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甕測聽就是利用了共鳴的原理。敵方開鑿地道時所發出的聲響在地下傳播的速度高,而且衰減小,容易
激起缸體共振,從而可以偵測地下敵人所在的方位。這種簡易可靠的偵察方法,也被用於地麵戰鬥。
《墨子》一書記載的方法被曆代軍事家沿襲使用。唐代軍事理論家李筌、宋代軍事家曾公亮、明代儒將茅元儀等,都曾在他們的軍事或武器著作中記述了類似的方法。
曾公亮還把《墨子》記述的蒙有皮革的甕叫做“聽
甕”,把甕口不蒙皮革、直接覆在地道裏諦聽的方法叫做“地聽”。李筌的《神機製敵太白陰經》、曾公亮的《武經總要·警備篇》都曾描述另一種更加簡便實用的共鳴器:
除了埋甕外,古代軍隊中還有一種用皮革製成的枕頭,叫做“空胡鹿”,讓聰耳戰士在行軍之夜使用,即便敵軍人馬活動在15千米外,東西南北各方向都可偵聽到。
宋代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器用》中記述:“牛革製成的箭袋,用作臥枕,附地枕之,數裏內有人馬聲,則皆聞之”。偉大的科學家沈括還對以上甕、枕等的功用作出了物理解
釋。他說“取其中虛”,“蓋虛能納聲也”,這個解釋和現代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知識是一致的。
從宋代起,人們還發現,去節長竹,直埋於地,耳聽竹筒口,則有“嗡嗡”若鼓的聲音。
當聲音在像地麵、鐵軌、木材等固體中傳播時,遇到空穴,在空穴處產生交混回響,使原來在空氣中傳播的聽不見的聲音變得可以聽見。值得注意的是,那種用竹筒聽地聲的方法正是近代醫用聽診器的濫觴。
至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曾用大甕覆人來聽敵鑿地道的聲音。戚繼光也曾用埋竹法謹防倭寇偷襲。甚至在現代的一些戰爭
中,不少國家和民族還繼續采用這些古老而科學的共鳴器。
我國古代對隔聲也有認識和利用。
隔聲是指聲波在空氣中傳播時,用各種易吸收能量的物質消耗聲波的能量,使聲能在傳播途徑中受到阻擋而不能直接通過的措施,這種措施稱為“隔聲”。
我國古代有的建築為了隔音,用陶甕口朝裏砌
成牆,每個甕都起隔音作用。這種隔音技術正是利用了共鳴消耗聲能的特性。
比如明代方以智說:私鑄錢者,藏匿於地下室之中,以空甕壘牆,使甕口向著室內,聲音被甕吸收。這樣,過路人就聽不見他們的
清代初期,人們用同樣的方法,把那種在地下的隔聲室搬到
地麵上,以致“貼鄰不聞”他室聲。可見,我國古人最早創建了
隔聲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