科技山下的核危機,以及劉忙大隱隱於監獄,事情一步步發酵,後來,我們知道,這源於忙友集團的股權之爭。

忙友集團,這個世界上最為龐大的網絡帝國,掌握它就等於掌握了信息,控製了輿論。

基於這個判斷,小成認為,對方要不惜一切代價拿到忙友集團的控股權。

動輒幾十萬億,超過全世界最發達國家全年GDP的海量財富,可是小成現在發現,自己有可能仍然把事情想簡單了。

就好像第一輪的交鋒,小成和劉忙一方狂賺900億美元,兵不血刃,按說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大勝,可是對方隻不過犧牲了一個雷曼投資銀行而已,連壯士斷腕都算不上,就把巨額虧空扔到了市場中化解掉了,由全美的股民以及儲戶一起為之買單。

是勝了還是敗了?

就好像下棋一樣,很多棋盤之外的勝負更為重要,如果隻把注意力集中在有限的棋盤之上,雖勝尤敗。

棋局中的勝負,就好像股市中的輸贏一樣,對於海量財富的金融大鱷來說,他們並不在乎,不管賠了多少,都有全世界的人一起幫他買單。相反對於小成一方來說,不管賺多少錢,都無法取得勝利。

如果站在更高的一個階層來以俯視的角度看問題,這是“金融”聯手“能源”對“信息”發起的訴求,所以這時候股市中的勝負並不重要,保住忙友集團的絕對控股才算是堅守住了陣地。

這事情再往深想一層……

資本掌控世界,還是天才引領世界?如果是兩種理念之爭,甚至是兩股不同的勢力之爭的話,什麼是輸,又怎樣才能贏?

兩股勢力,一股是對方,以華爾街五大家族為首的金融集團,掌控著美聯儲、甚至還是歐洲半數國家的最大債權人。而另一方實力是誰?

“我,文小成嗎?還是劉忙?”小成自問道,自己不知不覺被卷入這場戰爭,但他心裏清楚,自己絕不是戰爭的發起者,組織者,最多隻不過是個馬前卒而已。

天才引領世界VS資本掌控世界——天才引領世界的前提是共濟會掌控世界,答案很明顯了,這是共濟會和五大金融家族之間的暗中較量,而作為千兆會中“唯一”一個亮出身份的會員,自己則成了一麵大旗,同時也是敢死隊隊員。

或者,我們被利用了。

共濟會和金融家族之間的暗戰,是誰策劃了這場戰爭?

天才引領世界,號稱金融之王的那位也是千兆會的會員之一。

回頭再看看共濟會的那些知名會員:喬治·華盛頓、本傑明·富蘭克林,《獨立宣言》的56位簽署者中至少有8位,1781年的第一部美國憲法的簽署者中至少有10位,1789年的美國憲法的40位簽署者中至少有9位,喬治·華盛頓的63位將領中至少有31位,以及英國北美殖民地13個州的30名州長中至少有10位。曆屆美國總統中則至少有15位。

一個大膽的推測浮現在小成的腦海裏,同時,文小刀也適時地從虛擬世界中走了出來。

“比如說羅斯柴爾德家族,他們迫使英國政府用稅收作為抵押,將英國國債和貨幣發行權捆綁在了一起,想要還清債務,必須新增貨幣,而新增貨幣就必須增加國債,以至於債務隻會永遠不斷增加,1694年,英國政府債務隻有120萬英鎊,可是到了05年,這筆債務已經發展到了5259億英鎊,占英國GDP的42.8%,如果你是英國首相的話,你想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