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象棋收藏
象棋收藏要“三看”。收藏者在購買古董象棋時要注意“三看”:一看質地,二看年代,三看工藝。同樣是木質象棋,以木質細密的綠檀木、金絲楠木象棋最為貴重,其市場價格多在8萬元以上; 紫檀木象棋次之。而其他木質的象棋,如紅檀木、紅木等,市場價格多在5000元到6萬元之間。另外,缺棋子的非成套象棋價格會大幅度“縮水”,有的“縮水”可能會多達5成以上。如今,由於珠寶價格大幅度攀升,很多人會想當然地認為用珠寶玉石製作的象棋也一定會價格飛升,但從市場交易情況來看其實不然。古色古香的木質象棋所蘊含的民族文化更濃厚,往往比珠光寶氣的更有收藏價值。玉石類象棋隻有用上等墨玉與岫玉製作的值得長期收藏;白玉象棋固然珍貴,但目前市場存量極少,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一般收藏愛好者難以承受。
從目前的象棋收藏市場來看,明清時期的象棋是藏家最為關注的品種。工藝是否精湛也是衡量象棋價值的標準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高檔的象棋一般都做工精致、表麵光滑勻稱,不會有過多的雕刻,但如果遇到有雕花的珍品象棋,藏家定會爭相購買。在北京舉行的一場拍賣會上,一副象牙茜色填金淺刻福壽紋象棋,估價20萬至30萬元。此副象棋材質厚實,包漿溫潤,正麵刻填紅黑二色楷書,字體端正,筆力雄健;側麵填金淺刻纏枝蓮紋裝飾,線條流暢;棋背刻雙蝠拱團壽紋,寓意福壽雙至。象棋通體紋飾繁複,圖案具有吉祥意義,為典型乾隆朝工藝風格,極為珍貴。最終,這副象棋以高達77萬元的價格成交。
二、中華易經與象棋
中國象棋來源有兩種說法,一是伏羲先天八卦推出,另一是韓信推出。無論怎樣,中國象棋的思想源於《易經》,與《易經》中的太極八卦圖有很大的聯係,可以這麼說,中國象棋就是太極八卦。
現在就用太極八卦來解析一下中國象棋。太極八卦的精髓思想:一個概念(內部時刻變化的)在某一方向上歸根結蒂分為對立兩麵,表現為三種形式(對立兩者加他們的統一體),接著一直細分下去,無窮無盡。棋盤上有兩對立方,還有一與雙方接觸的河界。
現在觀查其中一個軍事集團“將”,一共有16個棋子,大家知道怎麼來的嗎?“將”這個概念按照“一個概念(內部時刻變化的)在某一方向上歸根結蒂分為對立兩麵,表現為三種形式(對立兩者加他們的統一體),接著一直細分下去,無窮無盡。”來邏輯推理。兩對立麵分一次得2X3=6,三種表現形式分一次得3X3=9,1+6+9=16,這就是“將”集團的組織來源。1代表未細分的“將”,2代表相和士,3代表車、馬、炮,6代表左相、右相、左士、右士再兩個兵(左相與右相的中間壯態物,左士與右士的中間壯態物),9代表左車、兵、右車、左馬、兵、右馬、左炮、兵、右炮。
三、中國象棋與儒家思想
中國象棋最能體現我們國家傳統的 仁 義 智 禮 信 忠。很多人覺得象棋和棋太多 分不出勝負 於是有了 “升變” 之類的等等規則 其實他們隻是看到了象棋的冰山一角 沒有用廣闊的視野來研究象棋這 古人發明象棋一定考慮到象棋的的和棋 但是古人自有他的道理下象棋的目的不在於贏棋,而在於下棋中的樂趣,就看哪一步可以力挽狂瀾,就看哪一步可以妙手回春,點到為止,所以勝負不重要,這是下棋的境界,象棋就是要體現一個“和”字 戰爭的最高境界就是 “和平”而且中國象棋最能體現我們國家傳統的 仁 義 智 禮 信 忠。
首先是“仁”--中國象棋不同於國際象棋 因為 將 仕 都不出九宮 象不過河 隻要前方將士擒住 敵方將軍即可 不需要 將 仕 象 都出動 戰鬥到一兵一卒 也不需要兵力殆盡 隻要一方大勢已去就勝負明了 也體現了象棋中的“禮”
其次是“義”--象棋中的 “兵”勇往直前 不畏生死 明知 衝到底線是“老兵”不像國際象棋和日本將棋的升級製度,明知老兵不能升級也義無反顧的衝殺,這種不為高官厚祿的勇往直前的精神正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 也是“信”和對國家的“忠”其次,象棋中的“將”雖說是傀儡 但是寧死不出九宮 象棋中的“仕”寧死也要在九宮保衛“將”的氣節 都體現了象棋中的“義”。
最後是“智”--中國象棋的 將 士 不出九宮 而指揮戰場 體現了 古代戰爭運籌帷幄的姿態 象棋不是拚子力 而是運用戰術計策來贏得勝利,講究的是“智鬥”,不同的子在不同的位置就會有不同的“勢”。所以象棋是智慧的體現可以說象棋是我們國家的瑰寶、國粹。一副象棋就可以體現一部兵法,有些傳統是可以隨著時間慢慢改進的,但象棋規則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最寶貴的財富,不單單是象棋本身的棋規,更重要的是當中蘊含著中華名族的仁 義 智 禮 信 忠 以及中國人對待事務的 中 正 仁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