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給手下人分派了防守的地段,然後在內城的外麵挖土修築三丈高的圍牆,在圍牆之外又挖了三道壕溝,兩邊同時進行。這是長期圍困的打法。而小城裏的慕容超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圍牆越來越高,卻不敢派人出城一戰,他此時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張綱與韓範所求的援兵身上。
等到圍牆一成,這小城裏的人就成了甕中之鱉,劉裕接下來也不管小城裏麵的人如何,他隻是先率兵掌控整個外城,然後接收投降於他的燕國大臣,安定人心。他不分漢人胡人,都是量才錄用,封官授爵,讓他們幫著管理城池。
其實廣固城一破,各地已無對抗晉軍的軍隊,燕國境內的其他官吏都知道大燕已是昔日黃昏,一個個地趕緊跑到廣固來向劉裕表忠心,等到晉軍沒費一兵一卒輕鬆占領了南燕全境之後,劉裕就叫人停了長江、淮河的糟運糧食,畢竟現在占了敵國,不占點便宜,誰都說不過去,就是劉裕的手下也要“養家糊口”的。
小城一圍,裏麵的人就慌了,其實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慕容氏的死忠,畢竟他們也是有家有口的,誰肯跟著亡國之君去死,就連伯齊與叔夷那樣的忠義之人也隻是不食周粟,也沒有說要自殺殉國的,更何況現在是禮崩樂壞的十六國時代。
這些心思活絡的人裏也有膽子大的,想到就幹,尚書垣尊和京兆太守垣苗在半夜的時候就跳出小城向晉軍投降,劉裕知道後大喜,任命他們兩人為自己的參軍,因為這兩人可算是慕容超的心腹,隻要厚待他們兩個,這外逃的人隻會越來越多。
到了七月份的時候,朝廷正式任命劉裕為北青州,北翼州兩州刺史,授予他正式管理齊地的政務。
當初尚書郎張綱是趁著劉裕的大軍沒有圍城之時,才跑到長安向姚興稟報晉軍圍困廣固的情況,張綱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說著現在的情況已經十分危急,請大秦看在兩國交好的情誼上速派援兵救援廣固,不然大燕亡國就在眼前啊。
按道理來講,南燕是後秦的藩屬國,作為宗主國,後秦沒有置之不理的道理,而且南燕與後秦都在晉朝的北方,兩者一東一西,互為犄角,如果南燕滅亡了,後秦也就危險了。姚興急忙令姚強率領步騎兵一萬人先到洛陽,然後率領那裏的守軍一起東下救援南燕。
得了姚興的許諾,張綱日夜兼程馬上趕回南燕,他要把這個好消息報告給慕容超,隻是他的運氣不好,才到泰山郡的時候,就被人給捉住了,泰山太守申宣那是如獲至寶,正好沒有討好劉將軍的東西,這不是天下掉下來個大餡餅嗎?他馬上把張綱獻給了劉裕。正好此時的劉裕在為攻城而煩惱,有人就向劉裕獻計,“這個張綱心靈手巧,是個會製作攻城工具的大師,有魯班之能,如果他能歸順於大人,廣固一定可以攻破的。”
劉裕也不廢話,直接就問張綱:“你願不願意歸順於我?願意地話馬上幫我打造攻城的器械。”張綱開始被捉的時候確實是不知道怎麼回事,到了現在哪有不明白的道理,跟誰不是跟?聽說這個劉將軍為人很寬厚,不管是胡人還是漢人,隻要有才能,都能在他手下混個一官半職,現在的陛下……呸!應該是逆賊慕容超那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了。
沒考慮多久,張綱決定棄暗投明,成了一名光榮的晉軍軍官,負責幫晉軍打造攻城器械。
為了打擊小城裏麵的士氣,劉裕就讓張綱上了高台,對著小城裏麵的人大喊,“劉勃勃已經打敗了姚興,他現在無法前來救援了。”反正劉裕也不是第一次吹牛了,再吹一次又有何妨?